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上词话》开“金陵十二钗”填词之先河
继红学家周汝昌首次为“金陵十二钗”赋诗之后,《三上词话》作者,为她们所填之词,于2007年4月7日被“古榕树下”诗歌欣赏栏目推荐发表,同年又制作成课件,为组词之增设前言和缀语,在“我乐56”中广为传播,浏览者达千万之众,曾被网络“百家讲坛”选用和多方或转载或收藏,或应用于教学,开启了为《红楼梦》及金陵十二钗填词之先河。其组词在选入《三上词话·词谱》卷中①作为范例时,在原有词调的基础上,守于传统,工于辞章,做到原声填词,遵于词调声情,严于审字定音,分辨阴阳,合于节拍,守于作法,规于押韵,成于诗句。通过几经修改润色,达到词作吟之流畅,诵之和谐,歌之畅快,唱之淋漓。
《三上词话》作者为“金陵十二钗”填词之前,先从《红楼梦》主题写起,即《雨霖铃·红楼梦》:
通灵容说。望含羞草,奄奄如绝。寻常饮水消了,愁肠百结,依稀扶跌。恰似红楼寄住,正多了添设。笑去处、何事春来,又派西风道离别。
红尘踏石还寻觅。更相知、泪洒先相滴。东风尽是春色,寻意趣、暮秋烟寂。可奈观园,应景栏杆,照样多陌。竟暗语、正是桃夭,弄得红花摘。
此词为柳永《雨霖铃·秋别》(寒蝉凄切)词体。选用《雨霖铃》调,不管作者如何“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之状,笔下奈何祈祷福兮,禳解祸兮,但还是解脱不了“金陵十二钗”们像其词下阕结句“竟暗语、正是桃夭,弄得红花摘”那样的结局,从中揭开了她们谶语般的悲欢离合,以及按脉了萦绕在她们心头中的不了之情。《三上词话》选录“金陵十二钗”组词深谙宋意,只表今解,可谓犹如重评《红楼梦》之见照。现录其组词前言和和缀语如下:
第一评:
《东风第一枝·林黛玉》,此调系史达祖《东风第一枝》(巧沁兰心)体,换头词。关键
处为下阕有一组为扇面对,且平仄一定。(词略)录其[前言]内容之一,诗云:
几回娘劝夜凉时,堪继临窗望月移。
本是抛球风色好,奈何看镜掩门悲。
琴扬寄在簪花舞,箫起附于细雨吹。
落尽红消塘柳冷,明年都付约莺期。
第二评:
《女冠子·薛宝钗》,此调系蒋捷《女冠子》(惠风香也)体,换头词。关键处是过片需拗句,且平仄一定。(词略)录其词[前言]内容之一,诗云:
当晴着甚生千影,所许穿帘莫出门。
璧月移闲唯有韵,愁肠恼乱自伤魂。
第三评:
《玉蝴蝶·王熙凤》,此调系柳永《玉蝴蝶》(望处雨收云断)体,换头词。关键处是上阕有一组扇面对,下阕有一组鼎足对,且平仄一定。(词略)录其词[前言]内容之一,诗云:
床前冷绣挂流苏,花懒盈盈听响珠。
唯有多情多宛转,方为几笔几人输。
第四评:
《绮罗香·李纨》,此调系史达祖《绮罗香》(做冷欺花)体,换头词。关键处是上下阕各有一组鼎足对,且平仄一定。(词略)录其词[前言]内容之一,诗云:
紫阳风斜吹面老,东篱月冷护梢寒。
重门怨处权闻笛,若管花声且梦兰。
第五评:
《感皇恩·贾元春》,此调系毛滂《感皇恩》(绿水小河亭)体,换头词。关键处是上阕有一句拗句,下阕有一句拗句和两句对仗,平仄一定。(词略)录其词[前言]内容之一,诗云:
悬匾飞檐邀碧天,玉墙画栋是观园。
久离只为须时省,流淌白银万万千。
亲情不过红顶羡,不抵深宫有其烦。
天赋我身谁知道,心期愁悴独自怜。
第六评:
《剪牡丹·贾迎春》,此调系张先《剪牡丹》(野绿连空)体,换头词。关键处是上阕有两句对仗,下阕有一句拗句且首字领格,平仄一定。(词略)录其词[前言]内容之一,诗云:
可惜园中鸟鸣脆,只为院中春韵回。
谁睹秋叶千片落,盼扬雪风一场飞。
第七评:
《汉宫春·贾探春》,此调系晁冲之《汉宫春》(黯黯离怀)体,换头词。关键处是上下阕多有对仗,注意平仄一定。(词略)录其词[缀语]内容之一,诗云:
行走云摇声自归,心晴雪洗隙相窥。
独自杏红去如许,不唯呼酒来买迟。
第八评:
《迷神引·贾惜春》,此调系柳永《汉宫春》(红板桥头秋光暮)体,换头词。关键处是上下阕注意领格。(词略)录其词[缀语]内容之一,诗云:
桃李杏梅初夜醒,冲寒暖谁看东风。
我劝人人一场笑,安能草草轻此生。
第九评:
《离亭燕·秦可卿》,此调系张升《离亭燕》(一带江山如画)体,重头词。关键处是下阕有两句对仗,注意平仄一定。(词略)录其词[缀语]内容之一,诗云:
黄花掩薄烟渚中,暮色沉沉草风巡。
风靡云旋谁当舞,不教蝴蝶笑死人。
第十评:
《黄莺儿·贾巧姐》,此调系柳永《黄莺儿》(园林晴昼谁为主)体,换头词。关键处是上下阕各有两句对仗,注意平仄一定。(词略)录其词[缀语]内容之一,诗云:
狐裘紫绶各锦袍,望尽回廓耳嘈嘈。
知心莫过人世故,总算留情遇难逃。
第十一评:
《倦寻芳·史湘云》,此调系王雱《倦寻芳》(露晞向晓)体,换头词。关键处是上阕语句有领格,且有对仗句,注意平仄一定。(词略)录其词[缀语]内容之一,诗云:
偷期曲径香睡浓,只度斜阳石丛中。
痴顽是醉君莫笑,比看对飞抺腮红。
月盈夜中梦相似,榆柳荫下人不同。
知道塘风飘影乱,信言不得心忡忡。
第十二评:
《玲珑四犯·妙玉》,此调系姜夔《玲珑四犯》(叠鼓夜 寒)体,换头词。关键处是此调集四调,名曰“四犯”。上下阕语句多有对仗句,注意平仄一定。(词略)录其词[缀语]内容之一,诗云:
情稀好不稠与僧,怯冷遥相似无情。
白玉泥淖何处觅,青青子佩落无声。
“金陵十二钗”组词,是《三上词话·词谱》卷中所录139首作为范例的一部分,以中古四声为准,能做到原声填词,受益于在“宫调与词调”核心问题的解决上,选取《白石道人歌曲》乐谱进行解析,分辨出乐谱与词谱的关系,并将俗谱译制成现代音乐简谱,将词谱与乐谱列表进行对照,从中发现了填词不可随意可平可仄的原因,还诸如古人填词择腔选调与“依月用律”的关系问题上,推导出其概念生成及变出的存在性以及应用的科学性。这些尖端问题的发现,不仅仅纠正了历代词谱中的疏漏,以及为了正确填词作了规范,主要是较好地解决了担心填词跑调的问题。
——————
① 马同儒蓍:《三上词话·词谱》卷中,中国书店,2016年10月,第360-38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