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热的朝圣——刘毅艺术绘画展
4月16日至25日,由北京晋商博物馆美术馆、中艺晋商(北京)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主办的“喜热的朝圣——刘毅艺术绘画展”在北京晋商博物馆开幕。批评家栗宪庭担任学术主持,批评家帅好担任策展人。展览展出了艺术家刘毅游历西藏、情系西藏创作的相关作品数十幅,有神山系列、藏区风景以及佛像画等,其中高3米、长8.4米的《布达拉宫》尤其引人注目。
刘毅,1963年生于兰州市,祖籍北京。1986年工作于兰州市文联,其间多次深入藏区,创作了许多反映藏人生活的作品,同时长期研习唐卡艺术。1998年到北京从事当代艺术,主要作品有《止观》系列、《1989》系列和《大地》系列等。
绘画对刘毅来说意味着什么?刘毅称,对他来说,绘画就是一种自我救赎的方法。他视作品如一面镜子,不断地观照自己、寻找自己。“如果艺术是思想的表达,并且有助于贴近生活,那么它纯粹是作为个人的一种生存方式。如果它不是在思想上对自己的批判,让自己模糊的想法更明确,形式更清晰,如果它不是致力于认识,和在多大程度上,能够以不同的方式思考,而是证明已知的东西,那么它有什么意义呢?如果它不是对自己生活中道德困境的、警觉的感受力,由此通过自救的方式强化个人的生活品质,那又是什么呢?”
此次展览落脚的北京晋商博物馆,其开阔的空间得以让《布达拉宫》完美展示,作为一家以宣传晋商文化闻名的博物馆,该馆始终秉承“展现晋商恢弘气势,传承华夏商业文明”的宗旨,以“收藏保管、科学研究、宣传教育、服务社会”为目标,已举办多次展览,在业界引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