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林遵传》

来源:中国作家网 |   2017年01月09日08:00

书名:《林遵传》

作者:杨肇林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6年10月

ISBN:9787010166971

【作者简介】

杨肇林,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传记文学学会理事。1949年9月入伍,1988年被授予海军大校军衔,1990年离休。长期从事海军文艺创作组织工作,着力反映海军战斗生活。著有长篇传记文学《碧海长空》、《百战将星•苏振华》、《红旗升上主桅——林遵传》、《知向谁边——毛泽东与中国海军》、《中国百位文化名人传记丛书•醒世先驱——严复传》以及小说集《封存的航海日志》、散文集《珊瑚海》等。

【内容推荐】

林遵少将出身海军世家,其家庭有着爱国传统。其叔祖父林则徐为爱国主义英雄,其父林朝曦在清政府先后任海军艇长和海军电雷学校学监,经常教育他以林则徐为榜样,做一个爱国的人。在家庭影响下,林遵先后进入烟台海校、福建马尾海校和英国格林威治皇家海军学院学习,以建设现代化海军为己任。1939年,林遵归国投身抗日战争,在长江中游有效牵制日军,为抗日战争做出重要贡献。1946年,林遵率领舰队接收南沙群岛和西沙群岛回归祖国怀抱,为捍卫祖国海防做出贡献。林遵一贯反对内战,在1949年,他率领海军第二舰队起义,为我军渡江战役的胜利做出贡献。新中国成立后,他与张爱萍将军精诚合作,为新中国海军的现代化做出重要贡献。杨肇林的这本《林遵传》以细腻的笔触,反映了林遵将军波澜壮阔的一生。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和教育意义。 

【目录】

• 楔子 走近林遵

• 一、东京湾 1946年

• 风暴航程

• 历史的反思

• 中国失去了海洋

• 二、秋浦河 1939年

• 竹林如海

• 暗中时滴思亲泪

• 全力营救

• 三、重庆 1944年

• 借船出海

• 匈奴未灭,何以家为?

• 青年军官的冲撞

• 四、烟台 1924年

• 海的洗礼

• 风暴中的海燕

• 身陷囹圄,心骛八极

• 八闽山水

• 五、迈阿密 1945年

• 士气涣散的队伍

• 《叛舰喋血记》的重演

• 首次登舰

• 双喜临门

• 惜别迈阿密

• 在“密苏里”号战列舰上

• 迈阿密絮语

• 六、大西洋和太平洋 1946年

• 艄公不努力,耽误一船人

• 在巴拿马运河区

• 谁先到达美洲

• 华人和美国西部

• 阿洛哈

• 七、南京 1946年

• 在《马关条约》签订的地方

• 冰冷的挹江门码头

• 家是避风港

• 南海,军情紧急

• 八、南沙群岛 1946年

• “前进舰队”秘密出舫

• 接续清末水师的航程

• 直航黄山马峙

• 九、上海 1948年

• 他有“神仙法”,我自“鬼画符”

• 周恩来同志请你归队!

• 斫去桂婆婆,人道是,清波更多

• 十、镇江 1948年

• 有顶“红帽子”的海军上校

• 金山寺下江流滚滚

• 历史弄潮者的启迪

• 十一、朴茨茅斯 1930年

• 孺子可以教也

• 从学会使用刀叉开始

• 学成一个“海军通”

• 十二、笆斗山 1949年

• 一波三折

• 原来是老相识

• 又生和平幻想

• 再也容不得犹疑

• 桂永清“釜底抽薪”

• 一鸟在手,胜于二鸟在林

• 突生哗变

• 红旗升上军舰主桅

• 十三、北京 1949年

• 人间正道是沧桑

• 中国军队近代化历史启迪

• 十四、南海 1959年

• 未雨绸缪

• 西沙海战

• 天涯哨兵——中建岛

• 南沙岛礁保卫战

• 十五、东亭山 1978年

• 把臂之间已成莫逆

• 桃花汛旺发时候

• 尾声

【在线试读】

“大和”号沉没,宣告日军战力的最后瓦解。

中国舰队进入东京湾,海面上漂流的水雷更多了,各舰以战备姿态,扫除水雷,小心翼翼地航行。沿岸可见日本已被美军轰炸成一片焦土,处处断壁残垣。

7月11日,中国舰队驶入日本横须贺港。水兵撇缆,挥动手臂,缆绳从手中飞出,在空中划出一道漂亮的弧线,准确地落在横须贺的码头上。在舰舷站坡的水兵,叉开双腿,双手背在身后,昂首挺胸,神情凝重。

