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当代诗歌两大高峰:《朦胧诗新选》《台湾现代诗选》出版
来源:北京诗局 |   2017年01月06日07:40

芒克和食指

由李少君、吴投文主编的《朦胧诗新选》、李少君、陈卫主编的《台湾现代诗选》最近由现代出版社出版。朦胧诗与台湾现代诗歌,1980年代在大陆风行一时,成为一道奇异的文化景观。这两大诗歌潮流以各自独特的精神追求、艺术审美和诗歌特征,成为并立齐驱的两大诗歌现象,是当代诗歌的两大高峰,也是当代诗歌的两大源头。

李少君认为,在新诗即将迎来百年诞辰之际,有必要重点梳理一下当代诗歌40年。“当代诗歌40年,主要指朦胧诗发生影响以来的40年,中间还包括台湾现代诗,当然也是从它对大陆诗歌产生影响、被大陆诗歌普遍接受开始算起的。”(李少君:《总序:当代诗歌四十年》)因此鉴于对当代诗歌四十年的梳理和回顾,拟陆续出版一系列具有代表性的诗歌潮流和诗人的代表作。而首批推出的便是这两本《朦胧诗新选》和《台湾现代诗选》,由李少君和评论家吴投文及陈卫女士联合主编。

吴投文教授在《朦胧诗新选》前言中说到,“朦胧诗自其‘崛起’以来,始终是读者的一个阅读热点,几乎从未出现过‘空位’的时期”,“在中国新诗的百年谱系中,朦胧诗事实上已经沉淀为一个相当醒目的坐标”。他认为,“从中国新诗流变的整体视野来看,朦胧诗的崛起是有中国本土传统的,是现代主义诗歌在中国大陆长期中断之后的一次成规模、成建制的回归,明显具有诗歌流派的性质”。与此相对的,现代主义也是台湾现代诗歌的重要特征。陈卫教授在《台湾现代诗选》前言中说到,台湾现代诗人“不约而同地书写现代人的现代生活”,“台湾诗歌的行走历程也许可以成为大陆现代诗歌的一个参照”。

这部《台湾现代诗选》将努力满足对台湾现代诗歌有兴趣的大陆读者,它力图“普及台湾诗歌,较大规模地展现台湾诗人的面貌,不限定某一时期、某份刊物或某种流派”,并“采用了按照出生年月排序的方法……使读者能够大致了解岁月流逝过程中,那些曾经灿烂绽放过的生命”。《朦胧诗新选》对朦胧诗代表作的选择则“主要依据作品本身的经典性品质,也兼顾特定历史情境中可能艺术上并不完美但具有特殊影响力的作品;选入的作品在创作和发表时间上大致以20世纪80年代中期为界,也兼顾各重要诗人逸出朦胧诗时期的作品,以呈现出这些诗人整体创作上的某种连续性”。

诗人李少君预测,当代诗歌即将出现一个新的阶段。“这一阶段,将确立真正的现代美学标准,呈现独特而又典范的现代美学形象,从而建构现代的意义世界,为当代人提供精神价值,安慰人心”。因此,重新梳理当代诗歌四十年,重新阅读、研究大陆朦胧诗和台湾现代诗将具有重要的意义,为确立新的美学原则,创造新的美学形象做铺垫,伴我们静候一个伟大诗歌时代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