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倾情书写现实中国和英雄传奇
来源:文艺报 | 李朝全  2017年02月13日06:47

“2016年的报告文学保持着蓬勃的生机与活力。一批年富力强的作家陆续推出自己的新作、力作,年轻的报告文学作者创作十分活跃,形成了百舸争流的生动局面。另外,一些原先主要从事小说、诗歌、散文创作的作者,也开始创作报告文学,为报告文学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中国正在发生历史巨变,作为时代书记员和人民良心的报告文学作家,最可以大有作为。在2016年,我们一如既往地看到了报告文学作家十分活跃的身影,读到了他们为这个伟大时代和民族所留下的一帧帧真实生动的记录与映像。报告文学主动参与现实的作用一次又一次地被显现。

抒写现实中国故事

中国作协自2016年3月开始实施“2016:中国报告”中短篇报告文学创作专项工程,先后刊发作品超过60篇,特别聚焦改革开放实践,记录时代变迁和现实变革,书写中国梦新篇章。王宏甲的《塘约道路》关注农村新变,刻画新农民群英像;马娜的《小布的风声》记述宁都县小布村在党中央扶持赣南苏区发展决策东风吹拂下发生的惊人变化;哲夫的《水土中国》全面反映我国在水土保持方面所走过的曲折道路以及取得的显著进展;丁燕的《男工来到电子厂》《工厂男孩》讲述在电子厂里工作的男工群体艰辛的生存状况以及被改写了的青春;丁一鹤的《东方白帽子军团》则将笔触集中于网络黑客中的道德黑客,揭示网络安全事关信息安全及国家安全;黄传会的《再访皮村》、陆春祥的《关于“家+”》、徐艺嘉的《为祖国出征》、赵剑平的《与大地垂直的抒写》、李青松的《鸟道》《首草有约》等作品,或书写时代新英雄,或反映社会新变化和生态文明建设新进展,都充分彰显了短篇报告文学迅速反映现实新人新变、易于传播传诵等得天独厚的优势。

中国梦是时代的主题。报告文学关注现实中国,首要的便是对中国梦的倾情书写。蒋巍的《这里没有地平线》以对亿万老乡牵肠挂肚的关爱,记述和描绘了海雀村这个“苦甲天下”的村庄与贫困决战,脱贫致富的艰辛历程,刻画在这个伟大进程中的领头人、原支部书记文朝荣的动人形象。与《这里没有地平线》相似,2016年涌现出一批描写和反映对口帮扶支援脱贫的报告文学。如王华的《海雀,海雀》、林遥的《世界屋脊上的门巴》、李鸣生的《后地震时代》、余秋尚的《独龙江帮扶记》等。高艳国、赵方新的《中国农民书》讲述了山东一名普通农民如何在社会大变革的时代借助自己的智慧与勤劳实现财富积累和共富梦想的生动故事。从个人发家致富到推动实现村民们的共同富裕,这正是当今时代的重大课题,因此,这是一部对农民好、对中国有益的作品。

创新和发展是实现中国梦的基本途径。杨黎光的《大国商帮——粤商发展史辨》从粤商演进历史入手,继续探寻中国现代化的道路这一主题;许晨的《第四极——中国“蛟龙号”挑战深海》记述我国载人深潜事业的风雨传奇,及时反映科技创新重大进展;唐明华的《沧浪九歌》是一曲献给勇于追梦筑梦的闯海人的歌;王雄的《中国速度——中国高铁发展纪实》记录中国高铁发展历程;鹤蜚的《大机车》聚焦大连机车车辆厂历史,表现铁路事业与一个古老民族复兴崛起之间的关系。

