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荡气回肠的自强乐章——读赵国安长篇小说《弯弯的乌裕尔河》
来源:文艺报 | 吴刚(回族)  2017年02月10日06:54

看到赵国安的长篇小说《弯弯的乌裕尔河》,顿生亲切之感,因为前不久刚读完这位达翰尔族作家写的长篇小说《没有墓碑的墓》,觉得文笔甚好,故事情节感人。

为了读这本小说,我专程查找资料,希望深入了解那条远在黑龙江东北大湿地边缘上的名叫乌裕尔的小河。这条河,承载着两岸人民厚重的历史,目睹了两岸人民生活由苦变甜、由穷到富的发展过程,而河两岸形形色色的人物身上发生着许多催人泪下的故事……

小说将主人公生活过的三个地方以三幅画卷展示于读者面前,以主人公前半生的坎坷经历为主线,将其工作、爱情、生活以及相伴而生的诸多人物、事件娓娓道来,人物形象生动、个性鲜明,语言幽默风趣。

主人公的父亲是一位杰出的共产党员,领导伪骑兵团起义集体转入抗日民主联军后转战东北战场,负伤后转业到铁路部门。在抗美援朝时期,他担任车长带领包车组奔波于丹东到朝鲜的战场,为保证弹药给养能安全抵达前线,克服了种种困难,多次获得“先进工作者”的称号,然而在“文革”时却惨遭诬陷。作为儿子,主人公被株连,在一连串的不幸中,他没有屈服,凭着倔强的性格与顽强的抗争,最后终于迎来了平反摘帽。可是,生活中的不幸却并没有远离他。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为了提高学生们的作文水平,他在报上发表文章后给学生做范文,却被人认为是“赚稿费,从事营利性活动”。虽然多次被评为劳模,仍不能改变别人认为他“不干正事”的看法。好在他在爱情方面是幸运的,遇到了相濡以沫、相守一生的爱人。

小说结构完整,故事情节颇具传奇特点,如“北京退学”、“空军返乡”、“教委斗法”,真实、生动、感人。作者在真挚的感悟中尽显人性的丰富,用情系万端的笔力,于种种生活细节之中,让读者嗅到东北乌裕尔河岸泥土馨香的气息。读其文字,如同坐在乌裕尔河畔主人公的小土炕头上,沉浸在泥土芬芳的浓浓暖意中,听其讲述黑土地的故事,忧其忧伤与不幸,喜其随社会变革带来的幸福,感其对厄运不屈的态度。

小说重点陈述建立法制社会之必要,同情主人公父子被人恶意诬陷所造成的伤害。而主人公以顽强的意志在逆境中奋斗,不但在教学中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在文学道路上也收获颇丰,唱响了荡气回肠的自强乐章。

赵国安除了出版4部长篇小说外,还发表了诗歌、散文、报告文学,在文学道路上痴心不改。掩卷之余,我默祝他在文学道路上步子更坚定,有更多更优秀的作品问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