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的最美“梅雪”词
入冬以来,雪花飘飞成为了众人日夜的期盼,好在天不负人,终于在一个悄无声息地深夜降下了今年的第一场雪。雪过天晴后,娃童跟着大人们纷纷走出户外,堆雪人、拍雪景、抒雪情、念雪意,心中倍感欣喜,也好一番热闹。
踩着浅浅的脚印进入百脉泉公园,行走在白茫茫的小路上,蹒跚的步履及脚下“吱嘎吱嘎”的声响抹除了心中的孤寂。路边的腊梅已含苞待放,苞芽顶端粘滞着一小撮撮晶莹的雪。望向清音风漂台上的李清照塑像,发丝已被风掠的飘雪覆白,更显犹豫彷徨。是夜忘不掉女词人的样子,冥冥中梅与雪共“舞”的灵感突现,碾转反侧睡无意。于是之倚靠床头,翻阅枕边陈祖美老师的《李清照诗词文选评》一书,梅与雪的情景诗词渐渐浮现于眼前,心海中仰慕已久的情愫跳跃起来。
在李清照现存的诗词中,咏物之作约占半数,但以咏梅数量为最。在咏梅词作中梅与雪融合一起的只有四五首,而以下三首最具代表性,分别代表了女主人早、中、晚三个时期的不同背景及心态,堪称经典。
《渔家傲(雪里已知春信至)》:“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腻。香脸半开娇旖旎,当庭际,玉人浴出新妆洗。造化可能偏有意,故教明月玲珑地。共赏金尊沉绿蚁,莫辞醉,此花不与群花比。”大地白雪皑皑,满眼的银色世界显示春天春将要到来的好消息。一树寒梅点缀其间,那覆雪悬冰的梅枝晶莹剔透,别在枝头的梅花,丰润姣洁,让人喜欢。含苞初绽的梅花,娇美可怜,芳气袭人,就像庭院里刚刚出浴,换了新妆的美人。大自然可能也有偏爱,她怜爱这娇艳的梅花,才让月光这样皎洁清澈,玲珑剔透,洒满大地。一起举杯开怀畅饮美酒吧,来个一醉方休。在竞艳争芳的群花中,都逊色于梅花啊。这是女词人早期的梅花词,词意格调轻快、明朗,全篇充满欢愉的气氛。最后“此花不与群花比”一句,揭示了全词的主旨,是全词的点睛之笔。
《临江仙( 庭院深深深几许)》:“庭院深深深几许?云窗雾阁常扃。柳梢梅萼渐分明。春归秣陵树,人客建安城。 感月吟风多少事?如今老去无成。谁怜憔悴更凋零。试灯无意思,踏雪没心情。”闭门幽居,深居简出, 云雾缭绕着楼阁,门窗常常紧闭。柳梢吐绿,梅萼泛青,大地风光复苏 。春天回到建康,那是和夫婿共同生活的地方,也是他们恩爱夫妻死别的地方。曾经在一起吟风弄月,写诗填词,欢乐许多。可如今孤身一人,年老飘零,心情不好,什么事也做不成。连元宵佳节张挂试灯都失去了兴趣,对 踏雪赋诗更是没有心情。 该词作于南渡期间的建康城,由于夫婿已去,女词人悲痛欲绝之际,深居简出,极度苦闷。通过上片可以看出,春天将回归大地,女主人则闭门幽居,思念亲人,自怜飘零。下片则对往昔生活进行了追怀、眷恋,并对如今飘零异地、徒增诸多悲凄伤感而哀叹。如若仔细对比一下可知,南渡前后的咏梅之作有着极大的差别。
《清平乐(年年雪里)》: 李清照 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挼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 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每年下雪,常常会沉醉在插梅花的兴致中。尽管梅枝在手,但只是漫不经心地揉搓着,往往使得泪水沾满了衣襟。今年梅花又开放的时候,一个人在很偏远的地方,而耳际短而稀的头发已斑白。看着那晚来徐徐吹着的风,大概也难见到梅花的绚烂了。该词上片忆昔,雪里梅开预示将要莺飞草长和鸟语花香的春天降临。下片伤今,到了梅花开放的季节而自己却飘沦天涯,颠沛流离的生活已使两鬓斑白。这是女主人后期词的名篇之一,展示了不同时期的境遇,寄托着深沉的家国之忧,表达了一个热爱生活又屡经患难的老妇的绝望心声。
李清照的梅雪词不是单纯的咏梅或托物言志,它包含了更为丰富更为具体的内容。赏梅、写梅,俨然梅花已是词人的化身,但有了雪的叠加,心境大为不同。不同时期的梅花有不同的特点,而雪的渗透并不是篇篇俱到。写梅的高手数不胜数,但如女主人般真是不多。女主人的梅花不仅有“生命”,而且当酝酿到她灵巧的笔端时永远扯不掉的是一个“情”字,并从梅与雪的恰当结合中抒发出心灵深处的喜乐哀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