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文学剧本《龙潭寺》(二)
11、农家院 日 外
水潭西边不远处有一座农院,4间北屋,3间西屋均为茅草房,约1米高的土院墙,街门是有木棍扎的栅栏。年过半百的王老汉夫妇在院子里做活。王老汉在编篓筐,老太婆在剥玉米。
老太婆:老头子,俺这心光跳,好像要出啥事。
王老汉:能有啥事?!
这时,一中年妇女急急忙忙跑进来:大叔大婶,你家孙子掉到水潭里啦。
王老汉(不相信耳朵):你说啥?
中年妇女:你家孙子掉到水潭里啦!
老太婆,听后晕了过去。
王老汉一手扶住:唉,唉,老婆子老婆子,你咋啦!快、快喊郎中!
中年妇女急急外跑,正赶到蹓牛的进家。
姑娘:嫂嫂,你干啥来!
中年妇女(喘促):快、快、救你娘。
姑娘(惊愕)撒开缰绳去看娘。
昆仑明白状况,立即把苏醒过来的孩子,抱下牛背,携着朝院里跑去。
姑娘跪到老娘面前哭喊:娘、娘,你咋来?
昆仑把孩子递给中年妇女:大嫂,你抱住孩子,我有法儿治好。
王老汉感激地说:“师傅,麻烦你了。
昆仑立即搂住老太婆,用手指点人中……
老太婆大喘了口气,苏醒了过来。她睁眼寻找到孙子,哭喊:孩子,俺的天啊,你还活着呀!
孩子扑过去:奶奶。
中年妇女:孩子命大。
王老汉起身握住昆仑的双手,激动地说:师傅亏了你,你是俺家的救命恩人呐!
昆仑忙不叠还礼:老伯,不客气,作为出家人,这是应该做的。
王老汉:屋里坐,屋里坐。
12、农家屋 日 内
北屋为堂屋,一张旧桌子,两把破圈椅,旁边放着一条木櫈。
王老汉:师傅,请上坐。
昆仑:老伯请。
王老汉坐到了上把椅,昆仑坐在了下把椅。
姑娘把娘和侄子搀扶到里间炕上,扭头出来,为昆仑端上一碗开水。
昆仑:谢谢。
王老汉端祥昆仑:师傅,何方人士?
昆仑:北方。
王老汉:师傅刚到寺庙时间不长吧?
昆仑点头:才几天。
王老汉:这样吧,咱们是缘份,要是师傅不嫌弃,就把老朽这儿作为自己的家,常来常往如何。
昆仑:哎,一定一定。
老太婆在里间说:师傅,你来这儿人生地不熟,就把俺家当你家。
昆仑:家兄在何处?
王老汉,叹了口气,说:儿子在外当兵,听说在后周大将李重进手下当差,在一次打仗中牺牲了。
昆仑震惊:噢,他叫啥名?
王老汉:王五斤。
昆仑:王五斤?!
(回放镜头)
959年初,李重进率部随周世宗北上攻打契丹军激战中,猛然一支箭射向李重进将军,这时眼疾身快的护卫王五斤,一步跨到李将军前面,用身体挡住了来箭而他中箭身亡。李重进愤怒之下,一步飞跃过去,用剑砍掉了射箭的敌人的头。
李重进问身边的将士:五斤原藉哪里?
将士:临清。
(镜头回放)
昆仑问:这小孩是五斤的儿子吧?
王老汉点头,叹一口气,说:五斤死后捎信到家不久,他媳妇改嫁了,剩下俺们爷孙4人。老伴有哮喘病,我腿有毛病不能干重活,孩子才能五六岁,家中全靠闺女喽,唉!
昆仑站起身,双手施礼:老伯,如不嫌弃后生,我愿做二老的干儿子如何?
王老汉慌忙站起,惊叹他说:使不得,使不得!
姑娘赶紧搭腔:爹!他与咱家有缘份,这是菩萨派来的哥哥。
老太婆:老头子,快应了吧,这是梦的儿啊!
王老汉激动地连说:好,好!从今往后,这就是你的家了!
昆仑赶忙跪:父母在上,受儿子一拜!
王老汉:儿啊,快起快起!
姑娘急忙跑进里屋抱出侄儿,放在昆仑面前,说:孩子,快跪下,叫干爹。
小男孩抬头看了昆仑一眼,脆声喊道:干爹!
姑娘:哥哥!
昆仑:哎!
13、寺庙殿堂 日 内
方丈叫和尚喊来昆仑。
昆仑进堂施礼:师傅,弟子前来。
方丈:听说昨天在水潭里搭救了个小孩?
