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闽南年节
来源:中国作家网 | 施毅平  2017年01月11日09:02

  闽南民间过年习俗如同闽南语一样,至今仍保留着不少的汉唐古风。腊月二十九,闽南地区家家户户除了贴春联外,房门两侧还要搁置两株圈贴红纸的连根甘蔗,叫“门蔗”。因“蔗”与“佳”为闽南方言的近音,寓意进入佳境。

  从正月初一到十五,闽南人称为“过年”,过了正月十五元宵节,这年“年”才算过去了,这浓浓的闽南年节,总要撩动漂泊他乡游子的童年记忆和甜甜的乡愁。“攻炮城”是闽南地区的一项特色年俗。攻炮城是在一根很高的带叶竹竿上,绑上一个糊上红纸的竹笼,即为“炮城”,并在笼内安装一小串爆竹,然后再由参加的炮手点燃手中的爆竹掷向竹笼,利用爆竹爆炸的威力炸破红纸,再以火花引爆竹笼内的爆竹。相传,当年郑成功在闽南操练水师,部将洪旭为防士兵过年开小差创作了这一游戏,鼓励官兵同乐,齐“攻炮城”,攻下者给予重赏。既可消除士兵的思乡情绪,又可锻炼瞄准技巧,有助实战能力的提高。攻炮城对参加攻城炮手的胆识与机智均是一种考验,除了要有足够大的手劲,炮手还要掌握好攻炮的时机和力度。可谓是一项“斗智斗勇”的年俗活动。郑成功收复台湾后,该游戏也在台湾流传。

  闽南漳浦至今仍流传着元宵“穿灯脚”“扛尫”“走社”“抛尫”“跳火群”等一系列民俗活动,把过年推向高潮。“穿灯脚”相传这是唐朝陈政、陈元光父子率兵南下开漳时从中原带来并流传至今。每年正月元宵节,每个姓氏的祖祠张灯结彩,祖祠正堂扎一盏二米多高的大灯笼,灯笼呈四角形,外形如同祖祠的造型一般,大灯笼下还挂有小灯笼。这一天,当年结婚的新娘一大早就身着红围裙,头插大红花,有的还穿上传统服装,手拿两根象征日子一节更比一节甜的新鲜甘蔗,由身着黑围裙,头插“石榴春”花的婆婆陪同,从祠堂沿右侧走廊走至正堂的“祖公龛”,祭拜过“王公”、“王妈”和列祖列宗后,返身从正厅的大灯笼下穿过。当新娘从灯下穿出来时,挤在天井下的儿童们便争相起哄呼喊“新娘新当当,裤底破一空(洞)”谚语,顽皮的小孩还将点燃的鞭炮扔到新娘裙脚下,尴尬不安的新娘在一片嬉戏声中羞涩的从左侧门“逃”出大门,与在门口等候的新郎一起向长辈领回一对象征百年谐老的纸扎人物像和灯花,欢欢喜喜地一起回家。当年喜生贵子的夫妇更讲排场,他们怀抱新生婴儿,在家人的簇拥下,一路敲锣打鼓放鞭炮,前呼后拥地前往祠堂拜谒,向“祖公”报告喜添新“丁”(儿子)后,从大灯笼下穿过,然后向在场主持的长辈领回一盏“状元骑马灯”,一路高举红灯,一路燃放烟花爆竹尽兴回家。元宵节期间,闽南农村把妈祖、关帝、城隍、土地、财神等神像“请”出神庙,由乡民抬着神像巡游社里,称“走社”。神像所到之处,家家户户点燃火堆、烧香祭拜。相传,明朝时期,前亭镇江口、后蔡及整美半岛一带屡遭倭寇海盗侵扰。明太祖朱元璋命江夏侯周得兴到福建专事海防建设,并于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在此设置井尾澳水寨。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二月,戚继光率兵从仙游至漳浦追剿大股倭寇,斩首数百级,最后在广东与俞大猷合兵消灭倭寇。抗倭将士出征归来时,家家户户都在门口点燃火堆,欢迎凯旋的将士,乡里还捐资为死难将士立庙建祠。此后,每年农历正月十五,人们便敲锣打鼓、舞龙舞狮,抬着抗倭将士的神像,周游各个村落和海边,构成奇特的人神共乐民风民俗。神像所到之处,家家户户在门口点燃香火祭拜,筑起火堆迎接神像,抬神像的乡勇们迎着冲天的火焰,或冲过火堆,或齐喊一声,跳过二三米高的火堆。更为精彩的是,当神像从海边返回村寨时,乡勇们就像古时庆祝征战胜利一样,齐声呐喊,把一二百斤重的神像托起,或抛向上空,一路吆吆喝喝地或托、或顶、或抛,将神像迎回庙堂。在赵家城村,村里还要举办一年一度的“考龟”比赛。“考龟”即在堡内空旷的场地设立靶子,用土制的火铳,让赵氏后生参加射击比赛,从中挑选优秀人材参加武举考试。比赛最高奖品是一只重15千克、用糯米粉蒸成的龟形大年糕,即“龟仔糕”。因“龟”与“归”同音,表达了赵氏先祖希望子孙后代好好习武,将来有一天能够收复北方、回归汴京的期待、梦想和跨越千年的遥远的乡愁。

  作者简介:

  施毅平,福建省漳浦县人。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金融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农业银行作家协会会员,福建省作家协会会员。历任《漳州滨海火山》《漳浦文学》主编。发表散文、报告文学作品100余万字。作品散见于《人民日报海外版》《中国艺术报》《中国作家网》《福建作家》《作家在线》《中国散文家》《华夏散文》《东方散文》《闽南风》等报刊杂志、在线平台。散文作品曾获福建省报纸副刊三等奖,“田园都市·生态之城”全国散文征文优秀奖,首届“华夏散文奖”二等奖,2015年“中华情”全国诗歌散文联赛特等奖,2016年“祖国好”华语文学艺术大赛金奖、“玉祁酒业杯”华夏散文大奖赛优秀奖;多篇散文作品被漳州电视台拍摄为电视散文。报告文学《祥云瑞彩映海峡》入选中国作协“2016中国报告”中短篇报告文学专项扶持项目(第二批)。著有散文集《火山岛踏歌》,旅游系列丛书《走近赵家堡》《相约花博园》《唐山过台湾》《天福茶之旅》和《火山的记忆》(摄影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