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乡味溢远  乡愁更浓  ——读《忘不了的乡愁——怀集味道》

来源:中国作家网 | 高健(振艺)  2017年04月07日09:56

《忘不了的乡愁——怀集味道》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李罗斌和怀集作家植思华联袂创作,这是一本以挖掘、推广该县土特产及特色美食的民间故事集子。

该书由“特产篇”和“美食篇”两部分组成,特产篇以乡镇为单位把每一个地方的土特产逐一展现,美食篇则由“特色名菜”、“风味小吃”和“农家荟萃”三部分组成。笔者认为它是一部怀集土特产“大全”和怀集美食“宝典”,读者既可以充分了解怀集丰厚的人文底蕴和物产资源,又可以品鉴到作者的“文学造诣”。

该书以民间故事、神话传说的形式把怀集的特色主粮、杂粮、副食、蔬菜、水果、禽畜等土特产一一呈现在读者面前。如,主粮,怀城的三斗米“尖细晶莹、油亮可人、软糯绵甜、鲜香美味”;杂粮,闸岗的紫心番薯“外形纤小美观、肉质细腻、甜糯香滑”;副食,岗坪的切粉“耐煮不糊、柔韧香脆、爽滑不腻”;蔬菜,梁村的大连茨菇“体圆肉嫩、洁白松软、甘香醇美”。通过此书,读者将充分了解到怀集的土特产是如此的富饶,令人“垂涎三尺”,让更多的游子乡愁顿生。

此书是怀集美食的“宝典”,既有怀集一些乡镇的地道美食的介绍,又有“食谱推荐”,并且在“食谱推荐”中配以每一道菜品的制作方法。这部书最大的看点还在于,作者把故事嵌入进当地民俗民风里进行着温婉的叙述,把饮食文化的丰厚底蕴,绥江的悠远甘美,三族人民的“怀柔安集”之和美囊括于胸,流淌在作品的字里行间。“民以食为天”,怀集人勤劳且聪慧,特别是在炮制美食方面,一些地方的民众颇有心得。如,连麦的鱼鲊,当地村民因地制宜,每年种田、养鱼两不误,汉朝起就流传着腌制鱼鲊的饮食文化传统。

细细品读,我们不难发现,作者在架构这部民间故事时,非常刻意地从历史的发展渐变过程中去寻求文学创作的泉流。为了写好这部作品,他多年间翻阅了大量的史书,研究史料,走访了不少的山川农舍,把怀集的乡土人情流露在作品的字里行间。如,连麦的蕉叶糍作为外嫁女“三朝回门”的回礼;怀城的发糕,每年的清明节家家户户都会蒸发糕来祭拜祖先,以求“福高”之愿景。

怀集的“山美、水美、人美”在此书也可领略一番。作者遍游怀集,赞美河山,思辨时代变迁,展露人文情怀。怀岭纵横多名山,名山产宝物,可谓千峰竞秀、万岭叠翠。看,燕岩——中国最佳溶洞奇观,内陆唯一燕窝产地;大稠顶——肇庆第一高峰,“新岗美人”等名茶品种盛产地。怀集向来有“一江两河二十一水”之说。孕育着“竹中之王”的厘江,让 “坳仔清蒸河鲜”成为了舌尖上的怀集一道珍馐美馔。怀集的美山、美水孕育着美人,在作者的笔下,美人更是层出不穷,看,坳仔美南村的男人体魄健壮优美、样貌俊朗,而美女村的“豆腐西施”更是“皮肤白皙、貌美如花”......

笔者很看重作品中所展示出的风物、人情,以及为了衬托故事情节而铺排的很多叙述场面,全篇充满了浓郁的乡土气息和神奇的民间传说。情节的延展和场面的描写晓畅明白,刻画的人物也鲜活多姿,这些元素都保障了作品具有强烈的人文穿透性。其中的民间故事不乏黄庆村少男少女凄美的爱情故事、麻燕偷落凡间、富楼村“虎卧化地”等传说,也有大岗“新熙孝子”之范例的典故,更有岗坪“官兵逼粮逼出切粉”的历史故事......无疑,作者让怀集的土特产都披上了神秘的面纱,让每一道美食都增添了神话的色彩。可见,此书在“如数家珍”的同时,让每一种特产都有一段“古”,也让每一段“古”都带上家乡的味道,更让每一种味道飘溢悠远,让每一份乡愁越发渐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