中国梦具体体现在每一个个体的人生出彩与梦想成真。《习近平总书记的文学情缘》真实记述了总书记所受到过的文学和作家的精神滋养,这些滋养奠定了他的精神底色和高远的抱负追求;陈廷一的《中国之蒿——屠呦呦获诺奖之谜》力图还原医药学家屠呦呦的人生及科研历程;王少勇、陈国栋、马亮的《地平线上的身影》生动描绘了地质测绘队员群像;叶梅的《美卿:一个中国女子的创业奇迹》讲述了翟美卿所代表的改革开放时代一家企业的成长奇迹;丁晓平的《一朵爬山的云——张胜友纪事》书写张胜友的人生及创作历程;李燕燕的《天使PK魔鬼——一个癌症女孩的生命绝唱》以见证者身份,记述了一名身患绝症女孩在生命最后时光里微笑面对艰难的生活,带给读者对于生命与存在的意义、终极关怀的价值等的深刻追问。

以史为鉴不忘初心

历史是一面镜子,也是一道清醒剂和营养剂。2016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5周年和长征胜利80周年,涌现出了一批重述历史的新作。

铁流、纪红建的《见证——中国乡村红色群落传奇》记录新中国成立前老党员生平事迹,为今天和未来提供有益的镜鉴,表现了信仰之美与崇高之美;丁晓平的《世界是这样知道长征的:长征叙述史》细致梳理了关于长征最早的一批记录、报道和文学书写;纪红建的《马桑树儿搭灯台:湘西北红色传奇》生动描写湖南桑植革命往事,表现红军与百姓之间的鱼水情深和老百姓对红军及共产党的赤诚之爱;贾兴安的《周总理与邢台大地震》通过记述周总理两进邢台地震灾区所度过的几个昼夜,深刻表现了总理和人民的亲密关系;张庆洲的《幸存者说:唐山警示录续篇》是对唐山大地震真实情景的还原与重现。张隼的《陕甘宁根据地实录》刻画了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众多革命家的鲜明形象……这些都是镌刻在共和国成长史上的一段段难忘的国家记忆。

历史题材创作方面,梅洁、善清的《屈原,魂兮归来》和徐剑的《于阗王子》是两部题材独特的长篇纪实作品。前者反映了屈原研究的最新进展,后者从兖州兴隆塔佛祖金顶真身舍利之谜入手,层层剥笋揭开大宋时代西天取经的使者——于阗王子的神秘面纱。任林举、孙翠翠的《贡米》回溯吉林优质大米——皇家贡米的前世今生,触及国家粮食安全的严峻课题;李先辉的《童怀周——一个名字背后的共和国故事》讲述1976年作者所亲历的天安门诗歌热潮。刘强的系列回忆文章《1973年的大学梦》《人间真情》、解永敏的《一场战争的多种细节》,真实记录了作者人生成长片段或参与对越自卫还击战的真实情景,是“国民记忆”中启人思考的篇什。郝在今的《延安秘密战——中共西北局隐蔽斗争纪实》讲述延安时期的情报保卫工作,揭开了许多鲜为人知的史实。陈霁的非虚构作品《白马部落》描写四川平武地区一个正在隐入历史深处的藏族群体,塑造了以番官杨汝为代表的一些白马部落人物形象,反映文明进步对传统的民族文化有可能带来近似颠覆性的影响。

人物传记方面,刘可风的《柳青传》以女儿对父亲的深情,生动讲述了深入生活、与时代和人民一路同行的作家榜样柳青光彩照人的一生。杨文学的《信仰无价——一个共产党人的生死财富》用丰富的情节塑造了一位当代优秀共产党员的感人形象。邓贤的《五百年来一大千》刻画了20世纪绘画大师张大千的动人形象,凸显其人品与画品齐飞共美的品格。赵富海的《读写生命大地——记20世纪知名科学家李伯谦》以夹叙夹议的评传形式反映考古学家李伯谦执著学术研究的精彩人生。传记作家郭久鳞出版了《袁隆平传》《谔谔国士傅斯年》。

