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象洞内洞万象
来陇南前只知桂林有溶洞,谁知咱们甘肃也有,也是喀斯特地貌,喀斯特溶洞。万象洞,近在咫尺,大自然鬼斧神工的神奇美景强烈地吸引着我去一探芳容。
万象洞位于武都区汉王镇,从市区走很近,只有15公里。高速公路依白龙江蜿蜒前行,江两岸灰绿色的橄榄树蔚然成林,崭新的瓦房依山就势临水而建。我第一次见橄榄,隔着车窗拍,司机是武都人,很健谈,说到了万象洞满山都是,并向我们介绍了武都橄榄之城来历。果然,曲折盘旋的山路两边橄榄密植,植株不高,叶片狭长灰绿,许多被砍到放在路边,看着让人有点心疼。就像家乡的苹果梨,没人要,好不容易长大,最后还是只能忍痛砍了。万象洞在景山半山腰,下车远眺,整个武都市区尽收眼底,高高低低的楼房如同孩子们的积木,密密匝匝摆在白龙江两岸的峡谷内,白龙江波光粼粼,如同银色的飘带迤逦远去。停车场周围的护栏上是魅力陇南的各个景点和歌咏万象洞的宣传板,制作精美,赏心悦目。抬头仰望,山坡上矗立着“万象洞”三个红色大字,亭台楼榭还在上面,说明洞口还得往上走。顺着曲曲折折的台阶拾级而上,拐弯处一石碑,字体古朴端庄,镌刻着《万象洞赋》,其中“岩开溶洞禀造化之奇幻,万象洞包罗万象而闻名古今”一句道明“万象”之意。再上,又一拐弯处,鲜花和铁树簇拥着一块刻画的石碑,石碑上方镶嵌的黑色大理石上刻着三个苍劲有力的大字,“万象洞”。以为洞口已到,实则不然,还得继续上走。继续曲里拐弯顺着阶梯往上爬,不经意间顿感眼前视野一下开阔了很多,形若苍穹的洞口突然就出现在了眼前。欣喜,期盼。原想下车就能看到洞口,谁知还要上一段台阶,准备好了要跋涉一段,又突然出现在了眼前,一时不知如何是好,就那么静静地看着,看什么呢?不知道。洞口上方可有民国时甘宁青检察使高一涵所书的“别有洞天”和赵朴初题写的“万象洞”,旁边还有李子奇和卢克俭所题“万象奇观”和“华夏第一洞”,看来此洞真是名不虚传啊!
洞口低矮狭窄,感觉洞内昏暗湿潮,深不可测。顺着崎岖不平的台阶,高一脚低一脚摸索着往前走了十几步,眼前忽然色彩缤纷,美轮美奂,仿佛进入了梦幻仙境。揉揉眼睛,向前几步,一座高轩宏敞、富丽堂皇的宫殿就在眼前,巧夺天工,瑰丽神奇。惊叹,震撼,大自然鬼斧神工,妙不可言。同行的朋友没有我激动,只是淡定地说“不错!不错!和桂林的一样美!”见过世面的就是不一样。并且告诉我那美轮美奂的色彩是彩灯辉映的结果。原来如此。就算色彩是辉映的,我还是为那形态万千、千姿百态的石乳、石柱、石笋、所深深吸引,毕竟我是第一次看到如此奇妙的喀斯特溶洞。
“看!这是犀牛望月。”朋友指着洞口的一块巨石对我说。细细端详恰如一卧着的犀牛,神似!可望月怎么说呢?月在何处?顺着犀牛回头的方向向右看,洞壁上透射出一束亮光,恰如皓月西斜。这个洞也就叫“月宫”。即是月宫,那自当有嫦娥相伴才对。向上一看,婀娜的嫦娥正站在山顶舞动长袖,妩媚动人,翩跹妖娆着要飞向那轮圆月。再看那“天地交泰”,从洞顶垂下的石钟乳和地上长出的石笋,垂直相接,距离不足半米。需要怎样的心灵感应,它们才能在偌大一个洞子里,用近3亿年的坚守,从天地两个不同的方向这样彼此靠近。还需要多少万年时间的坚守,它们才能真正“交泰”。还有“五岳朝天”,那如玉笋般向上直指的五根石柱,俊秀挺拔,直指苍穹,让我想到了如来佛祖的五根手指,我在端详,看中间那根上有没有孙大圣用金箍棒写的“到此一游”。除此之外月洞中主要的景观还有猪八戒背媳妇、万象更新、石帘垂布、如来坐禅、雪压青松、少妇哺乳。“万象更新”真是云蒸霞蔚,旭日晓月,仙草神树,处处奇珍异宝,珍禽异兽,五谷丰登,万象竞秀,大吉大利,便在此合影留恋。“少妇哺乳”,让人怦然心动,左看右看,才辨出温柔的少妇慈爱地注视怀中婴儿,真是慈母深情,金石可鉴。
