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大会师》:全景展现长征的史诗品格张成
电视剧《长征大会师》在央视落下帷幕,日前,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召开关于该剧的研讨会,既是对该剧个案的专门研讨,也是对近一段时间长征题材电视剧创作的盘点研讨。
“从纪念长征胜利60周年时,我们的文艺工作者就在进行有关纪念长征胜利的文艺创作,每隔10年都大规模集中创作一次。到今年是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如何创作出与10年前、 20年前不同的艺术作品,这是我们需要面对的课题。因为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壮举,今天怎么样再来重新观照、叙述,包括对历史事实的把握,包括对党史研究的新成果的影视转化,都是我们需要面对和考虑的。 ” 《长征大会师》立项方和联合出品方陕西广播电视台总编辑王渭林如是说,“对于主旋律影视作品的理解应该更加深入、更加宽广、更加丰富多彩。主旋律也应该可以非常好看,创作《长征大会师》时我们讨论过几个敏感问题,最后我们认为是不应该回避的。比如红一、四方面军会师后张国焘和中央之间的关系,党史研究专家在这方面也有了很深入的研究,也有很多不同的解读和版本。如何表现高岗在建立陕甘边区过程中的积极作用也引人关注。在电视剧的播出过程中,我们接到一些反馈、信息、意见、建议,都体现出这部电视剧在对于这段红军长征历史表现的艺术呈现上,应该说基本遵循了重大历史题材创作的原则,就是大事不虚、小事不拘。因为除了领袖人物的群像外,又虚构了钟家人作为另一条线叙事,高层和基层的叙事线索交织很有机。此外,《长征大会师》是全景式地表现红军长征中的六次会师。把红一、四方面军以及陕甘根据地的不同侧面在剧中进行了呈现。 ”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名誉主席李准说,长征题材是常写常新的题材, 2001年播出的电视剧《长征》当时创了三个纪录:一是平均收视率达到18 %,二是广告收入将近2亿元,三是社会效益好。当时,中国在学韩国的《大长今》 ,可不知道之前韩国却一直在学长征精神。 《长征》之后,还可以不断拍长征题材,而且很多地方可以有拓展、突破和发展。
对于《长征大会师》 ,李准认为这是一次新的探索,他说:“ 《长征大会师》是从新的角度,从三军大会师的角度再现长征的伟大历程,是全景式的展现。《长征大会师》在内容上呈现了很多新东西。比如张国焘南下回去打了八个县,这个从来没有展示过。红一方面军从出发到遵义会议的这个进程,表现得很有气势、新鲜,这个过程也没有在其他影视作品中看到过。红一方面军跟红四方面军的懋功会师,没有一部影视作品像《长征大会师》一样把张国焘和中央、毛周的较量写得这么详细。总体上看《长征大会师》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这部剧提供了新的视角,从会师的角度写出了长征精神,团结是生命,组织纪律就是党的生命,成功靠坚定的信仰。 ”
党史专家杨胜群认为,重大革命历史题材追求的最高目标或最高境界就是史诗品格、史诗性。史诗应该是关于民族迁徙、民族战争和民族英雄的光辉业绩的历史事件。长征就是具备这三个要素的历史。而长征题材的文艺作品创作的关键在于能不能够全面深刻地揭示历史的本质,能不能全面深刻地反映、揭示那些具有史诗性的历史意义。
《长征大会师》则很好地揭示了长征这一历史事件的历史本质。杨胜群说:“整个剧始终围绕长征途中红军的六次大会师来写。通过大会师的角度,全景式地再现了长征。这是我们没有想到的意外收获,该剧还展现了长征是人民力量、革命力量的一次又一次大集结,是当时的中华民族精英群体的一次又一次大迁徙。会师的视角非常好,对于反映长征的历史本质很好也很准确。我们过去写长征往往强调红军要寻找新的根据地,要寻找新的落脚点,实际上党中央和红军会师,几次想建立新的根据地都是以红军主力会师为前提的。这部剧还突出表现了党和红军北上抗日的战略意图和战略目标。这个特点与其他长征题材影视剧在主题立意和取材上有很大的不同。这部剧这样做,反映出我们对历史的认知和把握有一个很大的提高。甚至是纠正了长期以来我们在认识上的偏颇,一段时间以来,总有人认为红军长征就是逃命,这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中国共产党从建党起就承担起了民族革命、民主革命两大历史使命。早在‘九·一八事变’之后,中国共产党就在苏区举起了抗日的大旗。中央红军肯定要走上抗日前线的。我们这部剧非常突出地反映了中国共产党红军长征途中所表现出来的以抗日拯救民族危亡的担当精神。历史肯定当年毛泽东他们提出北上方针是正确的,就是因为符合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需要,符合全国抗战的需要,所以北上是正确的。北上是红军找到根据地的最好的方向,但同时也是符合民族革命战争的唯一方向,符合全国抗战的唯一途径。这部剧还深刻地反映了长征史诗性历史事件的伟大精神。特别是虚构的钟家一家和他们的故事。一是反映了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军队与人民是一体的,昨天的老百姓就是今天的红军,今天的红军就是昨天的老百姓。这是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取得胜利的基础。二是这个家庭是千千万万家庭的缩影,也可以说是一个民族的缩影。他们的苦难也是一个民族的苦难,他们的抗争之路也可以说是一个民族的抗争之路,他们的斗争精神和牺牲精神是一个民族的斗争精神和牺牲精神。 ”
对此, 《光明日报》文艺部主任彭程深表认同,他说, 《长征大会师》把革命的宏大主题和普通的革命者的情感变化、情感演进交织在一起,很好地提升了电视剧剧情的吸引力,是一种宏大和细致、外部事件和内在情感的结合。
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特约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