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烟雨君山岛
来源:中国作家网 | 罗思贤  2017年04月17日08:48

梅子黄熟时,大小雨频频来顾,甚是殷勤。

早起。阳光正好,不咸不淡;气温适宜,不热不凉——无需翻阅黄历即可得知,今日宜出行。

短衣拖鞋欲行。不料,起了一阵风,裹了几层雨,湿了数条街。还未跨出几步,凉意附体,难以支持,悻悻然,折回。

恰逢周末,院内无人,于是慢步至楼顶。极目远眺,只见云雾升腾,洞庭湖隐约期间,光影变幻,君山岛依稀可辨。

这时,沾沾自喜之情悠然而生,因为退潮的记忆中居然还尚存那一句“白玉盘里一青螺”的美丽诗句。

自我陶醉之余,忆起那三两件我跟君山岛之间的小故事。仔细想想,我和君山岛之间的故事还挺曲折。

小学五年级那年,学校组织了小学生涯中的唯一一次郊游,对此我万分期待。我们郊游的主题是去爬距学校五公里开外的一座名叫昆山的山头。据说,在我们爬到山顶之后,便可以望到君山岛和洞庭湖。在我的世界里,第一次长出了君山岛这个新鲜美好的事物,在那遥远的地方等待我去发现。

记忆中那一年六月的阳光特别灼热,小伙伴门兴高采烈的来到昆山跟前,穿越荒草荆棘立在山顶。不料,远处却是一片云雾迷蒙。说好的君山岛呢,说好的洞庭湖呢?

小孩子的世界有两大擎天之柱:一是的记性总是出奇的好,好像永远都不会生锈,一直都是崭新崭新的;二是世界很小,只会直走,还没学会转弯,认定了一件事,就以为天底下必做不可之事。

从此,我对君山岛念念不忘。

时不我待!约莫是在十年前,那是我还不如现在这般“见多识广”。在我小小的世界中,有一个坚定不移的认识:因为——洞庭湖大桥横跨了洞庭湖,并且——君山岛在洞庭湖中,所以我就推断出一个结论——走过洞庭湖大桥就能抵达君山岛了。

一个夏天的下午,我走上了大桥,满怀希望向着君山岛迈进。当太阳从当午滑到了西边的天空,光线从灼热转为柔和,我看见了急流而过的湖水,看见了陈列在脚下的船舶,看见了浩浩荡荡的芦苇丛。然而,我就是没有看见我希冀中的君山岛。

回到家中,我觉得自己是个傻子,被骗了,被自己给骗了。之后,我第一次去了君山,方才知道我的世界与真实的世界产生了一个美丽的误会。哦,多么痛的领悟——原来,君山,不是君山岛。

久闻其名,未睹芳容,我还是想去看看。

后来,远赴西域四年。切身感受了“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雄壮、苍茫,心充溢了满腔不能自抑的感动;心中存下了,面朝雪山,行走在人迹罕至的山林草地,看见一只鹿从眼前一跃而过,隐没再茫茫云杉林中不期而遇。

世界蕴藏无数大美,生活时时闯入惊奇。不再独独留恋君山岛,无意间将君山岛封尘在记忆深处。

不曾想,四年之后我居然落在了君山。且不经意间,深居君山已有几年了,渐渐对君山岛变得漠视了。N次从洞庭大桥穿过,倚着车窗便能看见不远处的君山岛。也曾有几次骑车一路奔过旅游路,上湖堤,浩淼的水面迎面扑来,真的有一份波撼岳阳城的气魄在其中。顺一条布满青苔的渡桥,经过水中的柳林,便到了渡口。凭栏远眺,目光御洞庭波涛而行,转瞬便遇上了君山岛,摇曳于洞庭浩淼烟波之中,不知已有几千年。

仅此而已!

那日小满,适雨后初晴。昨日有人约:君山岛,去否?答曰:去。

登船渡湖。船行渐远,水面随之开阔,始觉洞庭之大,此种情状,不置身其中,是万万不能理解的。芦苇成片,散落湖面,湖鸟盘旋其上,姿态优雅,令人神往。

因为雨水汇集,洞庭丰满,看前方君山岛,像极了白银盘中一青螺,得益于古人的神思妙想,后来者观之,亦不知不觉之间染上了浓浓的诗意,逸然之感悠然而生。

登岛入内,满目葱茏,空气神爽,令人精神一震,卸去一身沉珂。漫步闲行,洞庭庙、柳毅庙、二妃墓、斑竹林、柳毅井等一一呈现。思绪穿越时空,牵手神话传说,领悟到一种更加自我存在。不是悲欢离合,不是春风得意,而是沧桑之后的淡然,狂欢之后的沉寂。正所谓情人眼里出西施,逸者心中有春秋。景,用眼来观,用心来会,方能解得其中滋味。

至岛中深处,看见层层茶园如玉带围绕大小山头,参天古树遍布期间,绿苔横生,垂罗密布,游人难觅,宛如世外。在茶园深处,偶遇一处废弃的屋舍,墙上有字。细看,竟是提诗,题为:自悟,前四句为:二月好风光,君山采茶忙。巾帼多妙手,银针满库仓。后面几句皆模糊不可辨。不由心生感慨,固然他们都是芸芸众生中微不足道的一员,然而他们也可以用诗歌来点缀生活。

游览之后,来一杯君山银针。看茶色清亮,银针悬浮于杯中,而后一一落于杯底。闻之,悠悠茶香袅袅由鼻渗入心胸。听人说,人生如茶,起初以浮的形态展现,最终会要归于沉的结局,说的就是眼前这种情状吧。

游罢归来,完成了与君山岛长达15年的相约。了却了那一年失望之后的低落,那一次误会之后的心灰,无数次遥遥相望的期待,心路重新归于平淡。

再看烟雨君山岛,它已化身为我对生活的种种理解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