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80后”女作家让中国科幻小说在国际权威刊物发声

来源:四川在线 |  何浩源  2017年01月05日17:04

原标题为:“80后”美女作家把科幻小说发到《自然》上

12月23日,在成都举行的中国“科幻之都”文化创意节开幕论坛上,“80后”科幻作家夏笳引人注目:她不仅拿过“银河奖”和“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而且她的微型科幻小说《Let’s have a talk(让我们说说话)》去年6月在英国权威科学刊物《Nature(自然)》上发表,杂志上第一次出现六个中文字——让我们说说话。

翻译《疫病》时,萌生投稿想法

“当时快凌晨一点,我睡觉前随手拿起手机刷一下邮箱,看完邮件后激动得从床上跳下来,光着脚冲进父母房间大喊:‘我要发Nature啦!’”回忆收到《自然》杂志采用稿件的邮件时的情景,夏笳至今激动不已。

夏笳的父母当时非常震惊。“我父母做了一辈子自然科学研究,都没有能够在《自然》杂志上发表论文,而我居然在上面发表了科幻小说。”夏笳说,能够用这种方式得到父母的认可,她还是很开心。

原来,夏笳从小喜欢写小说,8岁时就在《延河》杂志上发表过童话。但是,父母一直对她写科幻小说不是很认同,“他们觉得写科幻小说挺不正经的。”不过,她并没有因此而放弃写作。后来,她又在一个论坛上写,“一般进了论坛,就要把自己的作品贴在上面,大家通过讨论小说才会互相认识。”夏笳说,那时,讨论的质量非常高,能给出很多有价值的建议,所以大家进步都很快。

萌发向《自然》杂志投稿的想法,是在2014年。“那时,《三体》红遍祖国大江南北,翻译《三体》的华裔科幻作家刘宇昆也火了。”夏笳说,当时,《艺术世界》杂志社想刊登一篇刘宇昆的小说,但是刘宇昆被太多的杂志社约稿,所以就委托她帮忙将其在《自然》杂志上发表的科幻小说《plague(疫病)》翻译成中文。在翻译《疫病》的过程中,夏笳觉得自己也可以写这样一篇小说向《自然》杂志投稿。

“在《自然》杂志上发表的科幻小说需要简短、有趣、新颖、有意义,而我平时有很多小点子没办法写成长篇小说,而短篇科幻小说在国内又很难发表。”夏笳说。

三重学科背景,派上大用场

这是夏笳第一次用英文写小说。虽说她英文很好,但从来没有在国外生活过,所以要在1000字以内写一个高质量的科幻小说也并非易事。

夏笳用一周的时间整理灵感和思路,阅读《自然》杂志上的科幻小说,并且做了内容分析。“这时候我觉得我三重学科背景还挺有用的。”夏笳说,本科的物理专业,让她具备一定的科学知识;硕士的电影专业,让她在写作中除了考虑表达自己的情感以外,还会站在读者的角度考虑问题;而博士的中文专业,则让她短时间内弄清楚了《自然》杂志上科幻小说的特点。

正式动笔那天,夏笳准备一堆零食和饮料,把自己关在屋子里整整一天,写出了初稿。“写完的那一刹那,有一种武侠小说里面武林高手闭关结束的感觉。”之后,夏笳又请刘宇昆对稿子的语言进行润色。

投稿之后,就是漫长的等待。其间,夏笳在一个聊天群里听说《自然》杂志上刊登了一个中国人写的科幻小说,当时非常兴奋,“以为是《让我们说说话》刊登出来了。”结果一查,刊登的是李恬的作品。“当时好失望。”夏笳说,但同时也感到欣喜,“在中国,虽然科幻一直没有真正流行过,但一直有一批作家在坚持科幻小说创作。”

夏笳认为,中国科幻作者群需要稳定地成长,不断创作出高质量的科幻作品,吸引投资者改编成电影或者游戏,从而扩大科幻迷的数量,中国的科幻产业才会得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