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人之道
春秋时期,齐相国晏子手下有个叫高缭的,做事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一丝不苟,仔细认真;其对晏子也,更是随声附和,倾耳以听,放下身段,一味顺从;然而晏子却莫名其妙地把他辞退了,这让周围人百思不解。
于是晏子解释道,我就像一根弯弯曲曲又疙里疙瘩的拙木,需要高明的木匠施以斧劈刀削,锯拉刨凿,打理雕琢,才能把我磨砺成精金美玉;而高缭者,来此三年,对我从未有过高屋建瓴之议,从未有过痛切之言,逆耳之语,唯有小心谨慎,低调缄默,唯命是从,恭敬有加,如此一来,他对我的提升改进,有什么帮助作用。
一番语言,深入浅出,入木三分,让众人豁然而悟。
是啊,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玉不琢,难成器;人之处世也,须借助他山之石,来琢磨自我,方能擦拭心灵,涤除污浊;而高缭者,面对晏子之举,唯有谦卑恭顺,绝无争执,这怎能让晏子洗心涤虑,进德修业;由此可见,晏子之辞退高缭者,智者之举也。
于是,我又想起了北宋一位老者吕直。
吕直者,司马光之老仆也,为人憨厚耿直,古朴中正,颇有点司马光之风,因为从小就伴随司马光左右,所以两人关系十分融洽。
尤其是,面对他人之讨好迎合,一片颂声,而吕直者,却可以跟司马光发点小脾气,绝无俯首帖耳,圆滑世故,巧言令色,巴结恩公。
却说,司马光居洛阳间,埋首著述,天天用功,很少出去游玩。
然而,有一日,面对洛阳知府文彦博之邀请,司马光碍于面子,推辞不得,于是就跟去了。
于是乎,琼液清酒,金樽满泛,桃红柳绿,美人相伴,日子过的好不惬意,一连逗留了数十日,方才恋恋归来。
当司马光回到“独乐园”时,吕直用直愣愣的眼神瞪着他,长叹一声道,大好春光,花木繁盛,相公一去就是几十日,耽误了满园春色不说,连书也没有看一页,岂不是糟蹋自己么。
乍闻闻言,司马光不禁满脸通红,愧悔难当,于是发誓绝不再外出游玩。从此以后,但凡有人来邀,即让老仆出面,为之挡驾。
在北宋,司马光绝对算得上牛人一个,其名声大,火气壮,与人争执,即使皇帝面前,也绝不退让半步;然而唯独在吕直面前,他却是恭敬有加,牛不起来,这其中的道理,不言自明啊。
是啊,唯有耳中常闻逆耳之言,眼前常有拂行之人,方能敦品励行,改邪归正,进德修业,催人上进,尤其狂傲时那峻拔直露的臧否横议,那让人倒吸凉气的迎头一瓢凉水,更易让人清醒;若言言悦耳,事事快心,全心全意的顺从,洋洋如沸的颂声,固然抚摩得让人直哼哼,但这就像把人生浸泡于鸩毒之中,险也矣。
人生在世,用人之道,敢不慎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