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愁是一首动听的歌 ——读《肇庆旧时风物美文》有感
有人说,乡愁是一张小小的邮票,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也有人说,乡愁是一碗水,乡愁是一杯酒。我却想说,乡愁更像是一首动听的歌。
由花城出版社出版发行的《肇庆旧时风物美文》,收录了描写肇庆旧时风物的53篇美文。这里的风物故事并非很久远,有二三十年前的,也有四五十年前的;这里的风物故事也并非是远古风俗,而是肇庆乡间街头,百姓生活寻常可见的五行八作、饮食游戏、节庆婚俗。细细品读,乡愁油然而生,像一杯甘醇的米酒,像一曲悠扬乐韵。
时代的发展,科技的发达,一些旧时的风俗和物件不得不“老”去。随着汽车的普及、高速路的不断延伸、铁路飞快发展,人们的出门方式日趋便捷,类似“花尾渡”这样最具地方特色的交通工具,只好带着它的悲欢离合消失在淡淡的历史烟霭中;街边炭相、粘火柴盒、烧砖窑、打糖环、剃头匠、弹棉花、织花席、纺纱、补锅等传统手工行业不得不退出历史舞台;随着生活设施改善,诸如木屐、石磨、煤油灯、烘笼、蓑衣等生活用品、工具,自然而然让它们走进博物馆而甘受孤寂;“世异则事变,事变则时移,时移则俗易。”风俗总是随着时代变迁而做出调整,因而绞脸、哭嫁、虱乸宴、拿八字、报日、引亲、压床等婚俗已经列入了“陈规旧俗”;疍家糕、濑粉、蒸糕、番薯团、芋头糕、爆米花、炒米饼、撩撩糖、焗烧饭等食品,无疑是物质匮乏年代的美味佳肴;随着娱乐项目的丰富多彩,传统的睇大戏、捉三棋、听说书等娱乐项目也从时下人们的闲暇时光中消失了;自来水进入千家万户后,“担水”这项重活从“家务栏目”中被剔除;保护青山绿水的时代声音在召唤,“上山砍柴、屋旁破柴”这样的人与自然不和谐的行为早已销声匿迹。
时下的年轻人或许没有体会过摸蚌、照黄鳝、放牛、斗蟋蟀等乡土味十足的童年趣事,但对于出生于20世纪70年代前后的乡村人来说,一定不会忘记那些曾经伴随自己度过快乐时光的乡间活动。童年就像一个花园,里面有无数美丽的花朵。童年是一首歌,唱出我们的酸甜苦辣;童年是一幅画,渲染出了我们五彩缤纷的故事。
似是一部配以“威尔第安魂弥撒曲”音乐的恐怖片,“那是一个没有月亮的晚上,伸手不见五指……黄鳝肯定多……三面环山,阴阴森森……很多坟头,荒凉得叫人发怵。”从 《照黄善》中,我们可以领略到乡村照黄鳝的昔日场景,还有悦耳的蛙声虫鸣,满桶“战利品”的满足感等等;《放牛娃》好像是一首童年的“欢乐颂”,牛在村边小河堤岸吃青草,放牛娃在小河里游泳、打几回水仗,爬到大树上采食野果,登上山头采“松菌”,或者跑到旱地挖土窑烤红薯,或者奔走在稻田里拿着网兜木棒追捕田鼠……那个年代,肆无忌惮的玩耍、嬉戏,与如今的“束缚”相去甚远,实在让人流连忘返;《斗蟋蟀》颇像是一场木偶戏,“捉蟋蟀斗来玩耍是孩提时的一大乐趣……用草撩拨尾须,它们就趋步上前迎敌……胜者穷追不舍……得胜班师回朝。”小伙伴之间借助外物互相取乐,求得成就感,乐也融融。
熟悉的声音瞬间将人们带回久远的记忆之中,旧时风物总是牵动着回忆的碎片,零敲碎打着时光里的怀旧情结。譬如算盘里的盘珠“噼啪噼啪”的声响,正如《悦耳的盘珠声》中描述的那样:“藏在儿时的那一声声清脆、利索的盘珠声,便清晰地回响在耳际,在我的心底荡起一层层涟漪。”老式木珠算盘,是一种独特的文化符号,虽然它与我们的现代化生活愈来愈远,取而代之的是电子计算器或手机、电脑等现代信息设备里的计算器软件,但毕竟在一个曾经属于过它的年代里熠熠生辉;再如“嗒嗒、嗒嗒”的木屐脚步声,由远到近、由近而远,和悦悠扬、动听迷人,木屐里蕴含的遥远故事,逐渐变得像中国版“一只水晶鞋”般的童话,远去了,真的远去了……
《肇庆旧时风物美文》中大都为记叙性文章,但美文、美句不乏其中。譬如,在《花尾渡》里,用“夕阳挂在龟顶山上,晚霞洒到滚滚而去的西江,渔歌阵阵,归帆点点,水鸟贴着江面翔飞。”优美的环境描写句子来衬托那时渡船的心情;又如,在《悦耳的盘珠声》里,赋予诗情画意般的优美语句:盘珠间留下乐爷爷经商撑起一家生活的岁月痕迹,那一段清贫如水的时光,淡淡地在老珠算盘一档一珠的缝隙中悄悄滑落,留下了连同光阴盛满亲情的故事……
心中有情,情方能注于万事万物,现出它们的美好温馨。《肇庆旧时风物美文》中记载的旧时风物恰是我们心中再回首时那片渺然将逝之梦,诸作者通过捡拾人生经历中的片断印象和见闻感受,以亲历者的视角,追忆并讲述那些飘逝的旧时人和事、物与情、饮食游乐、礼俗风物,总体而言,是对一种已逝生活方式的见证与再现。比如《卖布》中,追忆在红卫布店里的见闻——三姑六婆选布、店员收钱、写单、量布、裁布如今让人读起来仍然感觉新奇。作者以生动的笔墨,把旧时布店独特的“风景”描摹了出来:“那店员量布、裁布的娴熟手势,使人联想到翻飞的蝴蝶在花丛中。还有那一条条铁线从左右两边连向中间的收银台,使人联想到蜘蛛在结网。”作者确是个有情人,把当年布铺里的每一道靓丽风景线都一一重现于字里行间,可谓情景交融,十分耐读。
时光荏苒,带走了许多往事,然而那些残留在记忆深处的印记,必将勾起无尽的乡愁。读完《肇庆旧时风物美文》后,掩书遐想,犹如一首乐韵悠扬的老歌,夹杂着浓浓的乡情,从远处徐徐飘荡而至,颇有余音绕梁之酣畅。
《肇庆旧时风物美文》中共广东省肇庆市委宣传部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