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当一朵云撞见一张纸》

来源:中国作家网 |   2017年04月11日08:00

《当一朵云撞见一张纸》

作 者:林为攀

出版社:北京时代华文书局

出版时间:2017年4月

推荐

林为攀对世界的窥视常常始于某种诗意的视角,文字怪诞而轻盈,常有让人拍案叫 的奇特意向,故事里挣扎于特定困境中的人物往往走向梦碎般的结局。《当 朵云撞见 张纸》中的每篇文字都让人意犹未尽,仿佛触摸到了文字的 种质感或文学的某种相貌。

——魏市宁,《时间陷阱》作者

林为攀擅长从细微的调侃处生长想象之树,用暴力扭曲时间、切碎并重组情节,形成独属于他的、万花筒式的小说世界。他执拗地书写出 篇篇看上去不可理喻、实则确有所寄的故事,像 个躺在草坪伸手采摘云朵的人,将属于天空的白色塞入 张白纸。云撞进纸,正如水消失在水中。

——陶浪,青年作者

有人称林为攀为先锋,依我看,他却是 个彻底的浪漫派。他的文字轻盈多面,故事也远离凡俗的囿限,在同代人之中极具辨识度。他的许多短篇小说我都曾反复研读,欲罢而不能,这本短篇集的发行,是读者之幸。

——宋林峰,青年作者

林为攀的作品语言干净、明快,又不失力度。多数情况下,他关注的是城市生活、历史想象,及种种真实的或不真实的旅途中的人,还有他们的内心。

——陈志炜,文学杂志编辑

你眼中的世界

林为攀

写作之初,我未满二十,却拥有常人难以企及的野心。后来,我依靠这种不切实际的野心战胜了或颓废或绝望的自己。直到今天,我才有机会梳理这六年的写作时光。六年,对一个作家来说,未免过于短暂,但对每一天都要切身度过的我来说,着实漫长。现在还有谁会为一个虚无缥缈的所谓荣光,耗费年轻时最美好的六年光阴?

起初的写作虽盲目,自大,但好在年轻,仅凭一股冲劲便能前行。步子踉跄,举步维艰,倒也踏实,就像在炎暑挥汗,在冰面凿窟,旁人笑你白流汗,徒诱饵,又有何妨。现在,顾虑却多了,大脑的齿轮也转得慢了,遂逐渐爱上了回忆,赖上了过去。可是,回忆已逝,过去已空,怎么办?只好看故事,编故事。只有故事能让回忆复活,让过去呼吸。

看得多了,发觉每篇故事都带有锈迹,换言之,每个故事都在讲述过去。这才惊觉,所谓小说,原来是一枚带有斑斑锈迹的戒指,一台闪烁着雪花的黑白电视机,就这样,原本枯竭的大脑,经由回忆的润滑,慢慢恢复了转动。重温之前的写作,发觉某些文字竟也有类似气息,至此才明白,当初无人牵引的莽撞,居然无形之中与心中的大师同出一脉。

不禁啧啧称奇于自己的大脑,究竟是怎样的一种构造,才会巧遇几十年前甚至几百年前的陌生人。想到这,腰杆更硬了,底气更足了。既然回忆是一座宝藏,那我就用笔作锹,慢慢发掘专属于自己的故事吧。幸好,我的过去还未走远,只要花点时间,总能唤醒。

这本书中的十二篇故事,恰好能概括我的写作之路。甚至可从中看出幼稚到逐渐成熟的转变,每一篇故事都是某段生活的横截面,现在看来,某些竟还闪耀着当初的光芒,或流淌着过往的热泪,原来故事本身即是回忆。小说暂代了大脑,替我储存某些我彼时想要淡忘,但将来势必会想起的回忆。我理想中的小说就是一个记忆收集器。每当我正在进行中的生活百无聊赖时,我就会拉开记忆收集器的某个抽屉。这些抽屉有的盛放着欢乐时光,有的装着凄风苦雨,有的则是毫无意义的晃悠。

看到这些抽屉,我的大脑就会沸腾不已,多么神奇,已经过去很久的事物竟然还能如此鲜活。我觉得这就是我写作的最大意义:让回忆与当下并肩。我的人生是复眼,能同时窥测到过去的,现在的,倘若我想,我甚至还能看到未来。

我想起了幼时啃甘蔗,即使甘蔗成渣,我还是会不停地咀嚼,我觉得甘蔗只要肯嚼,总还会有甜味的,最后往往牙齿发麻,口腔发酸,还是不舍啐掉渣,直到旁人递给我一根新鲜的甘蔗才作罢。写作也是这样,当某段记忆再也榨不出水分了,我便会暂时舍弃,去脑海里打捞另外一截记忆,我觉得幼时如果自己的牙口能像现在一样好,说不定我就能在残渣中咀嚼出更多甜味,但那时的我还不懂先舍再拾。现在我懂了,之所以某些记忆现在还动不得,不是说这些记忆不重要,而是你手中的锹还没磨锋利,或者还未探到宝藏所在的位置。

甘蔗放久了虽会变质。但好在记忆的保质期是一辈子。

我不知道我把自己的记忆写下来,对于别人有什么用。每个人的过去都是独一无二,不可代替的,既然如此,为何还要去窥探别人的过去。我想最主要的原因是:虽然每个人都有回忆,但不是每个人都能唤醒记忆。我想,我可能比别人多了一把挖掘记忆的铁锹吧。但愿我的这些回忆能让你想到自己的过去。 

作者简介:

林为攀,90后先锋作者、编剧。台湾联合文学奖、新概念作文大赛、TN文学之新获奖者,掌阅文学创作大赛一等奖。中国90后作家百强风云榜第八名,《文艺风赏》常驻人气作者。

代表作品有《当一朵云撞见一张纸》《莫比斯环》《铸鼎》《骑鲸》《色彩是黑色的翅膀》《时间走廊》等,已出版长篇小说《追随他的记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