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东女国”:幸福的日子跳着过

来源:文艺报 | 余艳  2017年02月22日08:59

大金川

藏 碉

郑娘的“碉王山庄”在风水极好的金川马尔邦乡。

大金川曾是东女国中心地,《西游记》中的女儿国,当代人熟知的摩梭人文化,也是东女文化的缩影。在这个兴旺了几百年、谜一样的国度、梦一般的王朝,女人尊贵、骄傲而浪漫,直到现在,此处依然盛行女性做主的尊女遗风。

郑娘生于斯长于斯,被清新遗风滋润着,被美好民俗宠幸着。

偏偏马尔邦乡又是著名的碉王之乡。在嘉绒藏区数百座石碉中,高达50米、有“中国碉王”之称的马尔邦关碉,如一柄长剑,倚天而立,直刺云霄。

郑娘在这里开了马尔邦乡第一个农家乐,取名“碉王山庄”。庄式雅院,沿袭嘉绒藏族女王行宫风格。不多久,郑娘一跃成为这一带首先富起来的“尊贵女王”。但是,这一跃并不容易,从艰难起步到渐入佳境,从辉煌高峰到忍痛出让,从追求个人幸福到为大家舍小家,这位当代女性和她的祖先一样,也经历了心灵的洗礼和飞升,东女国在历史中越来越遥远,但女性的胸怀与气魄却在时代发展中越来越彰显……

碉王山庄的“尊贵女王”

嘉绒一带流传着一则美丽的传说。在九只琼鸟齐头共饮一江之水的地方,62座神山如同62条青龙盘旋在琼鸟的翅膀上。此乃青龙争雄之地,按照风水学说,只有女性的统领才能获得长治久安。而男人们,更多的是跨出嘉绒地域,在外面的天地成就一番事业。

于是,这儿因女人而祥和安宁,因女人拥有世外桃源般的和谐……

刚走进并不奢华的“碉王山庄”,第一次见女主人郑娘,看年过半百的她,自信写在脸上,尊贵撑着筋骨,漂亮又干练。身着藏服外套,一件清爽围裙,大堂里、厨房间,有权威、能做主,活脱脱一位主事治家的尊贵女王。

思绪自然飞到当年的东女国。女儿国有着极为丰富的历史文化与民情民俗:“凡号令,女官自内传,男官受而行”;“女官有侍男,男官不得有侍女”。在民间,同样由女子掌权,一女可多夫,生子必从母姓;掌权的女人也崇尚阳刚、激励勇士……东女王朝的复兴地,遗风浩荡,暗香千年。到了郑娘这里,梦想像灿烂的格桑花,在“香风”下疯长。

郑娘叫郑子珍,一直被称作“当家人”。外出包工包地多载,2005年,有主见能干事的郑娘,领着丈夫回到家乡马尔邦。

回来有两个重要原因,一是家乡越发美妙:蓝天白云,哈达酥油。伸手能摘云朵,脚边果树花香。近年,已是名副其实的“拉萨第二”、“阿坝江南”。二是家乡有任何地方都没有的——女人的尊贵。那是沿袭千年的尊女遗风,女人在这里,就是能做主、会当家的“女王”。

刚回到家乡的郑娘,赶上乡里为开发旅游特批了两个办农家乐的指标,一咬牙要了一个。记得第一拨客人是当年乡党委书记带来的。接下来,乡里县里扶持、邻里亲友关照,“碉王山庄”南来北往的客人开始熙熙攘攘。郑娘每天只管将一桌桌饭菜做香、做好、做干净,“以自己能吃才待客人”之准则,保证所有菜肴绿色环保。

沸腾的锅里捞出热气腾腾的香肠和腊肉,盛起香气扑鼻的“九大碗”,酒杯斟满香醇的金川白酒。吃好喝足后的游客,还将“麻辣鸡”、“锅盔饼”等生态特色食品打包带回家。就这样,满堂令人大快朵颐的藏式“盛宴”,天天在碉王山庄的“农家乐”里,迎接各方来客……

