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深处的真情歌者 ——读孙雪散文集《馨语》
地处四川南部乌蒙山麓的边城叙永,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在这片如梦似幻,神奇瑰丽的土地上,从古至今,星光烨烨,行走着许多才华横溢,真情满满的歌者。他们用手中的笔,描绘边城秀丽雄伟的山光水色,展现大山深处的民情风俗,反映历史变迁和新生活的阳光,其浓郁深情的乡愁之美,让我们印象深刻,憧憬向往!
他们是大山深处真情的歌者,孙雪即其中之一。孙雪来自群峰连绵的山乡,从事教书育人的事业40多年,直到退休。20多年前我就认识了孙雪。那时我也在教育部门供职,因工作原因,我到过她当时教书的学校,该校校长告诉我,他们学校有一位叫孙雪的老师,很爱文学,不但课上得好,倾情于山区的教育事业,诗和散文也写得好,他们都很爱读她的作品。我特意见了一面孙雪。她中等身材,依着朴素,说话不多,但一聊起文学,便滔滔不绝,热情洋溢,与平时的她,判如两人。之后,我便注意着孙雪,她很勤奋,时时在各种报刊上见到她的名字。最近,她将自己发表的散文,汇集出版,书名《馨语》,我有幸先睹为快,于激情感动中写下我的这篇文字。
正如我之前所说的,孙雪为人朴实,不多言多语,给人的印象就是那种从山里走出来的扎扎实实的女性,携着原野的风,森林的清新,山涧的纯净。文如其人,她的散文也是很为实在。不矫揉造作,不夸夸其谈,总是能给你一些东西,哪怕点点滴滴,抵达你的心灵,让你流连,让你动容。然而,这些抵达你心灵的文字,并非单调枯燥,平淡无味,它们是优美的,有着斑斓的色彩。如《丹山红岩映日美》:
丹山三十六峰,峰峰相连相接,形成延绵三十多公里气势磅礴的
红色屏障独秀川南。这些山峰形状奇多,有的像神闲气定的大佛爷,
有的像娟秀飘逸的美婵娟,有的像神采奕奕的飞天龙,有的像威风凛
凛的大将军。还有的如瑰丽的大宝箱、出鞘的长宝剑、秀美的宝莲花、
生香的聚宝塔、嘶风的神骏马、威武的卧狮虎,景色旖旎如画。
作者对丹山山峰的描绘,既细致入微,又形象鲜活,如诗如画,让一座沉睡千年的山峰,忽然间,带着人的灵动与感性,美丽地走进我们的生命。
孙雪善于观察,善于发现生活与大自然中的美。乌蒙山下的赤水镇,是边城叙永的一道独特的风景,其“藏在深闺”的原始古朴之美,令人赞叹。流连赤水镇,作者被那开放在峰峦之中的一树树灿烂如霞的桃花深深吸引了,于是诗思迸发,挥笔写就了热烈蓬勃的《赤水花海情深深》:
一树桃花一树诗,一河春水一阙词,无论你有怎样的生花妙笔,也
形容不了这漫山遍岭、盖地铺天的桃花;无论你有怎样的马良神笔,也
绘画不了这楚楚俏丽、风情万种的桃花。它们风姿绰绰,百态千姿开放
在赤水镇沟壑路边,山坳坡地,一树树笑傲春风,一朵朵迷人眼花。无
论近景、远景都那么娇美,宛若一幅幅秀美的画图,嵌进乌蒙山下赤水
镇,让游人惊叹,让客人赞誉,让摄影家的镜头乐不知疲。
在作者笔下,赤水镇的花海烂漫美丽,好似人间仙境,让我们在流连忘返中领略了赤水镇那原生态的美。
孙雪的这些璀璨绮丽的文字,不啻描写故乡山川流水的美。她的笔触,洋溢着火热的情思,更多的是抒写自己挥之不去的乡愁,表现自己对故土的真情与深爱,对边城的改革开放及其新生活的赞美。
乌蒙山中的叙永,山高林密,交通闭塞,土地贫瘠,人们脸上写满了贫穷。作者在《最美不过是故乡》中描写着这种贫穷:“记得有一年中秋,学生为了向我表达节日的问候,悄悄上山采金银花去二十里外的集市卖,给我换回半个月饼。”但人穷志不短,边城人充分认识到,要过上温饱的生活,乃至小康致富,唯有走改革开放,发展经济之路。他们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与大山斗,与贫穷斗,脱掉了贫穷的帽子,生活逐渐好转起来,田野山头洒满了阳光,荡漾着欢声笑语。在此文中,作者以愉悦欢快的心情向我们讲述道,今天的叙永,“城市变了,农村变了!叙永富了!一幢幢破烂的房屋变成了漂亮的高楼,电缆、光纤架进了深山峡谷,电灯、电话、电视、电脑走进了农家,人们不再为吃穿发愁。姑娘们个个花枝招展,小伙子们个个开着小车、摩托奔忙,老人笑逐颜开在舒适明净的小楼忙活弄孙,小老板们手拿话机忙着接洽业务”。这是一幅多么感人的画面啊!
叙永是一座历史厚重的文化古城。作者探幽寻踪,检点古籍,爬山涉水,孤灯独坐,一次次地发掘和描绘丰富多彩的边城历史,解读蕴藏在大山深处的文化密码。用优美醇厚的文字,撩开其朦胧的面纱,让它们走出烟雨迷蒙的山峦,走向广阔的世界。
滔滔奔流的永宁河是边城人民的母亲诃,生命诃。在永宁河的浪花中长大的孙雪,对此感触颇深,热爱浓郁。为此,作者满怀敬意,写下了《千年流淌的永宁河》。那繁忙的码头,江面运输川盐的来来往往的船帆,雄浑嘹亮的永宁河号子,吱吱摇响的乌篷船,浑浊的眼泪与清澈的流水……穿越时光隧道,从历史的烟雨中一一呈现于我们眼前。再有,重现护国讨袁英雄一幕的《雨游雪山关》,刻画沧桑历史、精美建筑的《川南明珠春秋祠》等,无不让我们深情感叹。作者在《边城风光好》中热情地为我们总结、叙述道:“叙永这座风光秀美的千年宜居古城,生态美好的休闲古城,山水迷人的魅力古城,民族风情浓郁的边贸古城,正以它诱人的魅力吸引八方朋友,来品叙永水的灵秀,山的雄奇,果的芬芳,竹的翠漫,酒的醇香,诗的韵……”这样的叙永,这样的边城,这样的峰峦叠嶂,这样的历史文化和民族风情,怎不让人激情向往,深深热爱!
如今的孙雪,虽已退休,面对一天天逐渐远去的生命,却对文学更为钟情,更加文思泉涌,佳作不断,这是为什么呢?我认为,这是信仰的力量,是对文学的信仰,是对大山的信仰,是对人民的信仰。正如作者在《教师心中的春天》中所说:
我常常想,我的努力是在点燃大山的希望,点燃国家富强的火苗,
播种民族未来的希望,实现千家万户的心愿,又怎能不竭尽全力教好
每一个孩子呢?
不只是孩子,她以其文字的美丽和智慧,朴素真情的歌唱,点燃了大山的希望,点燃了人间最美好的心愿,对于这样的歌者,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是满怀敬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