洞内乳石琳琅多姿,形态逼真,我们边看边琢磨,真是让人如痴如醉。在崎岖不平的洞内行走着,不经意间手扶扶梯,怎么感觉手湿湿的,黏黏的,一看还有水滴顺着扶梯不断漫延往下滴。沧海桑田,就是在近3亿年的时间里水、石头和空气不断地相互发生变化,形成了今天这样的奇观。正在感叹大自然的神奇魅力,耳边就传来了叮叮咚咚的水声,循声望去,前面像一个浅浅的河湾,在灯光的照射下,水面闪着光芒。走近一看,这地方叫“卧龙坝”。仔细一看,坝顶泉水叮咚,坝内小溪流泻,溪水被一横卧的石坝阻拦,坝上有一对蟠伏的蛟龙,口如方斗,眼似铜铃,鳞甲闪光,有蛹之即飞的态势。这已经进入第二个景区“龙宫”了。马上让人联想到了东海龙宫,想到了孙悟空找东海龙王借兵器,把个定海神针给拿了去做了他的如意金箍棒。童年《西游记》中的龙宫给我们留下了太深刻的印象。还真有一处叫水晶龙宫景观的,尽管似水晶般璀璨夺目,可与我想象中的龙宫好像还不是太吻合。再一想这是天然的,怎么能和影视剧人为虚构的相提并论呢?过“溜马槽”则为“黄龙滩”,中有 “无底洞”,不是《西游记》中偷如来灯油的那个小老鼠的洞穴吗?上面已经加盖了防护罩,留一小洞让人观察,果然深不可测。还是快走,免得惊扰了那老鼠精,被她抓去可就不好玩了。再走便是 “仙人床”,床头有“仙人枕”,壁上有“仙人灯”,床下有“仙人履”,如有兴趣,可以体验一把做神仙的感受哦。一抬头,一条巨大的金环蛇正从崖壁上盘旋而下,吓得我倒吸一口冷气。正要逃命,才发现这不过是另一景观“金蛇倒挂”而已,太形象逼真了。
行进间,见偌大一个洞内只有右前方有一小洞,高不足1米,洞口潮湿泥泞,凉风习习, 有点恐怖。这便是“风洞”,过了此洞便是第三个景区“天宫”了。洞小且深,可能有2米吧,猫着腰,侧着身,一米八的身高通过还有点费劲。进入才发现里面别有洞天,十分开阔,而且上下分级,错落有致。站在洞底向上仰望,洞顶琼楼玉宇,重重粉红、翠绿的帷帐掩映,宛若阆苑仙宫。万象洞全年恒温14℃,天宫更是湿热,不知不觉间已是大汗淋漓,同行的朋友不想上台阶了。我被仙宫吸引,想近距离接近天宫,便鼓励一同攀登。真是不简单,那阆苑仙宫原来是“王母寝宫”,难怪看来如此奢华精美。仙宫傍边既是“镇洞宝钟”。穿过玉砌瑶阶,从天空俯瞰人间,小桥流水,瀑布泻珠,一派祥和的田园风光。突然前方大厦将倾,只有一根巨大的石柱稳稳支撑,那就是“南天柱”。这名目繁多、妙趣天成的众多景观真是让人叹为观止,不得不一次次的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不是人世间,包罗万象天”清代武都人贾廷管在《万象仙洞》这样赞美家乡的万象洞。万象洞包罗万象、千姿百态的石笋、石乳是大自然的杰作,洞内遗留的历代诗词题刻更是对这一奇观百般抚唱,为万象洞增加了浓浓的人文情怀。
(甘肃阿克塞 向国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