“以前苦惨了,现在赶上好时候,就想发狠做。不仅做饭菜,还做客房。一旦游客‘爆棚’,起五更,睡半夜。累趴了,只要看到顾客满意就来精神。”

聪慧又质朴的郑娘从不借机抬价,不“宰客敲客”,用自己的诚信经营,让众多游客纷纷“点赞”,也让自己赚得“盆满钵满”。郑娘细算了一下,后两年,她年纯收入都达到了20多万。

热闹经营中,郑娘无疑是最辛苦的,配菜掌勺兼迎来送往,笑容像东女国传说的温婉纯净;一天一换的各色围裙套在藏服上,又像头顶的天空,碧蓝无垠,永远干净得让人放心。

郑娘的丈夫马永书是她永远的下手。他不辞劳苦包下所有地耕作,外采上等食材,兼种大片有机蔬菜,遵循的是当年“男子出征打仗,平时耕耘劳作”之遗训。他有肺腑之言:我们这一带的女人聪明能干有主见,她们是“宰点的”,能“宰主”(意思是能做主,说话算数)。娶了子珍35年,她当家做主做得好,贡献大说话自然算数……

就有人抢先诡秘地问:你就不觉得男人没地位、少尊严,会心里不平衡?

“你不知道,这里得东女王遗传,女人吃得苦还周全细致,她是全家快乐的中心,是我们幸福的主角。30多年,我是任何事都问她。像经营‘碉王山庄’红火兴旺,我给她打配手没得怨言,还能少失误,何乐而不为?只是她辛苦哟,起早贪黑,精打细算,里里外外,一家老小不容易,还关心我,心疼娃儿……”

就这样,郑娘“主政”碉王山庄8年,做成了传说中女儿国的御厨,做成了四方游客路过马尔邦必追捧的佳肴名店,做成了乡里乡亲都能参与的互助合作社。

“我是一直记恩在心呢。‘碉王山庄’在建时,缺钱,你一百他一千地大家凑;缺工,你家来一个他家搭把手地大家帮。后来生意好了,自己忙不过来,还是乡里乡亲主动携热情、拿力气助阵,常常帮工一整天还不要钱……”

真赚钱了,郑娘实心实意地想把乡亲们都拉进来。你家地里的菜好,收购上来;他家困难,来就业开高工钱。邻里事急,她压下生意腾地办席;乡里有喜,她不为赚钱只为回报。

“农家乐都是从周边村民家购买的无污染绿色食品,每年村民从我的碉王山庄都能进10多万。不仅带动了周边村民种植业、养殖业的积极性,同时解决了一部分村民的就业问题。”

说话的是邓志刚,马尔邦乡党委副书记、乡长。他告诉我们,在“碉王山庄”最兴旺时期,长期在这里打工的就有十多人,收入总和达20多万。后两年,郑娘“主政”的重要工作是帮扶邻里、扶助乡亲。邻里说:郑娘就是我们马尔邦乡的现代女王。

樱桃树下的红果娇娘

嘉绒锅庄舞,又叫马奈锅庄。“马奈”,藏语意思是“不,不要啊”,源自一个美丽传说。

相传已有心上人的漂亮女儿被然旦土司另许他人。为了父亲的疆土和百姓远离战争,女儿流泪出嫁,在众多送行的人群里,她挥别心上人,一直不停地喊着“马奈,马奈”……

这个叫马奈的地方就是然旦土司给女儿的陪嫁地。现在,这里被称为“天下第一锅庄”。传颂着马奈锅庄的宫廷舞,也传承着舍个体为大局、舍小家为大家的女儿国美德。

这天,郑娘提议去樱桃园,正遇上修枝人在截枝。

一夜春雨洗礼,果树像约定一样,都在枝头叶片间长出青涩的小绿点,它就是今年的樱桃果了。那绒绒的绿,像刚从母体枝干上挣脱出来,透着亮晶晶的光。

郑娘捡起挂有黄叶的树枝,说:实时修剪的阵痛过后,能让果儿长得多、结得满。像我交出“碉王山庄”,未必没有更大的收获。

“郑娘就像这片樱桃林,几番阵痛后又结出丰厚的硕果。”邓志刚的话让我们跟着他回到4年前,他和郑娘共同走过的岁月。

邓志刚上任马尔邦乡乡长不到半年,赶上“大东女国阳光旅游度假区”项目的启动,成都“川旅集团”打造金川一体化幸福农庄,400多万元的素质农庄全面启动,在马尔邦乡统一租赁四家农家乐,郑娘的“碉王山庄”紧靠路边,地理位置好,办得红火热闹,被列在租赁之首。

