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以闹剧方式演绎悲剧意蕴——村水长篇小说《下广东》的独特性
来源:文艺报 | 白烨  2017年02月24日06:48

村水的长篇小说《下广东》,是一部内容浑朴、写法独特的现实题材小说。这部作品因为融入了作者自己的人生体验与实切感受,带有相当成分的自叙传性质,这样的以虚构的形式负载纪实内容的作品,在当代文坛并不是很多见。

读过作品之后,令我印象深刻的地方很多,感受最为突出的,主要是两点:

一是闹剧方式完成的人生悲剧。

《下广东》这部作品初看起来,并不令人感到舒服,甚至不时感到别扭。这在于作者采用了一种既不传统也不正统的叙事方式,玩玩闹闹即是生活,嬉笑怒骂皆成文章。可以说,文笔是大胆而粗野的,叙事是放达而油滑的。作品中的两个主人公——牛爱和沙碧,前者以蒙事为主,后者以混事见长,两个人都没有干什么正经事情。作品读来还令人感觉不爽的,是牛逼哄哄的牛爱总是以游戏的姿态对待一切,而唯唯诺诺的沙碧总是与已为人妻的水娇暗中调情。这些描写,都对人们的阅读惯性构成了一定的挑战。但就在这种看似没有正经的日常生活中,作品渐渐由沙碧的痛苦与困惑、水娇的苦闷与无奈,以及他们对这种得失不成正比的感觉与认识,写到了他们的逐渐觉醒,不断悔悟,乃至他们的迷途知返,回归正轨。这也可以说,他们是以挥霍自己青春的惨重代价,换来由失意和失败构成的人生教训与经验,最终回归到人生的正常轨道。玩着玩着就显示出了沉重,闹着闹着就走向了悲催,作品便这样经由闹剧的方式完成了对于悲剧意蕴的悄然揭示。

二是这是一部具有反思意味的新移民写作。

《下广东》所写的牛爱、沙碧等文化人由闽西到广东的闯荡,以及自己给自己当老板的种种运营,非属打工题材,应该看作是新移民题材。而我们通常看到的这一类题材作品,一般说来写成功者的居多,报喜的居多,但这部《下广东》,实际上主要是报忧,人物也是以失败者为主角,主要是写在经济大潮的鼓荡与裹挟之下,人们被赚钱的念想和物质的欲望绑架之后,失却了方向,乱了方寸,迷失自我。从牛爱到沙碧,从蒋中发到卫牺牲,从水娇到水兰,都在有意无意地变身为另外一个人。金钱、名誉、情欲等交织在一起,构成了暗中主导人们行状的神秘力量,置身其中的人们像是没头苍蝇一样,闻腥即至,到处乱撞,除了让自己难以自拔,别人难以理喻之外,对于社会经济、文化繁荣和社会进步,没有添加什么积极因素与向上的力量,反倒增添了不少的麻烦,制造了一定的乱象。这种看似颇为另类的新移民故事,实际上揭示了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泥沙俱下的另一种情形,鱼目混珠的另一种现实,得不偿失的另一种代价。而隐含在故事之中的,显然是对忘却初心的反思,是对不忘初心的呼唤。

把《下广东》这部作品与作者的《我在深圳的好妹妹》系列作品联系起来看,作者村水力图在小说写作中探求一种非传统方式的粗粝叙事的努力是显而易见的。这种写法带有欲抑故扬、亦庄亦谐的特点,却也具有很大的难度,甚至很大的风险性。也许现在来看,村水的小说艺术还不够成熟,还有完善的空间,但这种锐意出新的执著追求,无疑是值得人们肯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