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报告文学《贡米》:弘扬种粮人的“工匠”精神
任林举、孙翠翠创作的长篇报告文学《贡米》近期由时代文艺出版社出版,这部作品为中国作家协会2016年重点作品扶持项目,此前曾在《中国作家》刊发。1月12日,长篇报告文学《贡米》作品研讨会在京举行。中国作协副主席何建明、吉林省粮食行业协会会长李福升、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常务副会长李炳银等出席研讨会。研讨会由《中国作家》主编王山主持。
《贡米》是一部面对现实、关注基层的纪实性文学力作。作品以东北粳稻的粮食生产者的劳作、追求、梦想为经,以地域文化、历史和农耕传统为纬,通过扣人心弦的故事、精彩生动的语言、开阔宏大的视角、深厚宽广的背景、扎实准确的史料,全景、立体地呈现了东北大地的地域品格、人文情怀和中国农业领域的“工匠精神”。
研讨会上,与会者围绕小说的思想和艺术风格展开了深入探讨,大家谈到,《贡米》不仅仅揭示了“昔日皇粮”——古代地方进献给朝廷的米的身世和秘密,更强调了一种质量高于一切的品质。对关乎我们生活品质和粮食安全的中国农业来说,这是一部有着重要历史和现实意义的作品。《贡米》体现了作家的责任与担当精神,作者历时两年时间,深入田间地头和基层粮企,采访了上百位农民和粮食企业家,以及各级粮食管理部门和以袁隆平为代表的全国400多名水稻专家,接足了“地气”,做足了“实”功。同时,又在写作技法和文体样式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在保持一贯的深邃、深刻风格基础上,进一步强化了作品的故事性,展现了吉林省的农耕文化及“贡米”的历史、现状与未来,是一部兼具饱满现实性和文学性的作品。作者“为农民、为土地、为粮食做一点事儿”的心愿,也得到了很好的表达。
此次作品研讨会由《中国作家》杂志社和中共梅河口市委宣传部联合主办,20余位专家学者与会研讨。 (李晓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