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阿来:“鼓励青年作家,进行纯文学写作”

来源:华西都市报 | 张杰 杨小涵  2017年04月18日07:09

“第二届华语青年作家奖”投票火热进行中

由《青年作家》杂志社、华西都市报社、封面新闻联合打造的“第二届华语青年作家奖”15位参评者的资料在封面新闻(thecover.cn)上公布后,迅速受到文学圈及广大读者的积极反响,目前投票正火热进行中。

在封面新闻的专题网页,自4月14日晚7点上线后,截至17日晚7点,三天时间点击阅读量已近26万人次。其中,非虚构文学类的五名候选人的总投票量近2万票,诗歌类总投票量超2万票,小说类总投票量更超过3万票。

“第二届华语青年作家奖”的专业评审阵容,堪称华丽。四川省作协主席、著名作家阿来与中国作协副主席、著名文学评论家李敬泽一起,担任“第二届华语青年作家奖”的专业评审委员会主任。

“文学青年成长需要关爱”

阿来在接受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采访时说,“这个奖对鼓励当下文学青年进行纯文学创作,有着特别的积极意义,网络时代的到来,让青年作家发表作品,有了更为方便的渠道,但是也导致了写作商业化、娱乐化的倾向比较明显。而坚持进行纯文学创作的青年作家,有可能处于孤立、遮蔽的状况。在这种情况下,鼓励青年作家进行纯文学写作,更有必要,也更有意义。”

阿来还提到,《青年作家》杂志主办打捞青年作家的奖项,是实至名归。“一方面,文学青年成长需要关爱,他们的才华需要一定的平台展现。而文坛则需要新生力量。一家文学杂志能主力策划一个专门挖掘和推广文学青年的文学奖项,需要这家杂志的掌舵人,有足够的文学胸怀和眼光。《青年作家》的做法令人赞赏,彰显出文学杂志的社会文化责任感。另外一方面,在视频、图片等多媒体信息载体发达的当下,一家传统文学杂志,要保持新鲜度和敏锐度,也需要文学年轻人的亮相。这是一个彼此双赢的过程。所以,我也非常愿意担任这个奖项的评审。”

“要珍惜时间,更多独处”

在国内文学界,非虚构一直是备受关注的话题。此次参评的非虚构领域内的五位作家的五部作品,也受到读者的积极好评。但要写好非虚构文学作品,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第二届华语青年作家奖的专业评审之一、著名纯文学杂志《花城》主编朱燕玲,在接受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采访时分析,“简单地说,就是当下信息量过剩,在有限的时间里,读者希望得到更有效的信息,需要核心内容以及真相。人们甚至对田野调查这种形式热衷起来,就是因为田野调查作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采用直接观察法以取得第一手原始资料,往往给读者提供了新鲜而富有启发性的视角,读者可以有身临其境的参与感,并得出自己的结论。但我们说的非虚构文体毕竟还是一种文学形式,既不是研究论文,也不是新闻报道,除了要有生动的文笔,还要避免简单的调查材料堆砌,作者不仅要呈现对调查样本的详实的取证记录,还要有敏锐的洞察力和独到的分析。”

朱燕玲还给青年作家们分享了她的观点,“首先应该清楚,自己热爱的到底是文学本身,还是文学带来的光环。如果是文学本身,那么它是一件持久的事,需要不断地思考和实践。而黄金的创作时段并不会太长,所以要珍惜时间,更多独处,和各种热闹的圈子保持距离,读文学经典,也要多读文学之外的书,开阔视野,活跃思维。”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张杰实习生杨小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