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品的画像砖
汉代画像砖是地下墓室、墓地祠堂、墓阙和庙阙等建筑上雕刻画像的建筑构石。所属建筑,绝大多数为丧葬礼制性建筑,因此汉代画像砖是一种祭祀性丧葬艺术。画像砖不仅是汉代以前中国古典美术艺术发展的颠峰,而且对汉代以后的美术艺术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中国美术史上占有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
汉代人雕刻在墓室、祠堂四壁的装饰石刻壁画,它们在内容上包括神话传说、典章制度、风土人情等各个方面。在艺术形式上它们上承战国绘画古朴之风,下开魏晋风度艺术之先河,奠定了中国画的基本法规和规范。汉代画像砖同商周的青铜器、南北朝的石窟艺术、唐诗、宋词一样,各领风骚数百年,成为我国文化艺术中的杰出代表和文化艺术瑰宝。
鲁迅在信中说道这些汉画的内容有神话、有变戏法的、有音乐队、更有车马出行…… 他想从南阳汉画里找到实证,来丰富他拟写的《中国文学史》和《中国字体变迁史》,这种注重文物实例的研究眼光是当时一般学者所不能比拟的。这一点表明,鲁迅殷切希望和迫切心情,不幸的是他未等到那一天,便与世长辞了。
迎来送往、车骑出行、迎宾拜谒、庖厨宴饮、乐舞杂技、钟鸣鼎食、六博对弈、驰逐狩猎、射御比武、飞剑跳丸、驯象弄蛇、鱼龙漫衍、吞刀吐火、捕鱼田猎、亭台楼阁、门卒侍卫…… 它们广泛地反映出墓主生前拥有的各种财富资产情况,从山林田池到宅第高楼等,将这些内容都总汇起来便可构成一幅完整的庄园经济图,也是墓主所想过的前述那种生活方式的物质基础。同样,作为一种崇尚财富的观念这也被移植到人们想象的仙境之中。
汉代画像砖反映的主要题材有:神话传说、历史故事、官宦生活。代表作有:四鱼云车、虎食女魅、四灵;大禹治水、火车阵、窃符救赵;地主庄园、农耕牧放、车马临阙。特别是“火车阵”、“窃符救赵”的历史故事和“四鱼云车”的神话传说,在全国汉画题材中独树一帜。
汉代艺术家刻在砖块上的雕刻艺术品,它们即是墓室内的装饰品,又是具有实际使用价值的石质建筑材料。汉代画像砖是作为随葬品镶嵌在墓室内的,它们是墓主生前官宅府邸的缩影,又是汉代封建统治者用绘画点缀政教思想的集中体现。汉代画像砖是我国两汉时期特有的文物,是汉武帝执政后期出现的新的艺术形式,它们是汉代统治者以古为鉴,以善为师,以恶为戒,给世人树立忠、孝、仁、义、礼、智、信、节的榜样,当然它们也是汉代贵族独尊儒术、崇上厚葬、炫耀富有、区分贵贱的标识。
我深受感觉的是,车骑出行是汉画中最流行的题材。汉代以前,一车御四马被称为“一乘”,军力强国被称为“千乘之国”、“万乘之国”,车马在汉代由汉初显示国力、军力为目的,变成了最具军事实力强弱的象征。汉中期则成了财富、地位的象征,贵族官吏出行时备用宝马雕车,簇拥满道,具有威仪 。那时衡量人的身份、地位不是有车无车,有马无马,而是坐什么样的车,骑什么样的马。可见,汉人热爱车马,
数千块汉代画像砖中,我们可以看到无数没有留下名字的平民艺术家对于汉家乐舞的艺术写真。人离不开歌舞,轻歌曼舞是社会文明昌盛的象征,也是太平盛世的标志。它们充分体现了当时乐舞精湛绝伦的技艺和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再现了汉代先民热情奔放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并且风化万里润泽百世。
画家吴冠中自述参观南阳汉画馆的感受,他就此说:“我简直要跪倒在汉代先民的面前。”他还说道:“其艺术的气概与魅力,已够令人惊心动魄了。那粗犷的手法,准确扼要的表现,把繁杂的生活场景与现实形态概括、升华成艺术形象,精微的细节被统一到大胆的几何形与强烈的节奏感中。其中许多关键的、基本的艺术法则与规律,正是西方后期印象派开始探求的瑰宝。”
汉代画像砖永远是一座巍然屹立的艺术丰碑,可谓精致之极,空前绝后。我想起了鲁迅的《致(近代美术史潮论)》里说过:“在这样的环境里,要贪图艺术的美妙,我觉得是万难做到的。”鲁迅所言,确有异曲同工之妙。
汉代画像砖是中国古代用于装饰宫殿或墓壁的一种表面有图像的建筑用石,画像砖因题材内容的广泛和表现形式的多样,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和艺术水平。画像砖是一种表面有模印、彩绘或雕刻图像的建筑用石,深刻反映了汉代的社会风情和审美风格,是中国美术发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汉代画像砖,不但体现了中国传统艺人的精湛技艺,同时有着独特的审美趣味,蕴含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魅力。无论时代如何变化,那些经典的画像砖终是无法被取代的。
谢忠民
2017年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