郑娘是在邓志刚上门劝说后最终让出碉王山庄的。当时的现状是个明显的不等式:收9万年租金换她自营20多万的年收益。农家乐转租出去,碉王山庄一年损失三分之二的利润!

2013年10月的一天,一个月光透亮的夜晚,邓志刚敲开郑娘家的门,一声“郑娘”喊着,没敢看往日灿烂的郑娘今日红肿的双眼,却自信地直奔主题:“我来跟您算笔账。”

“这是明摆的,损失一大半的账,还用算?”

“要算。”邓志刚坚定的眼神看着郑娘:“我是你,就这么算,四笔账。”

第一笔:政府旅游开发金川迟早要做。眼下,租赁金虽少些,看起来你损失了。可你10年不想事、不累人,腾出时间,村里甜樱桃、绿蔬菜、红脆李,不照样有活干,有不差的收入?第二笔:金川是我们的家乡,做好旅游,四面八方的游客多了,那不是一家两家受益,那是整个资源、产业的盘活。像你做的香腊肉、脆萝卜皮都能长腿往外跑,咱马尔邦的樱桃、香梨更能成百倍地往外销。这第三笔:你没日没夜经营,还不歇歇?真老了累坏了,这健康账你不算?这第四笔是开心账:碉王山庄你一累8年,你不是羡慕别人白天干事、晚上跳舞?现在,你腾出时间,可以有滋有味地玩呀……

随后,这乡长又摆出大棋盘:农家乐生意好,群众增收向好,金川县的旅游兴县、实业富民又驶上快车道。通乡柏油路、通村水泥路、通组入户硬化路“三个百分之百”工程完工,点燃了老百姓致富的激情,营造了大渡河畔数不尽的中国梦的百姓篇章。藏区工作就像一盘大棋,单个棋子的得利并非战略性成功,要全面配合和同步推进,达到经济持续发展、群众大幅增收、民生全面改善、生态铸就文明,进而促进民族团结、社会稳定,达到长治久安、安居乐业。所以,别只盯着损失,有事做就能弥补。 “公司+合作社+农户”,背后是果蔬、养殖好多基地,都敞开怀抱欢迎您……

郑娘抬起头,望着乡长:“我懂,国家的大局总要有人做点牺牲,舍小家只要能为大家,我是马尔邦乡最先富起来的,我不舍,让还没脱贫的乡亲舍,良心何安?”

一旁的丈夫马永书又一席话,让郑娘当即就做了决定。那是一番相濡以沫、相守一生的患难夫妻的肺腑言。

“郑娘啊,你别怕我不同意,我是怕你舍不得。邓乡长的话对着呢,其实,我们也该歇歇了。看你累了白天累晚上,赚钱多了,身体坏了。家越做越大,‘碉王山庄’立得雄伟,可是,我们也只吃三顿饭、睡三尺床。我要的是你的健康、家人的开心,哪想看你一年又一年累死累活哟……”

这下,邓志刚感动了。心有些酸,眼跟着潮。男人心痛女人,多美妙多温暖,这也是东女国的遗风啊。对面这个朴实男人,心甘情愿给女人打下手,一辈子把女人托在头顶上,尊重;他至今拿着银行副卡,主卡永远在老婆手上,是一辈子把女人放在心里,信任……

第二天,郑娘就准备交出“碉王山庄”,邓志刚却像要交出自己的家,着急上火地忙开了:在四家当事农庄摸底调查,再与川旅集团拉锯般地讨价还价:“你们统一装修租金不能少,要以群众的利益不损害为前提。成全了大旅游梦想,让我们的乡亲吃亏受苦,我不干……”