昆仑:正是。
方丈:阿弥陀佛。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善哉善哉。
昆仑:王大伯一家确实困难,需要帮扶。
方丈:好,有空儿,或方便时能帮则帮,能扶则扶。
昆仑:弟子遵命。
14、寺庙院 日 外
众僧摆成四方队,间距相等,接受昆仑领教。
昆仑:练功应内外同行,拳腿并用,锻炼身体,自卫防身,匡扶正义。现在,咱们要练基本功法之一:崴腰压腿。崴腰分内崴、侧崴。压腿分内正压、侧压、分腿压、直腿压、高压腿等 不同方法。
昆仑边说边示范。
众僧边看边做。
昆仑在队前做,众僧跟着做。
15、农家院 日 外
王老汉一家坐在院里商议一件大事。
老太婆:我说老头子,叫孙子学练武不小了点?
姑娘:娘,小孩腰活,早学早成才。再说啦,到寺里跟大哥学,这您还不放心呐?!
孙子:奶奶,我要跟干爹学功夫。
王老汉:就这么定了。闺女,你领着孩子到寺里找哥哥去。我要让孙子成为有用的人。
16、寺院 日 外
昆仑教众僧练武。
昆仑:大家前段时间,学练了崴腰压腿、抻筋活络及沉气稳势。今天,咱学练:摆架站桩。桩法有单鞭桩、伏龙桩、对门桩、推山势、混元极等十几种,主要是以定架稳势调练气息培养内力。
昆仑领着众僧来到早已摆设好的桩林处,一纵身跳上站桩,边说边示范。
年轻的弟子踊跃站桩学练。
这时,姑娘领着侄子悄悄走进寺院来到练武场边观看。
昆仑不经意间一扭脸发现了姑侄俩,便走了过来。
孩子:干爹, 我要学武。
昆仑高兴地抱起孩子:学武可苦啦,你能行?
孩子:我能行,我很乖,收下我吧,干爹!
姑娘:哥,这是爹娘的心愿。他是王家的独根苗,在你身边都放心。
昆仑:好!我这就请示方丈去。
17、大雄宝殿 日 内
方丈在坐禅。
昆仑领小孩进来,见此景欲退。
方丈:昆仑有甚事?
昆仑:师傅,当讲否?
方丈:讲来无妨。
昆仑:这个小孩就是那天我救的,爷爷奶奶年高有病,父亲在前线打仗牺牲,母亲改嫁,家中全靠小姑一人照顾,全家人愿意送孩子到咱寺院学练功夫。
方丈:阿弥陀佛。佛门以慈悲为怀,那就好事做到底,收留下,法号为“旷远”,由你亲自调教。善哉善哉。
昆仑施礼:是。
18、寺院 日 外
练武场。众僧站立武阵。小“旷远”在最前。
昆仑:现在大家学练基本腿法。基本腿法有十种:迎面腿、夹裆腿、里合腿、外援腿、单飞腿、斜飞腿、十字腿、挂肩腿、单弹腿及跺子。每种腿各有踢法。我做大家看,然后我做大家跟着做。
昆仑做一种腿法,众僧跟着做。
19、田野 日 外
农历九月下旬,北方冬小麦播种季节。
昆仑奉方丈之令,带众僧到庙地播种冬小麦。
僧群有扛木耧的、有背麦种的、有提簸箕的、有拉砘的,其余都掂麻绳,有说有笑。
昆仑远远看见庙地西边,有一牛拉耧正在种麦的。渐渐近了,原来是王五斤的父母及妹妹。姑娘牵牛,父亲扶耧,母亲下种。父亲扶耧由于寒腿左右摇晃,母亲左手提篮右手下种哮喘不断。姑娘牵牛赶几下就停下歇一会儿,生怕爹娘累着。一遭地半晌功夫。
昆仑加快了脚步,众僧紧跟不舍。
到了庙地,昆仑安排妥了播种的差活,带一弟子赶往王老汉地里:爹,娘,我俩来。
姑娘欢喜,忙勒住牛缰绳,说:哥,你扶耧,这位师傅牵牛,我下种咋样?
昆仑:好,开始吧。
弟子一拽缰绳,牛一张脖,昆仑一抖扶把,耧启动了,姑娘手中的麦粒均匀撒落在耧斗里,发出清脆悦耳的声音。
王老汉夫妇乐的脸上绽开了莲花。
20、寺院 日 外
练武场上,众僧依阵站立。
昆仑:大家学练了基本腿法、跳跃腿法和连环腿法。今天开始练习步法。如:弓步、马步、丁步、虚步、仆步、歇步、提步、点步、盖步、背步、卧步、登步、跳步等基本功。大家下面首先练“弓步”。仔细看我做:前腿弓,后腿蹬,挺起胸,目远视,双拳平。
众僧与昆仑一起练习步法。
旷远一不小心脚失衡,一屁股蹲在地上。
众僧哄然大笑。
昆仑急忙过去,扶起旷远教他做基本功。
旷远:谢了,干爹!
昆仑:往后喊我师傅。
旷远:是,师傅干爹。
昆仑纠正:叫师傅,不喊干爹。
旷远:是,干爹师傅。
昆仑:阿弥陀佛,这里只有师傅。
旷远:师傅,弟子明白。
众僧哗然称道。
昆仑合掌:肃静、肃静。旷远聪颖,还望大家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