愤青祢衡
一
昔日看京剧“击鼓骂曹”,初识祢衡之桀骜不驯,特立独行;近日再读《三国演义》,更见识了祢衡之昂首迎风,衣衫飞扬,神色傲倔,落拓不羁。
祢衡者,字正平,乃平原郡人,即今之山东临邑人也。
祢衡少时,即天资聪颖,才思敏捷,其记忆力尤其好,能过目成诵,一目十行,且长于文章,尤擅雄辩。
然而,天地造人,永远是公平的,你有一长处,则必有一短处,你有极长处,则必有极短处,可以这么说,将祢衡浑身的优点加起来再乘以二,也难以弥补他的坏脾气啊。
此人急躁怪诞,恃才傲物,孤高自许,目无下尘,于是,就不知不觉地得罪了许多人,尤其是他不分老少,不辨尊长,对人褒贬过分,动辄开口骂人,就为他的悲剧命运埋下了伏笔。
二
闲话少叙,言归正传,先来看他与孔融之交。
据《后汉书•祢衡传》记载:“衡始弱冠,而融年四十,遂与为交友。”
又据《平原祢衡传》)记载:“时衡未满二十,融已五十,敬衡才秀,共结殷勤,不能相违”。
由此可见,二人之交也,倾心相许,剖腹相示,彼此赏识,难比寻常,祢衡称颂孔融是“仲尼不死”,而孔融则赞誉祢衡是“颜回复生”,他们对外以师生相称,实则是兄弟之情,尔汝之交,关系融洽,堪称铁杆。
不仅如此,孔融对祢衡还极其器重,他曾特地向曹操上过《荐祢衡表》,对他称奇道妙,揄扬有加,字字珠玑,句句甘霖,说他“淑质贞亮,英才卓砾。初涉文艺,升堂睹奥”,又说他“忠果正直,志怀霜雪。见善若惊,疾恶如仇”,把祢衡吹得擎天托地,雄心万丈,器识才略,堪称大器,天花乱坠得快飞上天了。
然而,当祢衡到了江夏,黄祖问他许都有何人物时,祢衡回答说:“大儿孔文举,小儿杨德祖。除此二人,别无人物。”
由此可见,祢衡之目空一切,出言不逊,二人如此至交,孔融对他如此推崇,也仅得了个“大儿”的一席之地,孔融可怜。
三
且说曹操乃是爱才之人也,既得孔融之荐,遂欲召见之,想见识一下祢衡其人,而祢衡却瘦驴拉硬屎,拿糖作醋了,他自称有病,不肯前往,不仅如此,他还在背后频发放纵之言,不断讥讽曹操。
后来祢衡到了许都,当曹操向他展扬自己部下之才时,祢衡听罢,嬉笑怒骂,一一贬斥道——
荀彧可使吊丧问疾,荀攸可使看坟守墓,程昱可使关门闭户,郭嘉可使白词念赋,张辽可使击鼓鸣金,许褚可使牧牛放马,乐进可使取壮读招,李典可使传书送檄,吕虔可使磨刀铸剑,满宠可使饮酒食糟,于禁可使负版筑墙,徐晃可使屠猪杀狗;夏侯惇称为“完体将军”,曹子孝呼为“要钱太守”。其余皆是衣架、饭囊、酒桶、肉袋耳!
祢衡对曹操的不恭态度,以及辱没曹操部下的话,引起了曹操的极大反感,于是,曹操就想羞辱一下他。
于是,曹操下令,让祢衡做了个小小鼓吏,想祢衡乃一自命不凡之人也,如今竟做了个芝麻绿豆官,这的确是让他难以接受的侮辱之举。
于是,历史就惊现了祢衡“击鼓骂曹”之举。
话说一次朝会之后,曹操大宴宾客,命祢衡击鼓为乐。
按规矩,鼓吏在击鼓之前,要更换新衣服,而祢衡却只穿了平时的衣服,于是,就受到了在场官员的呵斥,这时,令人尴尬的一幕拉开了。
祢衡竟当着曹操和众宾客的面,将身上衣服一一脱光,裸体而立,然后慢慢换上为他准备的新衣裤,重新击鼓奏乐,面色从容,绝无惭色。
这让曹操倍觉难堪,也让在座的精英们看呆了,于是曹操尴尬地笑道:“本欲辱衡,衡反辱孤。”
孔融听说了这件事,也颇觉脸上无光,因为祢衡毕竟是自己推荐给曹操的,于是就在私下里责备祢衡,并让他向曹操道歉。
祢衡答应了,但是他并没有直接去见曹操,而是在入冬的天气里,穿着单薄衣服,手持三尺手杖,在大营前敲着地面,数落曹操。
然而即使这样,曹操仍不肯杀祢衡,他恨恨地向孔融表露了自己的想法:“祢衡这个狂徒,太放肆了,我杀他易如反掌,但此人远近闻名,我杀了他,人们就会说我曹操不能容人,这样会毁了我的声誉,我准备把他送给刘表,看他对祢衡如何。”
曹操愤恨不已,然又怕背上杀名士的骂名,遂强行把他遣送荆州刘表处,因为他知道刘表心胸狭窄,脾气不好,欲借刀杀之也。
曹操派人在许昌城南驿亭为祢衡饯行,这些人故意在城南门口设置白色帐幕——意为“送丧”,且事先约好,祢衡来了,谁也不起身说话,想借此侮辱祢衡。没料到祢衡来到后,号咷大哭,众人大愕,问他哭何,祢衡擦着泪眼说:“我走到了一群僵尸和棺材中间,怎么能不悲伤呢?”
