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学者研讨王宏甲《塘约道路》
由中宣部《党建》杂志社和人民出版社主办的“塘约基层建设经验座谈会暨《塘约道路》研讨会”12月10日在京举行。中国作协副主席何建明,中宣部《党建》杂志社社长刘汉俊,人民出版社副总编辑陈鹏鸣,评论家李炳银、彭程、李朝全、刘琼,贵州省安顺市、毕节市有关领导,以及中央政策研究室、中央党校、中国社会科学院等单位的多领域专家共160余人参加座谈。
何建明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再次昭示我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是每个当代作家神圣的使命。王宏甲作为一位优秀的报告文学作家,踏着坚实的脚步深入偏僻的山村,书写着当地人民脱离贫困的历程。他一落笔就是浩浩荡荡,这是与时代的旋律和风貌、与中国的精神和风貌连在一起的。《塘约道路》提供给我们一种信心,反映的是共产党人以赤诚之心和崇高信念完成的责任和使命。刘汉俊谈到,中国道路、中国故事、中国力量是这部作品最突出的三个主题,是对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深刻注解和诠释。王宏甲用他饱含深情的笔,为我们塑造了人民的群雕、英雄的画卷。
与会专家认为,王宏甲的创作一直以来都具有很强的思想性、社会性和艺术个性,始终是以国家发展为主轴,总是从社会进步的机制、原因和动力上找寻素材题材和主题,用自己的笔见证时代巨变。他能够敏锐地发现在我们国家发展的地平线上的曙光,捕捉到远方的希望。这部通过细致采访写就的作品里,深入解剖塘约道路对当代社会的启示,文本呈现出有劲道的质感和强大自信。
贵州安顺市平坝区塘约村以党的建设为抓手,“塘约道路”不仅仅是一个脱贫的故事,塘约村的变化是在集体所有制得到巩固、党支部的领导作用得到加强的情况下而发生的。崭新的变局使外出打工的绝大多数青壮年返回家乡重建家园。作者通过对塘约村的采访、写作,让人们看到农村脱贫的新路径、中国农村的新希望。 (黎 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