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斯特里克斯历险记:诸神之宫殿》:天真孩童 成人逻辑
两个高卢人释放罗马人的奴隶
在法国动画电影《阿斯特里克斯历险记:诸神之宫殿》中,从头到尾只有一个成人角色——恺撒大帝。恺撒具有成年人所特有的狡猾、阴险和工于心计。影片中的其他角色,虽然具有成人、儿童和动物等不同的外形特征,但从性格塑造而言,都是儿童角色。
高卢人是一群不折不扣的大儿童,影片中许多故事的转折也都因为他们的儿童性格才得以展开:高卢人明明可以轻而易举地将罗马士兵驱逐出境,避免他们继续砍伐树木并威胁自己的高卢村庄;但当他们得到消息,如果树木再源源不断地被高卢人种植出来,罗马人的奴隶将会被杀掉泄愤——故此他们无法再和罗马人侧面迂回,而是选择了一条硬碰硬的道路:将罗马人暴揍一顿,然后释放奴隶。
在砍伐树木、扛走树木的第二天,罗马人发现高卢人又用魔药在原地种出了新的树木,于是他们气愤得又砍掉了新长出的树木,扛走了它们;第三天,他们发现高卢人又用魔药种出了新的树木……在罗马人这一边,杀掉奴隶泄愤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滥杀无辜,而是诸神之宫殿的罗马建筑师和罗马队长之间一种孩童式的赌气。因此,不仅高卢人具有孩童性格,罗马军官、罗马士兵以及罗马人的奴隶也都天真可爱。对高卢的侵略被弱化为孩童般的小打小闹:你抢了我的东西,我再种出新的……
另一方面,当高卢人众志成城,决定将占领自己地盘的罗马人和奴隶统统赶出去并拆掉他们建造的宫殿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罗马公民们带着善良的妻子和儿女前来宫殿入住,准备开始新的幸福生活。这时,高卢人又做出了决定:不伤害无辜百姓。于是,他们只好忍气吞声,打道回府。
而当罗马人准备大举进攻高卢人的村庄时,士兵们却闹起了罢工:要求提高待遇,分得房产,得到尊重。这点虽令人忍俊不禁,但相比上述情节而言却颇为现实。
《阿斯特里克斯历险记:诸神之宫殿》充满了属于百姓的快乐,同时也充斥着来自上层的谎言。恺撒企图用经济与文化征服高卢人,而这比武力征服有效得多。罗马的食物、服装、壁画、建筑乃至说话与行为方式,都对高卢人充满了诱惑。高卢人可以用力量将罗马建筑一击而碎,却在罗马艺术品面前流连忘返,失去自我。这是影片中描述的成人逻辑之一。
“解放奴隶”的情节设计也颇有趣味:高卢人打昏了罗马人,释放了他们的奴隶,并好心送给奴隶魔法药水,让他们获得自由。然而讽刺的是,奴隶们再三权衡之后,决定继续留在罗马军队中做工,并开始与罗马军官谈判。依靠魔法药水变得强大的奴隶们“店大欺客”:他们认为“自由”并不重要,且“自由”无法给他们带来更好的生存条件。于是他们决定用强大的力量帮助罗马人建造宫殿,条件是与罗马士兵同工同酬,并且摘掉奴隶的帽子,获得罗马公民身份,而且还必须得到一套房子。这是影片中描述的成人逻辑之二。
在参议员视察宫殿时,罗马军官向他表示奴隶们不好对付。这时,参议员向奴隶宣布他们获得了自由,同时每人还可以得到一套房子——但前提是每周上缴15银币的租金。就在奴隶们不知如何赚到租金时,参议员宣布有一份继续建造新房的工作——奴隶们争相上岗,于是,他们又重新回到了原来的岗位上。
城市的建造给高卢人的生活带来了震动,经济和文化的交换更深深地影响了高卢人。高卢人在私欲中迷失了自我,其中一部分高卢人更是由于经济富足而背叛了自己的种族和信念。他们在与罗马人共同的生活中逐渐被同化,这也正是恺撒建造城市的目的之一。
终究是大团圆结局:高卢人在罗马平民的帮助下,凭借自己的勇敢与团结,将罗马人驱逐回家。然而观影完毕的刹那,心头挥之不去的是影片中的成人逻辑与政治隐喻。这就是《阿斯特里克斯历险记:诸神之宫殿》的高明之处:既能够传递快乐,又令人若有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