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诗歌是永恒无限的艺术
来源:文艺报 | 玉珍  2017年01月25日06:50

60年足够拿来做许多伟大的事情,《诗刊》经过60年也有了厚重的历史和沉甸甸的果实,而年轻人的诗歌道路还很漫长,我们还需要努力,希望60年后,我们依然能是让人记住并尊敬的诗人。

我个人认为写诗是纯个人的事情,但它所面对的广阔世界和泱泱众生决定了其独特、伟大、不易。诗刊的“青春诗会”推出了大批优秀青年诗人,很多同龄人的才华被挖掘,与他们一道我感到高兴和鼓舞。诗是来自思想与情感的最隐秘的心灵与语言艺术,我不知道我的同龄人们在写诗与对待诗歌的时候是否与我一样。我热爱诗歌,从小喜欢创作,这种热爱是漫长但通过努力能水到渠成的过程,那种追求极致语言艺术的探索让人着迷,升华着精神的快乐。我平时不喜欢讨论和分析诗歌,我喜欢默默地写,我觉得诗歌谁也教不会,必须自己探索,体悟,作为一种精神追求一定能得到在座各位的理解和共鸣,但是诗歌创作过程所遇到的问题却无法从他人那儿得到准确的答案,因此诗人本身和诗歌现实都注定要面临一些问题。

我第一次在诗刊发表诗歌是在2013年,这些年来,我一直在自信与自省中成长,警醒自己不要自足自满,因为诗歌没有止境,没有最好,要对得起曾经所有人的肯定,包括这样一次在他人看来是幸运但对我来说几乎有负担的发言,因为我觉得诗人努力去写好作品就行了,参加再多活动发表再多言论也与作品本身无关。后来我参加了青春诗会,参加完青春诗会后我更有压力,我觉得上天把太多他人看来幸运无比的事情垂青于我,我不写好对不起任何看好我鼓励我的人,几年来我一直在思考,在创作中寻求突破,甚至比之前更自闭,排斥外界的干扰,试图解答或突破创作中部分迷惘,前辈老师和诗歌界朋友们也给予我诸多鼓励和建议,我得以在与人交流中发现了世界和诗歌新的样子。

我对当下年轻人的写作没有特别全面深刻的认识,但我看到一个异彩纷呈的广阔局面,优秀诗人很多而且各有千秋。他们的作品能被更多人看到,拥有更大的信心和读者,我的言谈虽然只代表自己,但在那巨大的朝气蓬勃的浪潮中我感到年轻诗人的巨大爆发力和厚积薄发的韧劲儿。

新诗诞生已经一百年,《诗刊》也创刊60年了,一个世纪,一个甲子,其复杂是必然的,成就也将是浩然的。诗歌是永恒的无限的艺术,只要人类不灭亡,诗歌就会一直生生不息。我写诗,或大多数人写诗来自热爱,而用热爱迈进诗歌的大门之后,关于人、世界、文明、语言、艺术、大自然、心灵、爱,包括他们的对立,都成为无法回避的对象。我从我的同时代人、同龄人的诗歌中看到无限的可能,我们不仅要能写出好的诗歌,还能活出令更多人明白什么叫灵魂的具有高度精神独立性的生命,那结合灵魂与活法的诗才是全面的震撼人心的诗歌和人类的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