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方的呼唤
远方,是家门口山外山的天外天,是心在书海中的穿梭流连,是渴望拥有心中美好的恣意,是不苟且于当下的目光延伸到地平线。
凝望远方,从青葱年华的视野初打开,到大学时代的离家千里外,我像是个在十字路口徘徊流浪的孩子终于找到了歇脚的驿站,无比喜悦开怀。小时候没有远方的概念,那时候井底的小青蛙以为世界就是头顶的尺寸方圆,那时候从村东头跑到西边的外婆家都觉得已是好远,那时候不懂一个人的脚下可以趟出一马平川。想起刚入初中的时候,面对许多家境甚好眼界开阔的同学,无数次因自己的差距低头羞愧,进而转向深深的自卑。而这自卑却激起了我心底潜藏的愿望,好像顿时惊醒了久久沉睡的灵魂。是的,我要去远方,去看别人口中描述的宽广世界,去看生活在其他地域平行时空里的人们是如何度过一朝一夕。
渴望远方,从书海扬帆的那一刻开始就在积蓄光阴,期待着种子在岁月的尽头能够长出往事,于多年后一一诉说。像海子,有最朴素的生活和最遥远的梦想,即使明日天寒地冻,路远马亡;像席慕容,做孤独的行路者,去感受生命中最强烈的震撼,让一生的寂寞在刹那间获得补偿,勇敢面对生命的真相;像张晓风,要那种自己可以看它也可以被它看的风景,要那种可以与自己辗转互相注释和印证的山水,让风景系汝心而来,亦随汝心而去;像毕淑敏,去看看四野无序的大地,会一会英辈们残留的伟绩和废墟,张开怀抱,与这世界温暖相拥。
于是,我收集了地图上每一次的风和日丽,想用心记下属于我的生命中的每一份点缀,让画面定格的临界状态在按下快门的瞬间凝结,留下美丽的风景。我知道,北边有风正吹的野,南方有千层浪等我穿越。我要去那海岛,绿色繁衍绿色,脚下生烟;去那戈壁,浑厚曼延浑厚,随风扬沙;去看自然的鬼斧神工,青山环抱,碧水潆洄,云海缭绕,奇松怪石;去看磅礴的万千景象,晚霞落日,陲天巨瀑,无垠草原,苍茫雪山。我要迎着黎明的曙光坚定地向前迈进,沿着清澈的时光河岸静静漫溯,去自由徜徉,怀着瑰丽的梦跨越苍茫,纵使路途布满荆棘,直到海滩失去沙粒,我的脚步也不会止息。
要去塞北,去触摸金戈铁马的粗犷背后那一缕脉脉的柔情。看看大漠,那沙漠奇观的神秘莫测,那戈壁幻海的光怪陆离,驼铃飘荡,远处等待征人归家的灯火明亮清晰,从前慢,去感受那种带着思念的漫长跋涉。看看黄河,看那黄涛黄浪黄泥黄土如何塑造我们的风骨,让中华民族的忧患意识与不息的波涛一同翻卷。看看壁画,那风沙下的千年缔造,那影烙下的反弹琵琶盛世霓裳,一张张活着的面孔,没有悲天悯人,不是俯瞰众生,只是带着对古老文明的无限敬畏和深刻的人文关怀,在似水流年中诉说着一个个悠远的故事。
要去江南,青砖黛瓦,石板小街,梦里水乡,乌篷摇晃,桨声灯影,烟雨画堂,好一个乌镇,好一个西湖,好一个世外桃花源。姑苏城外,夜半寒山,钟鼓鸣响,送来缕缕禅音,轻叩客船。指尖一点,去向西南,漂泊在滇藏川,搭一顶帐篷,以天为盖地为庐,别是一般浪漫。从丽江古城到玉龙雪山,极具跳跃感的风景变换,在云南这片土地上和谐共存。河畔垂柳最懂风,禅中落瓣最懂花,攀援凌霄最懂雪,洱海倒影最懂月,人间大理,最懂“风花雪月”。捧一碗青稞,转山转水转佛塔,清明的圣地,飞扬的经幡,在布达拉宫的门前默默祈愿。走进神奇的九寨,人间天堂,想与水同流,与树同生,把心留在稻城亚丁,永守纯净,唱一首康定情歌,感受那泸沽湖畔摩梭风情,陶醉在巴蜀之地不知归路,痴痴寻梦。
人生中总有那么几个画面美得刺眼,如果成长一定是要有一个界限,那么高考就是最大的转折点。虽然习惯了亲人朋友营造的温床,因为心有所愿,报考大学的时候却毅然选择去远方独闯。总喜欢仰望星空,捧出双手幻想着虔诚接受那些散落在大江南北的记忆,我享受那种最自由的孤独和最温柔的叛逆。清晰记得那晚,黑夜像流淌的大河一语不发,借着昏暗的灯光看着火车朝我驶来,减速,停止,启程,加速,我将南下,我将随它远去,连车轮都翻滚我心。我知道这大河是生命的摇篮,相信到达终点站的清晨阳光会有它最独特的赐予。