后来就有郑娘她们四家幸福农庄店,月租金从每平方5元、7元到最后争取到9元。为此,川旅方说:“乡长啊,你是娘婆顾仔仔,生里死里顾乡民啊。”

一晃一月有余,邓志刚没让郑娘“清闲”,把她领到樱桃园,引到大棚菜地。

郑娘所在的八角塘村,早已选准产业、项目和载体,明晰致富门道和村集体经济发展方向。与四川吾果有限责任公司,建立互联网销售甜樱桃长效机制。每公斤甜樱桃最高卖到80多元,最低也有26元,2015年实现近100万元的收入。

“十年种树,后两年果树摘果收获,我赶上了。”郑娘感慨着说:“今后,树是年年结满甜心,我们年年收获信心。去年,樱桃园采摘期,我带着村里的姐妹们每天天亮就开始三小时采摘,一早上就是30多斤,两三千元呢。”郑娘的收入果然不比“碉王山庄”差,心里比吃了樱桃还甜。

嘎达山下的幸福日子

嘎达山上,我们看见“东女王”了。

一尊岩峰上,一座巨石头像栩栩如生。她披戴头巾,眉清目秀,嘴唇微启,神态逼真仿佛一位现代嘉绒少女。传说当年,女王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以德治国,以仁待民,百姓拥戴,国泰民安。她临终前嘱咐,死后将其葬在嘎达山。谁知安葬女王不久,陵墓化作一座岩石,长成一尊头像。人们知道,女王要永远和这块土地融合,与这方百姓相守。

奉献,从东女王传承而来;牺牲,只为这一片山水、这一方人……

郑娘不做“农家乐”了 ,却离不开“碉王山庄”,那是她的家。不久,在自家的院落、“碉王山庄”的背后,郑娘又立了一栋两层藏楼,为的是不干预“川旅”经营,又能宽宽敞敞有个地方和邻里们一起玩、共同乐——其实,就是为村民服务。

这份虔诚就像金川随处可见的在山顶道口、江畔河边、寺庙庄园悬挂的五彩经幡。幡上印有的佛经,在信奉藏传佛教的人们看来,经幡随风舞动一下,就是虔诚诵经一次。这样,经幡便成为连接神与人的纽带。

郑娘交出“碉王山庄”,下决心用奉献连接村民。那以后,她很大的精力放在义务协助川旅集团做好“碉王山庄”劳务示范,给越来越多的农家乐传授经验。

顶着阳光,我们跟着郑娘来到村里最高、最偏的人家,它紧贴高高的“马尔邦碉王”,我们直接走进宽敞干净的后厨。

大厨兼老板的刘吉琼正在忙活。40多岁的她高挑秀美,白皙的皮肤、精致的五官,只一眼就当她是御厨娇娘。“我们这里的腊肠、腊肉、香猪腿、‘锅边子’玉米馍馍,都很受游客欢迎。”大厨告诉我们,游客觉得她家的农家宴“味道巴适”,价格实惠,一桌能享用十多道用料十足的农家美味,还可以留宿一晚。

“这些啊,都是郑娘传授的真经呢。”说这话时,刘吉琼停下手中的活儿,郑重其事地对我说。

原来,刘吉琼和丈夫在外开饭店,一开就14年。两个儿子跟着爷爷奶奶长大,都考上大学出去了。二老年岁也大了,两口子下决心回乡创业加照顾老人。如今国家、地方政策都好,鼓励农民增收致富。他们用打工多年的积蓄,在自家的地皮上建起新楼,开起了这家农家乐。

后厨里热气腾腾却干净清爽,郑娘主人般地洗手挽袖切香肠。“近日梨花节,天天游客爆棚,这自制、熏烤、没掺半点假的香肠,就被赏花人天天买断货。我都得帮着跑附近农户,这里收、那里找,满足游客。所以啊,赏花人不愿住城里,大好春光品藏农家美食,梨花树下再喝‘转转酒’、跳欢快的马奈锅庄,最后还能将美味带回家。他们高兴,我们呢,也跟着喜庆热闹,天天像过年。”

