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铁流:好的素材和故事都在火热的生活里

来源:中国作家网 | 铁流  2017年03月20日17:31

获奖作者代表铁流在颁奖仪式上发言  摄影:王纪国

感谢《人民日报》社、中国作家协会把这份沉甸甸的荣誉颁发给我们。这篇《叫声大爷大娘》,源于我和纪红建对建国前农村老党员的长期关注和深入采访。

很多人可能还不知道,在我们8000多万党员中,还有30多万新中国成立前的老党员,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数字每年都在呈直线下降。我们经过了解才知道,在这30多万老党员中,农村老党员居多。他们是一群农民,平均年龄八十有余,被誉为“红色群落”。在战争年代,他们有的是支前模范、妇救会的会长、识字班里的姐妹;有的是民兵、儿童团团员,还有是从战火硝烟中走出来的战功显赫的老战士。战争年代,他们缝军衣,纳军鞋,送军粮,掩护子弟兵,照顾伤病员,甚至冒着枪林弹雨,冲锋陷阵;和平年代,他们一生躬耕田间,坚守信仰,本色不变。每一个人都有一段传奇的故事,令人动情的记忆。山东莒县,地处沂蒙山区,2014年我们去采访的时候,这个县在世的农村老党员1058人,到2015年年底,还有813人,仅一年时间就走了245人,令我们唏嘘不已的是,有一些曾经与我们拉家常、唠过嗑的大爷大娘,等我们几个月再去的时候,他们已经化作了田野上一座座坟冢。这些老党员,有的思维已经迟钝混乱,可对战争年代的事记忆犹新,如数家珍,有一位老大娘99岁了,战争年代为救八路军的儿子献出了自己孩子的生命,我们再到她家的时候,仅仅几天时间老人就已经不记得我们了,可对陪同我们去的一位女孩却记得很清楚,因为这位女孩的头发是刘海,当年的女八路也是这样的发型。

为了挖掘老党员的故事,我们进行了长达近2年时间的采访,这些老党员大都生活在偏僻的山村,采访他们要付出很多艰辛的劳动,有时候一天跑下来,双脚都肿了,走路都很困难,几个月下来,鞋底都磨穿了。可责任驱使着我们一步步走下去,一笔笔记录下去,我们知道,再有数年,这些老党员都会离开这个世界,我们是进行着一场抢救性的采访、抢救性的创作。我们在与时间赛跑。

现实中的人和事,往往比我们作家虚构的还要精彩,在深入采访老党员的日子里,我们除了感动就是被震撼了,于是就写了《叫声大爷大娘》这篇短文,《人民日报》发表后,《新华文摘》第一时间进行了转载,同时全国很多报刊也转发了这篇文章。后来,我和纪红建又创作了长篇报告文学《见证——中国乡村红色群落传奇》,全文发表在《当代》上,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单行本。

我想,好的素材和故事都在火热的生活里,在人民群众中,把自己关在书房里闭门在车是造不出好车的,只有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才能写出有筋骨、有温度、有时代脉搏的好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