我一个人在一座又一座不同于东北大地的长江以南的城市里蹒跚,追寻抖落风尘的历史,追寻每一座城市独特的名片,迷失在旅途中每一段短暂的光阴,让空间的广阔和时间的恒久带给我人生的静默和岁月的沉思,肃穆,庄严。从北海北到南山南,是为了看不一样的风景,更是为了通透心中的风景;是为了遇见不一样的人,更是为了遇见另一个自己。旅行本是一场未知,人间的晴雨,明月的圆缺,一点一滴都像是时光在裁剪和续接,拼成一段段刻骨铭心的经历,兜了一圈后回到原点和站在原地未曾出发其实大不相同。
风景是稳定的静思,行走是灵动的惬意。旅行亦是修行,走多了看多了,自然的鬼斧神工与人文的深刻隽永把心中的铅华都吹散,什么都能够原谅。正如风烟散尽,澈盈苍宇,而后得见天心月圆,看过大千世界的繁华和荒凉,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这是紫陌红尘阅历的力量。有了这力量我便不再害怕跌倒,便能勇敢地在黑暗中前行,任凭光拉长轮廓,留下背影。短短两年里,走过半个中国的见识让我更加洗练淡定,当我看到别人的镜头里世界各地的美景和千奇百怪的美食终于不再羡慕更不会自卑时,我知道我长大了,因为我知道,这一切我也终将会拥有。
你懂吗?一颗年少的心,想坐一次热气球,让灵魂升腾至无限高度;想坐上四川飞往尼泊尔的航班,从青藏高原的顶端掠过。想去看不再陷落的马萨达,那死海边高昂的头;想去看不丹廷布,那古老文化与崭新思维共同缔造的幸福。亚非欧美,环游地球,我只需要一张船票,看山看水看世界,日出日落,潮涨潮消,看光芒之海,读海洋之心,去维也纳金色大厅听一场音乐会,去北美大陆吃一个超大冰淇淋,去威尼斯乘一艘小艇舒适地度过一个午后,去巴黎街头带走一缕沁人心脾的清香,去撒哈拉感受风沙下生命的激荡,去亚马逊寻找雨林里活跃的精灵......如果我的双脚能够在这一生感受赤道的温度和南极的冰冷,那么它将拥有踏破铁鞋翻山越岭的巨大力量。宇宙何其博大,我们何其渺小,我想,人生漫漫长路,最好的心莫过于能够看不同的文明在同一片蓝天下熠熠生辉,接受并尊重这些不同。
世界那么大,就该去看看,就该去写写。我喜欢写作也喜欢旅行,小时候就梦想着成为一名旅行作家,有足够的自由去向任何无限远方,有充分的时间写就大千世界色彩缤纷。我曾为自己设计了一个近乎完美的循环,用手中的笔描绘眼中的世界,用闲暇的收入去旅行去寻找新的灵感,然后继续拿起笔继续挥毫写就心海中的灵光一现。这样,两项我所热爱的东西能够彼此成全,再不去为一些迫于生计不得不做的事情而消耗生命。我期盼自己种下的每一个梦想,浇灌的每一株幼苗,都长出希望;我希望自己踏足的每一寸土地,呼吸的每一口空气,都透着执着,而不是在多年后深夜饮酒,杯子碰响梦碎的声音。
山之高,月出小,我有所思在远道,彼岸悠悠回响的呼唤像汩汩流淌的月光,让你我动容。人生在世,能够不被俗世纷扰所羁绊,不随无根浮萍而飘忽,用一颗从容的心,仰观宇宙,俯察品类,纵情山水,怡然自得,是一件值得被尊敬的乐事,这不是在追求虚幻的享乐,而是安心感受现世的美好和幸福,是且行且珍惜。
远方,是我心中的梦,是我梦中的真。远方,是我终将抵达的地方。远方,是一场没有终点的殊途同归,它一直就在那里,而我们,始终都在路上。我将不懈求索,从现在开始,到永远不结束。循着呼唤,携诗带酒,与梦同行,让远方再不是孤独的天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