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来自两会的声音
来源:文艺报 |   2017年03月13日06:26

何建明:

建议设立“一带一路”文学奖

中国作为文明古国和世界大国,目前没有一个国际级文学大奖,不利于团结全世界作家和提升中国国家文化实力。当今国际上,瑞典的诺贝尔文学奖、美国的普利策文学奖和雨果奖、英国的布克奖、丹麦的国际安徒生奖、法国的龚古尔奖、西班牙的塞万提斯奖、以色列的耶路撒冷文学奖等在世界范围内影响都很大,也扩大了这些国家的文化影响力。目前中国最重要的几个文学大奖,授予的只是国内的作家。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的文化影响力也日益凸显,拥有一个自己的有世界影响力的国际文学奖,对提升中国文化在世界的影响力至关重要。

为响应“一带一路”国家级战略构想,建议设立“一带一路”中国国际文学奖,由专家评审委员会每年评选一次。获奖的须是“一带一路”相关国家的作家作品,中国作家和其他国家作家同等条件参评。由此可为将来正式设立“中国国际文学奖”积累经验,以最终建立一个与那些重要国际奖项具有同等影响力的“中国国际文学奖”。

单霁翔:

故宫文化遗产保护立法亟待加强

目前在法律层面上,对于故宫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管理,与故宫所蕴含的文化遗产价值和所承担的历史使命并不匹配。在现实的迫切需求和已有的实践经验基础上,建议抓紧开展《故宫保护条例》的专项立法工作。通过专项立法着眼于协调故宫文物本体及周边环境,坚持整体保护、原状保护、科学规划的原则,进一步明确保护主体和责任主体,构筑对于故宫进行分层次、分区域科学管理的法律防护体系,有利于对故宫文化遗产进行完整保护。同时,《故宫保护条例》的立法过程能够广泛吸纳民意,尊重全社会保护故宫的积极性,深化对故宫保护的认识,使社会各界都能参与到故宫文化遗产保护中来,为故宫保护和管理提供持续的推动力。

苏士澍:

将繁荣书法艺术上升为国家战略

五千年的中华文明连绵发展、经久不衰,其中以“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为特征的统一文化是其重要的精神命脉。共同的语言文字,是形成中华民族共同民族属性和文化心理的重要载体。方块字以其象形、形声、会意等多种功能,不仅记录了中华民族的历史进程,更以艺术、哲学化的符号——书法,表现着中国人的审美和精神,因此在文艺发展中传承和保护好民族文字和书法艺术,是传播弘扬中国精神的核心要义。要把“写好中国字、做好中国人”作为未来文艺发展的重要方面,主动顺应时代发展的需求,结合信息技术和互联网发展的形势,与时俱进地探求汉字书写的“突围之路”。实施中国汉字书法传承战略,将繁荣书法艺术上升为国家战略,创办涵盖高等教育、基础教育和社区民众教育在内的多层次书法教育体系,借助电视、互联网媒体举办汉字书写比赛等活动,掀起全民学习书法的热潮。同时,大力推动汉字、书法的国际传播,向世界展示中华文化形象,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