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首位“背包客”作家广州分享“塔罗牌小说”
走作者走过的路,看作者看过的风景,是否能对作者笔下的文字有更深刻甚至全新的了解认知?著名作家陈丹燕便发现了文学经典阅读和地理阅读交叉互补的可能性。
2016年11月,塞尔维亚国家旅游局任命陈丹燕为塞尔维亚国家旅游形象大使。早在90年代,陈丹燕便是中国作家中第一位走出国门的背包客,如今她则成为了中国第一位被任命为旅游形象大使的作家。近日,广州方所书店举办了一场以塞尔维亚国宝级作家帕维奇的塔罗牌式小说《君士坦丁堡最后之恋》为主题的读书分享会,著名作家陈丹燕便和译者曹元勇一同带领观众一齐领略魔幻东欧的人文传奇之旅。
如何读懂22张塔罗牌?恐怕你得亲身去体验
“塔罗牌小说”?或许很多人会好奇。其实,就像中国人喜欢利用古老的《易经》来预测未来、感知命运一样,在西方的历史长河中,塔罗牌也是一种起源于远古时期、常被人们用来卜测命运的工具。以《哈扎尔辞典》闻名于世的塞尔维亚作家帕维奇,这次再次发挥他的天才创造力,巧妙地借用塔罗牌中的大阿卡纳牌22张牌的结构,才创作出又一部奇书《君士坦丁堡最后之恋》。
小说的故事背景设定在法国大革命爆发之后,从1797年有上千年历史的威尼斯共和国被拿破仑大军攻陷,到1813年拿破仑在莱比锡战争中被以俄罗斯、奥地利、英国为首的第六次反法同盟打败,被迫退位这一段历史时期;与之同时的1804年到1814年,巴尔干半岛上的塞尔维亚发生了反抗土耳其人统治的第一次起义。
但帕维奇的高明之处,是将小说拆成了22段彼此有关联、可又有一定独立性的故事,巧妙地对应了大阿卡纳牌的22张牌,每一段故事的主题恰好与22张牌的寓意相契合,又仿佛是对塔罗牌含义的进一步诠释或延伸。比如,“2号牌——女祭司”,有通神之灵的女祭司,对生活在父亲名声的阴影底下、不思进取、沉湎于醇酒美人的索福洛尼耶的命运做了大胆而准确的预测由于机缘巧合。
陈丹燕认为,一个作家笔下所描绘的一个地方的历史和文化,如果你不亲身去感受和体验,你是很难理解甚至读懂,更何况是帕维奇的作品。2013年中秋,陈丹燕被邀请去伊斯坦布尔做交流,在得知曹元勇准备翻译《君士坦丁堡最后之恋》后,她邀约了曹元勇一齐到土耳其的历史名城伊斯坦布尔,感受和体验这座城市的历史文化底蕴。伊斯坦布尔是世界上唯一一座跨亚欧两洲的城市。这里曾是古代三大帝国——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奥斯曼帝国的首都。
之前,陈丹燕不明白为什么作品里说“芬芳扑鼻的森林”,当我去到现场,看到所有的菩提树都开花了,充满了花的芳香。“那一刻我觉得地理阅读是值得的,因为我亲身体会到了作者的描绘之意。”陈丹燕欣喜说道。在那里,两人去了一家古老的咖啡店,里面有一个算命的女人,通过你喝盛的咖啡渣来算你的运气,“她的行为很神秘,就像拥有特异功能,我想起帕维奇作品中种种魔性和诡异的叙事和描写,让我对于《君士坦丁堡最后之恋》中的很多奇幻叙事有了新的联想。”陈丹燕分享道,他们在土耳其去了一家酒店,直觉告诉她这家酒店就和《君士坦丁堡最后之恋》最后一章描写的酒店是一样的,最后证实就是同一家酒店,“房间里,服务员帮我摆好杯子、毛巾,我看着她的动作,心里就在幻想着作品中人物的故事情节,想象着自己是主人公。旅行打开了无限的可能性,当你亲身处在的那样一个文化氛围中,文学和现实重叠变换,你会发现自己更近一步感受到作品中作者所表达的一些东西。”
结构能模仿,“细腻的心”却无法复制
陈丹燕说,《君士坦丁堡最后之恋》是深入到欧洲的现实和历史中,在历史的脉络里寻找到一个与现实类似的断片,来放置作者的思想,而这个断片就是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的拿破仑战争(明线)和塞尔维亚起义(暗线)。作者写了两个塞尔维亚家庭的遭遇,这两个家庭分别在为拿破仑的法国和反拿破仑的奥地利卖命,代表了塞尔维亚在东西方两种势力之间的选择。帕维奇是运用了复杂的、多层次的、多线路的叙事结构,仿佛构建了一个立体世界。
曹元勇表示,正因为这部作品有丰富的内容才能有迷宫一样建构的结构,层层相勾,又各自清晰分层。帕维奇的结构是从内容出来的,“人们也许会模仿帕维奇的结构,但是内容是无法抄袭的。一个好的内容,一定要找到适合表现作品的结构,才能最大限度帮助你去表达和诠释内容。”
“帕维奇作为文学殿堂级的巅峰人物之一,他的著作里创造了丰富饱满的、立体的文学世界,他把你带到一个更宽广的天地世界,多元文化的不断碰撞和启迪,告诉我们不一样的世界是怎么样的,以及他们曾经的世界又是怎么样的?我们不断地阅读,不断地探索,不断地认识,锤炼一颗海纳百川的心,去理解别人所不能理解的世界。”曹元勇说道。
“有一段写两个农民打赌,输了的一人吞下一只青蛙,最后两人都吞下了一只青蛙。为什么帕维奇总能有这样的想象和描写,是为了什么目的吗?”观众提问道。对于魔幻描写的用意,陈丹燕分析,一个是由于当时有些自然环境背景特殊,“芬芳扑鼻的森林”因为自然现象真的有这样的现象。另外,是寓意某种特殊的现象或事情。还有就是帕维奇太有才和想象力了,他极为聪明有趣,有一颗细腻的心,去感受所有东西。而曹元勇认为,是帕维奇希望以“不规范”的形式来和世界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