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望东碇
来源:中国作家网 | 施毅平  2016年12月22日10:57

  东碇岛。一座小小的岛屿孤零零地兀立在海峡中。

  传说,盘古开天辟地的时候,留下四个儿子镇守东南沿海。大儿子是大屿,化身为岛,后因一位叫林震的学子在岛上苦读攻书,赴京赶考高中状元,为避状元名讳,人们便改称大屿为林进屿。二儿子是北碇,镇守金门的料罗湾。三儿子南碇长得最像盘古,140万根玄武岩柱状节理就像傲然屹立的百万雄兵、嶙峋并立的“望归石”。又传是盘古留下的三把斧头,守卫南海疆域。小儿子东碇刚生下来时,忘了割下身上的脐带,因而脐带很长,像一条小龙横跨台湾海峡。

  后来,地质专家发现,这四个岛屿其实是新生代火山喷发后形成的陆地火山遗迹,都是一万多年前地球最后一次冰川期结束后,消融的冰雪使海平面缓缓上升,成为今天世之罕见的古火山岛。那条长长的脐带呀,是亚欧大陆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碰撞后,火山岩浆从断裂带喷涌而出凝固而成的玄武岩脉。它从闽南漳浦县香山半岛自西向东经金门县的东碇岛延伸至澎湖列岛,因而被专家界定为东海和南海水域的分水岭,美称“巨龙界海”。

  每次到漳州滨海火山国家地质公园的林进屿和南碇岛时,好像所有想象的空间和摇曳的心旌都一起纷至沓来。那扭曲的玄武岩,擎天的柱状节理,如猛兽昂首长啸,又如巨人仰天大笑,或巨石横陈,或直立冲天,或相叠互倚,或张扬扩大,或内敛含蓄,总让我感受到一种强烈的震撼,心中充满无限的敬畏。

  然而,让我心潮澎湃的还是近在咫尺、梦里寻它千百度的东碇岛。听说,东碇岛生长很多原生的木麻黄,还有相思树、樟树、榕树。每年三四月份的时候,东碇岛上成群的候鸟往南迁徙,掠过“巨龙界海”,飞越南碇岛时,总要在南碇岛的上空盘旋一阵子。哦,是它们最早把春的气息带到南碇岛呀,掉下的鸟粪,就像无数的种子,播撒在岛上。于是,南碇岛,这座原本一毛不长,浑身由清一色柱状玄武岩组成的石林不再寂寞,岛上很快生长出千万朵兴高采烈的天人菊和芙蓉菊,岩石的缝隙间也纷纷吐出一棵棵迎风招展的小叶榕,使岛屿如同玛瑙般的晶莹,翡翠般的迷人。

  东碇岛附近是丰产的渔场。海峡中,漂游着许许多多的“夫妻船”,渔船如游荡在草原上的蒙古包,船上的渔民就像海上的吉普赛人。他们世世代代,祖祖辈辈,以海为生,以船为家。在一次采风活动中,一位渔民讲述了一段凄凉的往事:1960年,在那个兵戈扰攘与粮食匮乏的年代,渔民为了生计,常常铤而走险,穿过海上封锁线捕鱼。遇到金门的守军或巡逻船,往往被炮火打死,或被掳去当壮丁。那一年的除夕夜,一艘迷航的“夫妻船”,不知是从大陆来的,还是金门、澎湖来的,沿着岛上闪烁的航灯,缓缓地驶向东碇岛。岛上的哨兵发现后,当即开枪射击。第二天,一对母女在船上哀泣,原来,夜间被射中的是一名年仅九岁的男童和孩子的父亲。父子俩抱成一团,鲜血淋漓躺在渔船的甲板上,一夜之间,“夫妻船”竟成“寡妇船”……

  沧海桑田仿如隔世。东碇岛与南碇岛隔海相望,互成犄角,守望着家园。“小三通”给金门以及附近岛屿的民生带来更多的实惠,两岸的商品集散,超出人们的想象。东碇岛上崔嵬的柱状玄武岩、瑰丽的海蚀平台、隐蔽的地下坑道和斑驳的炮台,可是壮美的海洋观光胜地呀!

  站在玄武岩墙望东碇,我的思绪就像候鸟一样地翻飞。哦,就让漂泊的思绪飞往金门,去看看东碇岛上那座闪闪发光的百年灯塔;再看看大担岛上神泉井、北安寺、神鸡墓和“闽南保障”石刻群,感受海天一色的美妙景致;哦,就让漂泊的思绪飞向澎湖列岛,探访那里的海上桂林锭钩屿、东海黄山鸡善屿、黄石公园桶盘屿以及目斗屿、吉贝屿、头巾屿那片神奇的火山世界。

  哦,就让漂泊的思绪飞翔,飞过海峡,飞到基隆的和平岛,直到永远、永远……

  作者简介

  施毅平,福建漳浦人。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中国金融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农业银行作家协会会员,福建省作家协会会员,历任《漳州滨海火山》《漳浦文学》主编。发表散文、报告文学作品100余万字,著有《火山岛踏歌》散文集,《走近赵家堡》《相约花博园》《唐山过台湾》《天福茶之旅》和《火山的记忆》(摄影集)等旅游系列丛书。散文作品多次在省级、国家级征文获奖,报告文学《祥云瑞彩映海峡》入选中国作协“2016:中国报告”中短篇报告文学专项扶持项目(第二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