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关心和表现现实生活是文艺创作者的首要职责 专家研讨电视剧《人民的名义》

来源:文艺报 | 徐健  2017年04月21日07:30

连日来,正在湖南卫视播出的电视剧《人民的名义》持续成为观众热议、媒体关注的焦点。作为一部现实题材的反腐大戏,《人民的名义》目前网络播放量已突破80亿,微博上主题阅读量达176亿,并成为老中青三代观众共同的话题,这在近10年的电视剧播出过程中并不多见。该剧的艺术魅力何在?它引发的话题效应又给电视剧创作带来哪些启示?4月15日,由中国视协、中国电视艺委会和中广联中国电影电视评论学会联合主办的《人民的名义》创作研讨会在京举行。来自业内的近30位专家学者,从创作原则、现实关怀、艺术经验等不同角度,深入探讨了这部“现象级”电视剧的成功奥秘。

“这部作品从创作开始就不是一部简单的反腐剧,也不是一部简单的行业剧,有人认为这是‘命题作文’,但我一生的写作没接触过命题作文。”《人民的名义》编剧、作家周梅森表示,当这个电视剧只写了3集的时候,他和出品方、导演就确定了一个目标,那就是要对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现实政治、社会形态做一次准确、全面的描述;要把中国共产党人坚定不移推进反腐败,壮士断腕、刮骨疗毒的壮举展现在全国人民和世界人民面前,给历史一次回答,给世界一次展示。“目标确定后最大的问题就是寻找最大的公约数。”周梅森说,为了写这部作品他积累了10年。“我们做这部电视剧不可违背的原则就是:不论谈到现实中的多少问题、多少缺陷,永远要把光明摆在观众面前,永远不要忘了我们处在一个最好的时代,不要忘了改革开放几十年来给中华民族、给我们国家带来的巨大的变化,这种伟大的成就是不容否认、必须正视的,我们是在这个基础上谈问题、确定创作立足点的。”导演李路谈到,现在很多人对“现实主义题材”或者“正能量”持有偏见,认为就是喊口号,但这次不管是官员还是百姓都在现实主义中找到了共振,产生了互动。究其原因,就在于我们让主人公们说人话、说真话。“电视剧你只要认真去创作,观众自然能感受到你的真诚;只有说人话,现实主义题材作品才会被大家接受和赞颂。”

《人民的名义》人物群像真实细致,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展现出从严治党与改革开放齐头并进的深广社会图景,昭示了党和政府在反腐斗争中的坚定决心和高度自信,表达着人民群众根除腐败的强烈意愿。中国作协名誉副主席、《人民的名义》总顾问翟泰丰认为,该剧是“反腐题材的时代作品”,它站在时代大背景下写反腐败,站在人民立场上呼唤伟大复兴,讲出了人民的心里话。剧作的突破在于挖掘了人物的内心世界,让观众从腐败者身上找到了腐败的根源,即权势和金钱支配下党性修养的缺失和人性的异变。同时,作品中也蕴含着加强对权力的监督、完善党纪国法、构建选好干部用好干部机制等内容。文艺评论家仲呈祥认为,该剧既以现实主义的勇气直面人生,不回避矛盾,又肩负着开拓未来的神圣职责,让人民看到光明、看到希望,显现了中国作家、艺术家身上那份可贵的文化之心和艺术之心。

《人民的名义》是近10年来的首部反腐剧。与会者表示,观众能够产生如此大的关注并不意外,可谓“意料之中”,除了作品本身的质量外,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重新回到了现实,并用文学艺术的力量推动了现实。文艺评论家李准谈到,该剧对当前我们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和反腐倡廉所面临的新挑战,包括新形势下腐败的新特点表现得比较精准、得体,满足了广大群众的欣赏期待。中国视协副主席李京盛认为,现实题材依然是当今电视剧创作的主流题材,深刻性是这部作品产生艺术魅力的原因之一,正是其思想开掘、社会蕴涵、人性深度带来了观众对它的表演、编剧的喜爱。“把关心、表现今天的现实生活作为艺术家的首要职责,这部作品也给电视剧创作作出了很好的示范。”《当代电视》主编张德祥认为,该剧的意义不在于“现象级”本身,而是它对整个创作风气的转向——我们的文艺创作究竟应当往哪里去。电视剧创作者要有推动社会进步、关注时代生活的艺术责任,有了艺术责任才会有担当,有了担当才会有思考,有了思考才有思想、有力量、才会有艺术价值,该剧给我们的启示就是让电视剧从过度娱乐回到生活、回到现实主义的大路上,让文艺和我们的社会共同进步。文艺评论家陈先义认为,该剧的成功离不开一部有分量、高水平的文学剧本,剧本首先还是文学。正是由于作家周梅森在文学本源上下了足够的功夫,才让该剧的现实主义追求、人物塑造、艺术表现达到了一个较高的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