聚焦热点揭示世道人心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明确指出,“要根据事实来描述事实,既准确报道个别事实,又从宏观上把握和反映事件或事物的全貌”,做批评性报道要“事实准确、分析客观”。这些重要论断同样适用于新闻与文学联姻的产儿——报告文学。何建明的长篇报告文学《爆炸现场》很好地贯彻了习总书记讲话的精神,坚持真实性是报告文学的生命,深入“8·12”天津滨海新区大爆炸现场采访调查,深刻反思事件原因,真切表现消防、警察官兵群体在极度危险中绽放出炫目的人性之花,感人至深,催人泪下,谱写了一曲感天动地的消防战士之歌。

报告文学作家注重目光向下,书写社会的草根弱势群体。彭晓玲的《空巢——乡村留守老人生活现状启示录》描写乡村空巢老人的生存处境,反映其各自不同的忧伤与痛苦。陈启文的《大河上下——黄河的命运》深入探勘万里黄河水利、生态等方面的现状,刻画水文工作者、水利人、环保人和生态建设者感人群像,试图揭示历经沧桑却依旧顽强不屈的黄河与中华民族命运的关系。他的《马家窑调查》对民族文化的保护传承提出了自己的思考。

教育、就业、医疗、住房、进城务工群体生存状况等始终都是社会热点,报告文学对这些题材的反映一向不遗余力。李琭璐的《如果青春可以重来——中国超常教育三十五年反思录》寻访那些曾经名扬天下的少年天才及神童,追踪其人生走向,对至今仍为社会所热捧的超常教育进行严峻反思。杨豪的《木兰山下的教育实验》通过描写一群家长自发进行教育子女的实验,触及教育变革的课题。高艳国、赵方新的《中国老兵安魂曲》选取大陆和台湾3位老兵,讲述其执著于送抗战烈士英魂还乡的感人故事,弘扬人间大义。艾平的《一个记者的九年长征》生动讲述新华社记者汤计9年来为被蒙冤错杀的呼格吉勒图奔走呼号的故事,彰显正义必定战胜罪恶,在表现我国司法进步的同时,深刻反思了法治建设任重道远的主题。韩生学的《中国人口安全调查——“全面二孩”周年回眸》通过考察权衡全面二孩政策实施一年来给中国人口再生产带来的实际影响,思考中国可持续发展问题。孤独自闭症、抑郁症、精神类疾病是当今相当严峻的社会问题,需要全社会共同直面和解决。邹文的《康康的世界》、张雁的《蜗牛不放弃:中国孤独症群落生活故事》便是对这些群体的直接关注与描写。王海霞的《疼痛的农村——“越南媳妇”出逃背后调查》通过调查那些疑似被拐卖或骗婚的越南媳妇不断出逃的真相,揭示当前农村存在着男女比例失衡、适婚男子找不到配偶等现实存在的社会问题,对农村婚姻状况进行了峻切思考。

回望2016年的创作,我们欣慰地看到,报告文学始终保持着蓬勃的生机与活力。一批年富力强的作家陆续推出自己的新作力作,如何建明继《爆炸现场》之后,发表了反映中国援非医疗队参与抗击埃博拉病毒疫情的《死亡征战》,杨黎光以《中山路——追寻近代中国的现代化脚印》《横琴——对一个新三十年改革样本五年的观察与思考》《大国商帮——粤商发展史辨》完成了自己对于中国现代化道路及未来发展走向思考的“三部曲”,王宏甲的《塘约道路》、蒋巍的《这里没有地平线》等关注贫穷地区的脱贫攻坚战……一批年轻的报告文学作者创作十分活跃,形成了一种百舸争流的生动局面。高艳国、马娜、丁晓平、余艳、李琭璐、刘标玖、陈茂慧、邢小俊等作者都有不错的作品推出,让我们看到了报告文学无限的希望与可能。而艾平、王海霞等一批原先主要从事小说、诗歌、散文创作的作者,也开始创作报告文学,无疑为报告文学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