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艺术基金2017年资助项目初评工作启动
国家艺术基金近日开展了2017年度初评专家抽取工作,通过信息系统抽取的1350位专家将进行今年的资助项目初评工作。
在专家、媒体的共同见证下,工作人员现场操作,依据之前录入的申报项目和评审专家的类型、分组,按照“同行评审”、“大比例使用专家”,以及“地域回避、单位回避、项目主创回避、授课教师回避、推荐人回避”的原则,以随机抽取的方式自动完成专家抽取,并以短信的方式将登录评审系统的用户名和密码通知给抽取到的评审专家。据介绍,目前,国家艺术基金专家库共有专家6712名,包括艺术专家、管理专家和财务专家。
今年国家艺术基金共收到申报项目7128项,其中有6616个申报项目通过审核进入初评,分为89个类别、166组。为保证评审的科学性,艺术基金将申报项目的类别和艺术类型做了最小化的分组。例如,大型舞台剧和作品被分为京昆、地方戏曲、话剧、歌剧、民族舞剧、芭蕾舞剧、音乐剧、儿童剧、杂技剧、木偶剧、皮影戏、小剧场戏剧、交响乐、民族管弦乐、曲艺中篇和跨界融合的舞台艺术表演形式等16个类别,每个类别又根据申报量的多少被分成若干评审组。在实现专业化的同时,艺术基金很重视评审的科学化,因此,信息系统抽取专家设定了结构化条件,例如,在评审地方戏曲项目组的11位专家中,就有2位编剧、2位导演、1位作曲、2位表演、1位舞美、1位管理专家和2位戏曲评论家。他们会从各自的专业视角给出自己的排序,对参评项目作出比较全面的评估。
与去年相比,今年国家艺术基金还开发了专家评审结果的偏离值测评系统,对照平均评审结果对每位评审专家给出的项目排序情况作出对比。由于专家的艺术观念、知识结构、个人偏好和判断能力不同,提出的评审意见存在差异是正常现象,但是对于偏离值过大的专家,会被信息系统记录下来,在下次抽取专家时,他被抽到的概率就会相应地降低。这套偏离值测评系统将在今年投入使用,这也是国家艺术基金完善监督机制的又一新举措。
据悉,这次初评工作为期10天,初评结束后排位在前25%的项目将进入复评,复评时还将以信息系统抽取的方式确定评审专家,并安排规模较大、资助资金较多的项目参加现场答辩。(任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