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中国诗歌年度报告发布
来源:文艺报 | 黄尚恩  2017年03月31日06:36

3月28日,由中国诗歌学会、北京大学中国诗歌研究院联合推出的《2016中国诗歌年度报告》在京发布。报告对2016年的诗歌活动、诗歌现象、诗歌出版、诗歌创作、诗歌理论研究和诗歌翻译等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和总结。

报告提出,2016年的诗歌创作呈现出百花齐放、多种创作路径与风格并存的特征。各种诗歌创作的精神资源、各种语言形式的探索之间进行了有效的流通、融合,相互启发、借鉴,使诗歌界呈现出色彩缤纷、众声喧哗的局面。具体来看,在“乡愁与诗歌地理”、“对疼痛经验的抚摸”、“个人化的精神独语”和“修辞练习性写作”等创作维度上,涌现了比较多的诗歌作品。报告盘点了“我的诗篇”、“截句热”、“诗电影”等热点现象和丰富多彩的诗歌活动,并指出,在互联网与新媒体的推动下,各种诗歌活动的形式更加灵活、多样,既有采风、比赛、朗诵等与诗歌创作有关的活动,又有对于宏观话题和具体个案的深入学术探讨,呈现出一个富有活力的诗歌现场。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报告也指出,诗歌创作和研究的类型化、重复性和无效化现象,仍然大量存在。诗人奔走于各种诗歌活动,也许慢慢消磨掉了创作时所需要的那份艺术的沉潜。

在发布会上,谢冕、吴思敬、赵振江、黄怒波、陈晓明、张清华、刘福春、程步涛等诗人、学者从报告出发,对2016年热点诗歌现象进行点评,并就如何更好地书写2017年的诗歌年度报告提出建议。据介绍,《2016中国诗歌年度报告》由诗评家王光明、景立鹏执笔。主办方还会将报告译为英、法、俄、日等语种,向国外读者介绍中国诗歌的发展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