就这样,众人本想羞辱祢衡,今又反遭其羞辱。
四
祢衡既到刘表处,众人仰慕大名,“甚宾礼之,文章言议,非衡不定”。
然没过多久,祢衡又趾高气扬,恃才放荡,自成一尊,肆口游谈,他那目空一切的老毛病又犯了。
有一次,祢衡不在旁边,刘表和手下秘书起草奏章,“极其才思”,搜肠刮肚,才好容易成篇,谁知祢衡回来,拿起文件,草草一看,斥责写得太臭,遂把它撕得粉碎,掷于地下,并要来笔札,亲自动手,须臾立成,辞义可观,刘表转惊为喜,“益重之”。
从此以后,由于人抬自捧,祢衡扬眉吐气,情豪胆壮,渐渐飘起来,膨胀成一个巨无霸,他居高临下,豪气干云,“辱慢于表,表耻,不能容”,于是刘表眼珠一转,颇有心机地把他打发到黄祖那里去了,刘表看中了黄祖的“性急”。
五
黄祖者,江夏太守也,乃刘表心腹大将,其人战功无数,此人这辈子做的最露脸事,就是在初平三年以计射杀了孙权之父孙坚。
祢衡初到江夏,黄祖待他不薄,初时,祢衡还算收敛,在担任黄祖秘书期间,“轻重疏密,各得体宜”,其才华能力得到了黄祖的喜欢。一次,黄祖读了祢衡的文字后,拉着他的手说:“处士,此正得祖意,如祖腹中之所欲言也。”
尤其是,他与黄祖长子章陵太守黄射关系很铁,两人经常在一起研讨文学,祢衡的最著名作品《鹦鹉赋》就是在这时写成的,其文文不加点,“辞采甚丽”,一挥而就,曾为他赢得过满堂彩。
于是,祢衡头脑膨胀,故态复萌,又不知道自己姓甚名谁了,在一次“大会宾客”时,他狂傲不羁,出言不逊,骂黄祖是个“死老头子”,于是,惹得黄祖怒气冲冲叫来五百军士,用鞭子抽祢衡,而祢衡当即大骂起来,“祖恚,遂令杀之”,而黄祖的主薄正在痛恨祢衡抢了自己的饭碗,“即时杀焉”。
曹操听到祢衡死于粗蛮身负的黄祖刀下,轻蔑一笑:“迂腐不堪的书呆子,自已找死,根本用不着脏我的刀!”
可怜祢衡,一代愤青,他那狂傲的躯体轰然倒下,鲜血染红了大地,短短的一生犹如一颗流星,滑过历史,呼啸坠去,给后人徒留一声长叹。
六
想祢衡一生,“天文地理,无一不通;三教九流,无所不晓”,笔力纵横,穷极变幻,可谓“才高八斗,学富五车”。
尤其是他敢于鄙睨权威,嘲笑庸碌,让生命高悬孤傲,泼洒任性,摇山振岳,极具气势,堪称痛快淋漓。
然其心高气傲,目空一切,才华外露,眼高过顶,语多狂悖,口无遮拦,笑骂任性,逮谁骂谁,如此狂诞放肆,必然自找难受,自取祸端,至于死,仅仅是个时间问题,因为这个世界上,没有人爱听骂声啊。
七
历史如一面镜子,从中可看到别人,也可看到自己,你从中看到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