郑娘正说着,一句“等了你们好久了”扯过我们的视线。一位高大汉子憨笑着迎面走近。他是与邓志刚一字之差的秦志刚,八角塘村的村支书。

“这个支书除了会算账,还有一股子韧性。”郑娘在我耳边说,“这3年,我们采摘的甜樱桃就是他死扛着挺过来的。”

郑娘说的是2003年,乡里鼓励并扶持农户调整产业种植结构,发展特色水果——甜樱桃,许多人都在等待观望,秦志刚掰起指头给村民们算起增收对比账:“种植玉米、小麦与甜樱桃,玉米每亩收入不超过1000元,定植11年的甜樱桃,每亩收入近万元,到丰产期收入更高,可达几万元,是玉米收入的10倍。”他的增收对比账打动了村民们,该村这年种植甜樱桃200余亩。

但是6年后,甜樱桃也没见到经济效益,村民们着急了,有的已经按捺不住要砍树,秦志刚更急了,挨家挨户请大家等等、再等等。“请相信耕耘后的收获,相信政府为民致富的诚心。”村民们还是信任为大家着想的村支书,陆续放弃了砍树念头。终于在第9个年头,马尔邦的甜樱桃丰收了,亩产能达200斤。

“这可不是我一人之功,我们村有一支党员队伍……”秦支书顿了顿,再说:“我们强化党员为民服务,把每一名党员‘镶嵌’在服务群众的民情网格中,通过支部联组、党员联户,群众动嘴、党员跑腿,量化积分、实绩考评。农技该请教了,树该修剪了、该打药了、该施肥了,都有党员把农技员带到田头,与群众边学边干。我们后来把‘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改成‘党员+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还成了全县的党员示范区呢。”

“秦支书还是个最吃得亏的党员。”郑娘由衷地说:“带领党员服务群众,自己的地常常顾不上。有人说他傻,把好技术都传授出去,别人都种成了甜樱桃,他的甜樱桃就卖不到好价钱。他却说,政府、国家千方百计为我们过好日子,指出多少致富路。这条路上光我富不行,要帮助带领全村老百姓共同富裕。”

还真富裕了。正值梨花节,游客纷至沓来,每个农庄都人满为“患”。就在这儿,临近正午,阳光正好,菜饭飘香。

山庄的露天席间,问一个名叫齐立的成都小伙子,他满口赞赏:“这里真是风景优美,文化底蕴深厚,在乡村‘农家乐’里品尝嘉绒美食,感受淳朴民风,享受高原日光浴,金川之行真是快慰。下次有时间我们还要来。”

“味道巴适,用料十足,价格实惠。”来自重庆的一家人对这桌农家美味赞不绝口,夹一筷子鲜嫩的豌豆苗,他说:“我们这些‘好吃嘴’,吃腻了都市的囤货,向往乡村的鲜绿,尤其是没有污染的藏家生态佳肴。作为美食爱好者,在这里既能品尝味道独特食品,又能欣赏高原田园风情,还能领略东女文化,真的不虚此行。”

“旅游发展是否成功,一个重要的衡量标准是能否真正带动当地老百姓致富。金川以旅游产业为切入点,实现农民就业,让梨花红叶知名度不断提升,自驾游方兴未艾,‘农家乐’、‘藏家乐’、‘牧家乐’发展壮大,接待量不断攀升。本地甜樱桃、金川雪梨、野生菌和金川腊肉等特色农产品生产销售。”一说到集体,本不善言辞的村支书秦志刚说出一大串名词。

刘吉琼也感慨颇多:“如今,我们乡村的生活可不比城里差,尤其我们现代‘东女国’的女人,精神上,做得主、当得家;业务上,出得场、掌得勺;生活中,撑得天、跳得舞。不信,看我们今晚的锅庄舞去。”

“去,幸福日子跳着过嘛!”郑娘的话,引来满堂共鸣、一片吆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