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茶秆竹礼赞
分享到:
来源:中国作家网 | 李文幸  2017年03月27日08:19

走进广东省怀集县东南部厘江沿岸流域的坳仔、永固、闸岗、怀城、大坑山等地区,漫山遍野全是翠绿的竹林,郁郁葱葱的竹子,生机勃勃、挺拔笔直的茶秆竹,让人流连忘返。每年到了收竹的季节,竹农将砍下的茶秆竹砂洗后,在厘江岸边搭起一座座竹的“金字塔”,阳光下,碧水映照,形成“厘江盈金”的景观,煞是醉人。

茶秆竹因其竹色如茶而得名。由于茶秆竹长在厘江边的山上,当地人都称“厘竹”。厘江因厘竹而闻名,怀集因厘江茶秆竹而更加美丽!茶秆竹是怀集特产,也是怀集县培育最好的地理标志产品。

茶秆竹虽不像黄竹、青竹那样婀娜婆娑,又不像杨柳娇艳妩媚,也不像桃李绚烂多彩。但它有引人特殊的美的感受。它,一枝枝婷婷玉立,苍翠欲滴;一枝枝枝叶相加,紧密团结;一枝枝刚直向上,指向蓝天。狂风,吹它不倒;暴雨,冲它不垮。它把根深深地扎在肥美的土地上。茶秆竹,给人坚强、挺拔、生机勃勃的感觉。这样的竹,只要你看看它,就会深深爱上它。

茶秆竹是沟通中国和世界各国人民友谊的一座“桥梁”。茶秆竹是“神通广大”周游世界的“小天使”。据当地的史料记载,1840年鸦片战争后,大批英国商人在进入广州,当时怀集县有一位老人,砍制一批茶杆竹手杖,到广州市街摆卖,一个英商路过,见手杖异常精美,如获至宝,他再三询问制作手杖竹子的来历。打这以后不久,英商就在盛产茶杆竹的坳仔开设收购商行十多个,每年大量收购茶杆竹外运。竹开始了畅销国外的历史。上世纪50年代,苏联用坳仔的茶杆竹制作的“古比雪夫”牌滑雪杆,曾风靡一时,是当时的许多国际比赛中的指定器材。捕鱼业发达的日本,每年要从中国进口一定数量的怀集茶秆竹。目前怀集县茶杆竹年出口量占全国出口量的70%,远销世界五大洲四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我国茶杆竹最重要的生产、出口基地。小小的茶秆竹成为沟通中国和世界各国人民友谊的一座“桥梁”。

茶杆竹有虚心、刚直、清白的品质。自古以来,多少人就歌颂过竹子、赞美过竹子,把竹子作为崇高的品质的象征。古时候,比喻一个人刚直不阿,品行优异,就出自于竹子的品格:“有节骨乃坚,宁折不易弯!”中国人把梅、兰、菊、竹比喻为花中“四君子”。更把“松、竹、梅”称为“岁寒三友”。“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就是人们对竹子喜爱的真实写照。但我更赞美茶秆竹。茶杆竹具有许多其他竹子无法比拟的优点:它杆形通直、空心细小、竹壁厚实、环细坚韧、枝细叶疏、节平光滑、节长适中、回弹力强、不易被虫蛀且耐腐蚀,燃烧后竹灰洁白不成炭等特点,被国外行家誉为“钢竹”、“竹中之王”、“竹中之宝”。国际上林业学者曾赞这种竹是目前“世界上最美丽的竹子”。因此,茶杆竹不仅具有一般竹子修长挺拔、清雅高格的朴质,更有虚心、刚直、清白、谦逊、坚强的品格,它是竹中的伟丈夫!

茶秆竹有乐于奉献的自我牺牲的精神。你看,茶秆竹是用途极广的竹子。它可以制作竹床、竹沙发、六角竹花台、扇形竹坐椅、折叠竹书架、花架、旗杆、笔杆等各种家具、用具;它可以制作乐器、竹画、竹帘、屏凤、鸟笼、花盆、花篮、花碟、竹签等生活日用工艺品;可做滑雪竿、钓鱼杆等体育用具;可用于园艺,作围篱笆、种植香料、葡萄、番茄的支柱;它还是造纸、建筑搭棚、工业和海洋捕鱼业的重要原料。

茶秆竹的根、枝和叶子又是很好的燃料。在夏天,它用自己的枝叶挡住炎炎烈日,叫人们在如盖的绿荫下休憩,在黑夜,它可以劈成碎片浸水晒干做成火把,照亮人们前进的路。为了人类,它的确是做到了“粉身碎骨”的地步了。要求于人的甚少,给予人的甚多,这就是茶杆竹的品格。

茶秆竹有常青不老、旺盛强大的生命力。你看它不管是在悬崖的缝隙间也好,不管是在贫瘠的土地上也好,它就不择地势,不畏严寒酷热,随处茁壮地生长起来。它既不需要谁来施肥,也不需要谁来灌溉,狂风吹不倒它,洪水淹不没它。严寒冻不死它,干旱旱不坏它,它只是一味地无忧无虑地生长,每年自然扩大繁殖面积达2%左右。茶秆竹的生命力可谓强矣!竹乡人称它为“满山跑”。它靠什么“跑”?靠发达的根系。茶秆竹的根子有须根和鞭根。须根,大的如红头绳一样,密而多,活像老人的一大把胡须;鞭根,大的如粗如手指,壮如马鞭。鞭根长着密而有序的的竹节,竹节萌芽破土而出的成为笋,藏于土的而成为鞭。这鞭根,像是一条小龙,穿山过岭,顽强地向前伸展,竹乡的群众形象地称鞭根为“竹龙”。茶秆竹能龙(鞭根)出笋,笋出龙,龙出龙,笋出笋,这是其他竹类植物所没有的特点。这样,它能父生子、子生孙、孙生重孙,一代一代的繁殖下去,永不衰亡。只要注意抚育管理,茶秆竹真是砍之不尽的宝贵财富。所以竹乡的群众说:“种好一山竹,子孙万代福。”

茶秆竹还包含着乐观主义的品格。你看它无论在严寒霜雪中和盛夏烈日中,总是精神奕奕,从来都不知道什么叫做忧郁和畏惧。郑板桥的《竹石》“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这首诗既暗示了竹子坚韧不拔、蓬勃向上的特质,又指出了茶秆竹具有傲骨铮铮、不亢不卑的乐观主义的精神品格。

茶秆竹不是平凡的竹。它给人以启发,以深思和勇气。它在南粤山区极普遍,就跟南粤山区的农民相似;它有强盛的生命力,磨折不了,压迫不倒,也跟南粤山区的农民相似。我赞美茶秆竹,就因为它不但象征了南粤山区的农民,尤其象征了今天我们民族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中所不可缺的朴质、谦逊,刚直、清正、坚韧不拔,不亢不卑,力求上进的精神。

茶秆竹实在是平凡的,我赞美茶秆竹!

访谈更多

建设一种属于我们时代的“文学的读法”

“未来对中文创意写作人才的培养要求也会随之提高,学生需要学习人机合作处理复杂信息,但最终目标还是要成为真正有想象力、有原创力的人,而非‘码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