林遵似乎听到了水兵的呐喊:“日本,中国舰队来了!” 林遵发布命令:“以中国舰队的尊严,以中国舰队的威仪,以中国海军的良好姿态出现在日本!” 军港由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同盟国军队进驻,上空飘扬着美国、英国、苏联的旗帜,中国政府出于自己的考虑,没有派军队进驻日本。8艘军舰是战后航进日本的中国唯一武装力量。8舰一字排开舷靠在码头,中国国旗在桅顶猎猎飞扬。

8舰是近代史中访问日本的第四支中国舰队。早在清光绪二年正月初十(1876年2月4日),马尾船政学堂第一期毕业学员由英国教官德勒塞带领,驾驶马尾造船厂建造的“扬武”号军舰航海实习,由烟台起航来到日本。中国人建造了亚洲第一艘机器驱动的军舰,排水量1560吨,13门火炮,时速12节。日本人侧目而视了。

10年以后,光绪十二年七月十三(1886年8月12 日)丁汝昌率领“定远”、“镇远”铁甲舰、“济远 ”巡洋舰和“威远”舰来长崎船厂修理、保养。“威远”舰由中国马尾造船厂建造,排水量1268吨。“定远”、“镇远”从德国伏尔铿造船厂定制,排水量各 7335吨,主炮口径305毫米。巍峨巨舰,矗立码头,给日本朝野以震动。某些日本人看了心里如同打翻了五味瓶,很不是滋味。

日本明治维新,产生了一个封建资本主义怪胎。

当年一个叫吉田松阴的战争狂人鼓吹:首先征服朝鲜、满洲和中国。扩充军舰大炮,夺取堪察加、鄂霍次克海;晓谕琉球、朝鲜使之朝觐称臣;割南满,收台湾、吕宋诸岛,以至占领中国,君临印度。他教出的学生伊藤博文、山县有朋等人继承他的衣钵,后来掌握了日本军政大权,以之为国策,于是,军国主义思想毒害了日本朝野。中国有句俗语“人心不足蛇吞象 ”,此之谓也。在这样的氛围下,发生了长崎事件。

“定海”等军舰到达长崎的第二天,有中国水兵上岸去妓馆嫖妓,发生争执,警察前来干预,冲突中,水兵、警察各一人被刺伤,肇事水兵被拘捕。第三天,8月15日,中国军舰照例放假,“定远”号舰长刘步蟾等在福州屋宴请福建籍同僚喝酒。下午,中国水兵在广马场外租界和华侨居住区突然遭到日本警察围堵、追打、砍杀,被打死5人,伤44人。日本警察也死1人,伤30人。事件发生,李鸿章批评中国官员 “争杀肇自妓楼,约束之疏,万无可辞”。同时严肃指出:“长崎之哄,发端甚微,初因小争,而倭遂潜谋报复,我兵不备,致陷机牙。观其未晚闭市,海岸藏艇,巡捕带刀,皆非向日所有,谓为挟嫌寻衅,彼复何辞?”一件由嫖妓小事引发的偶然冲突,演变得不可收拾,反映了两种民族文化、思想差异在地缘政治中的碰撞。

光绪十七年五月二十(1891年7月5日),应日本正式邀请,丁汝昌率领“定远”、“镇远”(各7300 多吨)、“致远”、“靖远”、“来远”、“经远” (各2300多吨)6舰抵横滨访问。7月9日,日本天皇接见丁汝昌等;7月16日,丁汝昌在“定远”号举行答谢宴会。随后6舰到神户、长崎等日本主要港口访问,六月三十(8月4日)离开日本,历时40天。中国舰队访问日本,自然含有“示以兵威”之意,李鸿章曾经说得明白:“中国既不为穷兵于海外之计,但期战守可恃,藩篱可固,亦必有铁甲船数只游弋大洋… …日本嚣张之气当为之稍平,即各国轻侮之端亦可渐弭。”访问中,丁汝昌对日本海军大臣桦山资纪说:中日两国海军有足够的力量应对外来威胁,东洋兄弟应当团结,联合对付西方列强。这只是一厢情愿。日本倒是利用中国军舰来访,激发民族主义情绪,加紧向法国购买4000多吨的“松岛”、“严岛”号军舰,同时自己建造“桥立”号军舰。一时间,日本海军中煽起了一股打败“定远”、“镇远”的焦急燥热。中国“定远”号舰长刘步蟾注意到日本的动态,反复力陈“中国海军战斗力远不如日本,添船换炮,刻不容缓”。可惜,李鸿章等不为所动,五年后,就有了甲午之败。

林遵的思想在历史的长河中穿行,他向舰长和水兵讲了中国舰队前三次的访问,说道:“我们是百年来第四次访问日本的中国舰队,头顶飘扬着胜利旗帜,扬眉吐气了,但是,不要忘记历史教训,不要忘记我们这支舰队是怎样组建起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