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2016年中国小说创作——收获丰厚 态势健旺
来源:文艺报 | 行超  2017年02月06日06:31

不久前,由中国小说学会主办、江苏省兴化市委宣传部承办的2016年度中国小说排行榜在江苏兴化揭晓。长篇小说、中篇小说、短篇小说共计25部上榜作品,综合体现了2016年度中国小说创作的精神风貌和艺术水准。

来自全国各地的23位评委,在公平、公正、准确的原则指导下,经过严肃认真、细致深入的遴选和讨论,遵循严格的投票程序,最终评出上榜作品。其中,贾平凹的《极花》等5部作品入选长篇小说榜;迟子建的《空色林澡屋》、陈河的《义乌之囚》、张楚的《风中事》、宋小词的《直立行走》、尹学芸的《李海叔叔》等10部作品入选中篇小说榜;迟子建的《谁在我的镜子里》、弋舟的《随园》、苏童的《万用表》、徐则臣的《狗叫了一天》、房伟的《中国野人》等10部作品入选短篇小说榜。据悉,本次排行榜的上榜作品将集结成书,由二十一世纪出版社出版。

迄今为止,中国小说学会主办的年度小说排行榜评选活动已持续进行17届。通过密切关注、及时总结和科学评价新世纪以来历年小说创作的成就,该活动在海内外均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力。本次评选过程中,除了中国小说学会一直坚持的“历史深度、人性内涵、艺术创新”的价值标准之外,评委们进一步调整观念、扩大视野。不少评委提出建议,应该关注文学新人和新的文学类型,在本年度的入选作品中,除了大家、名家的力作,评委们对“70后”、“80后”作家的创作也给予了特别的关注和肯定。此外,一些科幻文学、网络文学等传统文学评论界关注较少的类型文学,也引起了评委们的重视和讨论。

中国小说学会会长雷达表示,2016年度的小说就其创作实绩而言,堪称是一个“大年”,收获丰厚,态势健旺。25部上榜作品体现了2016年度中国小说创作的精神风貌和艺术水准。他认为,在这个斑斓驳杂的大变革时代,现实世界似乎比艺术世界更为神奇、更为复杂,更具有无限的可能性。这既为作家们提供了巨量的灵感,也对他们的写作构成了不小的挑战。如何应对和把握这个大时代,如何表述中国的经验、讲好中国的故事,是摆在每一个有抱负的作家面前的任务。可喜的是,在这一年中,作家们纷纷以热烈的姿态与现实紧密相拥,同时也注意冷静的沉淀和精心的提炼。体现在创作中,这一年度的许多小说佳作表现空间不断延展,作家的叙事技能也在砥砺中不断提升,逐渐圆融。

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中国小说学会副会长吴义勤表示,2016年的小说创作版图中,文学新生力量的层出不穷,不仅体现为中青年作家持续崛起,一些“年轻的老作家”亦出手不凡。同时,这一年中,作家们在文学创作中对文学版图的拓展和勘探力度逐步增强——这一切,都让人有理由对新世纪小说的发展充满期待。

在中国小说学会副会长汪政看来,强烈的现实感,已成为当下文学最具辨识度的精神内核。即使是那些看似与现实有一定距离的历史记忆和反思,也往往都以这种现实意识、现实体验、现实情怀作为其内在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