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乡土文化之忆

来源:文艺报 | 任捷  2017年04月07日06:41

一部纪录片《记住乡愁》,唤起了人们的乡村情节。若说不断延展的城市是枝是叶,那么它的营养来源就是作为根的乡村,那让无数人在繁华的城里魂牵梦绕的乡土,是我们永远的精神依靠。

每一个有地域特色的所在,都有它的文化特色和历史意义。城市打造出了独特的都市文化,而乡村则像一坛酒,借由千百年农耕文化的积淀,酝酿出了多样的文化成果。将建筑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政治功用等集合在一起,它是今人无尽的文化宝藏。在现代化进程中越走越远的我们,再度审视乡村乡土时,乡土文化便成为一抹不可忽略的亮色,无声无息地进入我们的生活,久久不灭。

孙犁先生的《荷花淀》是令生长在那片淀里的人们无法忘却的乡情记忆。当深处都市之中,每每读起这篇或者是其他荷花淀派的文章,都会唤起我对于那片故土浓浓的眷恋。那里有独属于荷花淀的水与船,有雨打荷叶的情调,有野鸭凫水的趣味,有渔歌相和的晚景。这种荷花淀独有特点的事物不仅仅被纳入文字之中,这些文字传播着乡土的气息,让身处异乡的人们感到血脉里涌动着自己本源的血液。

生长在今日的环境之中,这种源于“根”的艺术形式,将乡村呈现出来,保留了老一辈的记忆,存住了乡土标志,也给了人们一个心灵的归宿。乡愁是失意时,你永远记得《荷花淀》里的人游水推船打鬼子的情景,记得赵树理的《三里湾》和他的《赖大嫂》里精打细算又不失直爽豪放的乡民。乡土文化植根于人们心中,它们有供人了解体味的作用,也是乡愁的触媒,读之生情,在失意迷茫之时的心灵港湾,一个出发的远点,由人们思考。

作品留了下来,而乡村却无以担当那些文字里描述的样子了。90多个古村落的消逝已经让一些人的乡土永远留在了文字的叙述中,现实中却难以再见。越来越多的乡村被开发为旅游景点之时,古建在拆除、在被遗弃,环境在被破坏,名为给了乡村一个更好的归宿,实则是在牟利之中断绝了乡村的道路,让更多的文字难以再描写美妙的乡村事物,乡土文化也会走向终结。

乡土文化的兴盛,就是乡村乡土的健硕,是人们内心的底气与港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