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远去的明水老街巷
来源:中国作家网 | 大葱人家  2017年04月18日09:25

“老明水片区就要拆迁了”,从春节前就有人说起此事,很多人没有拿这当回事,没想到是真的并且来的这么快。

逝去的不会再来,老街巷眼看着就要消失,不知怎么的笔者心里越发恐慌起来,睡觉也不踏实。于是再次走进曾经是那么熟悉的一条条小街巷拍摄部分照片,留下一点点的资料和念想,将来孩子们问起来也算有个交代。幸运的是在拍摄完不足二十天老街巷开始拆了,总算没有留下遗憾。

以明水大街为界,东侧的老街巷因为2001年建设百脉泉广场和辛庄小区而名存实亡。杨家胡同、高家胡同、水磨胡同等皆留存了不足十米,实际就是胡同两侧门头房的长度或宽度。但胡同墙壁上蓝底白字铭牌尚在,总算让人没有忘记以前这里曾经是一条完整的巷子。最可惜的是水磨胡同,因水磨而名,因泉水的变化及城市的扩张而落寞。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这里还曾经是一片热闹和繁华,磨面、磨香等生计让附近居民不停的劳作,一阵阵嘈嘈杂杂的声音中隐藏着他们的苦乐年华。

明水大街西侧的宁家胡同、欧家胡同、臧家胡同、孙家胡同和东侧的杨家胡同及高家胡同一样都与原住居民姓氏有关,尽管随着发展变化少数外姓人家也住进巷子内安家,但挂着原姓胡同的铭牌再没有因此而变更过。宁家和欧家胡同可能是西侧片区中最为狭窄的胡同了,只有一个出口,宽度七八十公分左右,堪比济南的翔凤巷但却没有那的知名度高,并且小气了些。欧家胡同北侧也有两条窄窄的巷子,怎么找也没有找到铭牌,疑惑之际问巷子中的老人才知叫豁口巷。根由是欧家老一辈人分封的缘故,为了各行其道而不再畅通,以至于胡同内只有三到五户人家。

一提仁义巷和幸福巷的名字就觉得温馨,巷口宽,进深远,中间有几个小拐,住户较多,巷里与穿插的各个套巷相通,算是一条通达的主干巷。至于为什么起名仁义巷和幸福巷好多人都不知道,等到笔者再次前往探究时住户已迁走,老房子已开拆,略显遗憾。不过据笔者猜测,能给巷子起这个名字的不是一般人,也或许有一段不为今人所知的故事。往北不远就是建国巷,巷口宽阔,进深不超过百米,应是附近最宽的巷子,住户五六家,进出非常方便。建国巷起名时一定很时尚,沾了新中国建设的光。臧家胡同和孙家胡同巷口宽度及进深都差不多,住户略有差别,比起宁家和欧家胡同来说大气些。再往北就是马局街,第一次从这条胡同走过时很疑惑,马局自然不是马家,说明与马而不是马姓人家有关。经老人提示得知,这条小街巷建设时因康家马厩所在及骡马交易小市有关。这条街巷也是一条主干巷,两侧的套巷均与之相连,基本是四通八达,因而流动人口较多,与其他巷子相比明显繁华许多。

最北端是双泉路,以前叫清照路,与绣水片区的清照路相同。因本世纪初百脉泉公园扩建和建设清照词园而中断往来,从此改名双泉路。四中北门西侧路口的“清照故里”牌坊就是证物,不容磨灭。东北角是李家大院,这是一处具有百多年历史的院落,关于李家大院的资料网络上不少,一些关注古文化的专家学者在博客等自媒体均留下了笔墨印迹。西侧不远的路南是康家小楼,也有人说叫康家绣楼,总之与明水赫赫有名的康家有关,需要及时修缮延续。

从孟家场巷和红庙街可以进到里面的穿插套巷,孟家场巷自然与孟家有关,而红庙巷却让笔者不知所云。经了解得知,红庙巷的北头原来有一座家庙,红檐厅堂,红色院墙,朱漆大门,留给人们的是庄重和典雅。家庙虽然不在了,但起名红庙街绝对是名副其实。西场西街、西场东街、西门外北巷、西门外中巷、西门外西巷、西门外东巷等,不用笔者多说一看即知均与老城墙和城门有关。恰巧西场西街27号是居住了五六代人的老邱家,明水地区唯一的一段老城墙就在这个院子里,还有一直在使用的老井等都是宝贝。

处于西门外中巷中部的云平服装公司已经营了很多年,效益一直不错,也是老城片区唯一的一家企业。云平服装虽然在巷子深处,但真正应了“酒好不怕巷子深”这句老话,在附近及广大客户中知名度颇高。伴随着拆迁开始,云平服装需要因势而动开始下一步的新征程。当然,还有一部分老街巷在这里就不一一絮叨了,上面提到的都是人们常常走过或见到的地方,费一点笔墨将记忆永存但求无过而已。

老房屋一座座轰然倒下,老街巷一条条在灰飞烟灭。泉水生态区的建设日益迫切,大手笔的画卷即将展开,相信不久的将来步行、舟行、骑行等慢生活圈不再是梦,也绝不会是梦。我们期待着,相信领导的前瞻眼光和长远思路,也相信家园建设的会更加美好。

【山东济南市章丘区刘曰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