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看先生写字的那个下午

来源:文艺报 | 陈涛  2017年04月14日07:13

午饭后,在茶室,看先生写字。

先生的毛笔很多,估计有十余支,用笔帘卷起,展开就成了一幅美妙的画简。先生用印三枚,姓名章一枚,两端均有刻字,实则一枚两用;闲章两枚,一枚引首,一枚拦边。先生用纸雅致,洁白淡黄辉映,飞龙图案隐现于纸上,且有金粉轻缀,煞是古朴典雅。

先生写字,大多送学生,如遇弟子讨字,概不拒绝。先生送字,非千人一面,而是依据学生的性情、喜好、名字等等斟酌再三,然后俯身运笔,一气呵成。这次也不例外。想起未完成的允诺,依次写来,偶尔记不得还答应过谁,就坐在椅子上吸几口烟,细细地想,生怕漏掉哪一个。

茶室是古香古色,木桌长凳,雕花屏风,好茶善水,绿植金鱼,石槽横卧,竹筒滴水,无不透出雅味。最喜细水从竹筒流出滴入石槽的声音,悦耳怡心。

先生一口气写了十多幅字,茶室空阔,观者余我一人。允诺弟子之字大多完成。言及学生即将毕业离校,问先生可否写几幅做联欢会奖品,算是添趣,亦算是送别赠与,先生欣然应之。

我读大学时,曾练书法,非兴趣所使,而是要连同粉笔字、钢笔字、演讲、普通话一并考试。练字对没耐心的人是一种折磨,我常常写完两张字帖后便开始乱涂,经过12年时光修炼,所谓进步就是在乱涂之前可以写完4张字帖。乐趣,自然是收获不到的,怡情,更无从想象。而在看先生写字的下午,我未曾有过的体验,全都收获了。

起初,只是看,帮先生取纸,收字,看先生起笔、行笔、落笔,学习揣摩其间的笔法与笔势,猜测字的含义,后来遇到不懂的地方向先生提问,譬如题款落款的学问,运笔的技巧,先生边写边答。先生写得慢,写得认真。我看得入迷,看得认真。一时间,茶室静寂,惟有竹筒水流声淙淙悦耳,墨香弥漫散漾。

先生的字风神俊秀,清朗精严,承二王遗韵,得文征明神采,又有一己之独特面目。见惯了先生的字,以为很熟悉,待见到先生所写最后三幅字时,还是颠覆了我的固见。这三幅字分别是“风雅颂”、“藏珍会贤”以及陶渊明《饮酒》诗。与前面的字比起来,后面的字更见先生性情。先生在写这三幅字时,是真正将写字当成乐趣,当成获得快乐的方式,格外潇洒。“风雅颂”榜书风格,只见先生改用大号抓笔,静静运气,然后抖腕,奋然下笔,字体饱满厚重沉稳,如达摩坐禅;“《饮酒》诗”汉简书体,稚拙、率意、疏朗、自然、奔放,用笔、章法、布白都具有独特的风韵。最是“藏珍会贤”,则将快乐无限放大,到达了雅趣的高潮。这是先生用时最长的一幅,也是最有乐趣的一幅。四个大篆落在纸上,先生说要收拾,我不懂如何收拾。但见先生将四尺对裁斗方宣纸从边上各折叠至字的边沿,然后裁掉边沿,于是有些字便逸出边界,个别笔画甚或残缺。惊问先生字岂不是会不完整?答曰,“这才有趣,且往下看”。但见先生将手伸进旁边笔洗,手指蘸水,将水弹洒在四个字上,先生说,让墨洇一洇,跑一跑,会别有味道。果然,水滴洒在墨迹上,那墨便星星点点晕染开来,浓中藏淡,浓淡互现,有种斑驳的韵致。待墨迹水渍稍干,先生又拿起一支小笔,蘸上极淡的墨水,在纸面上轻弹笔端,于是纸上便平添了随机分布的星星点点的点缀,那四字愈发显得苍朴老拙。之后是钤印,先盖引首章,再盖姓名章,压角处再盖一方,后来发现四字中间稍显空落,先生说这幅字要“满”,随之另拿出一方汉印风格的“满白印”,钤在四字正中。一幅饶有味道的书法佳作至此方算完成。

先生前后写了十多幅,书写中凝神屏息,守心绝念,所施皆是内力,确是辛苦。写罢,先生坐在椅子上抽烟休息。我看着先生的字,越看越喜欢,一幅作品的美妙,不仅仅在于它呈现出来的优美姿态,更在于它创造这美的过程。一想到明天这最后三幅作品将被三位幸运的学生带走,甚为他们庆幸,便拿来相机,拍了下来,留作纪念。

再后来我想,我之所以极喜这个下午,是因为这让我感受到了文化的魅力和宁静的快乐。我们需要有一个地方,有一种方式,或者是一个人,让我们的心慢下来、软下来,充盈起来、优雅起来,沉醉于传统文化礼泉的馨香之中,体验久违的真切时光,在这份时光里,我们可以忽视任何不可意,甚至时间都不存在了,我们还可以将时光雕刻成随心所欲的模样,在这份通透中独自寂静,欢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