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寻梦统万城》(故事梗概)
来源:文艺报 |   2016年12月09日07:12

刘四牛出生于匈奴故都统万城,是赫连勃勃的嫡系子孙。

赫连勃勃晚年昏聩,废长立幼,引发骨肉相残。赫连璝兵败被杀,其长子只身亡命秦岭,随祖父改姓刘。公元434年闰三月,赫连昌叛魏招致满门被抄斩。为延续香火,赫连璝的儿子潜回统万城。宋代,统万城被毁,赫连后代刘姓子弟也不得不迁往绥德。后虽经数次迁徙,但刘四牛的先人们还是历经磨难最终落脚故都统万城。虽然与汉族通婚,但刘家仍然保持了匈奴人的血统,偶尔有子弟具有返祖的特征:额头凸起,鼻骨微塌,山根较深,两眼深陷,一张猴脸,个子高大,性格粗犷;也有匈奴人的生活习性:喜食肉,好喝酒,善骑射。

刘家最后一次迁徙是清朝乾隆年间,他们不顾朝廷禁令偷偷移民来此,借着沙漠和无定河的阻隔在统万城过着世外桃源的生活。200年来,刘家在统万城周围,无定河两岸广植树木,遍种庄稼,圈占了万亩土地。刘定乾爷爷扩大经营,染指商业,先组建商队,后开商号,再后参股票号。刘家三世在柠条梁镇收购皮毛。起先,刘家将皮毛转卖给新城宋百万,再由宋家辗转贩卖到天津口岸;后来,刘家入股宋家在天津的商号和票号,生意十分兴隆。可惜好景不长,被八国联军抢劫后烧毁。外国银行进入中国后,票号生意江河日下,逐步萎缩倒闭,刘家损失惨重。这场变故并没有击倒顽强的匈奴后裔们,刘四牛的祖父辈艰苦创业,再度振兴了刘家事业。

在北洋政府统治下,军阀混战,民不聊生,但刘四牛还是有幸降生于这个富裕且书香浓郁、并处于上升期的封建大家庭。

从刘四牛出生的那刻起,他的生活就深深地烙上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烙印,襁褓中的刘四牛就被定了娃娃亲。

在父辈的庇荫下,刘四牛在私塾度过了他的少年时代,过着富家子弟的优裕生活。他勤奋好学,博览群书,明晓事理,写得一笔好字,双手打算盘更是在周达方圆颇有名气。及至青年,已长得身材高大、膀阔腰直、眉清目秀、面阔口方、一表人才。

刘四牛的未婚妻贺夏兰生于望族,家境颇丰,诗书簪缨,夏兰及破瓜之年已出落得美丽端庄。从小经母亲调教,她小小年纪女工技艺精湛:针织、刺绣、剪纸更是远近闻名;一手好茶饭,谁吃谁夸。5岁开始跟先生读书,知书达礼,深明大义,是上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的女子。尽管这样,娃娃亲还是让深受五四以来自由、民主、人权思想影响的刘四牛十分厌恶。

虽然刘四牛百般反对这桩婚姻,可经阴阳看日子,媒人说媒,还有相亲、看家、喝酒、商话、追节、娶亲、闹洞房、回门、拜年诸多封建婚姻礼教的繁文缛节后,刘四牛和贺夏兰终成眷属。

新婚燕尔,寒冬腊月,抗日战争腥风血雨,刘四牛就在父兄的逼迫和贺夏兰的鼓励下于1938年腊月十四迈出了奥德赛之行的第一步,走上了漫漫商路,奔向茫茫商海。

行商的路虽然艰辛,但也另有一番情趣。水光山色,梢林古木,烂漫山花,莺歌燕舞,青青草原,牛羊成群,野兽遍野,辽阔大漠,海子绿洲,海市蜃楼这些塞外风光使他激动不已;古寺名剎,长城关隘,老城新貌,小桥流水,塔楼亭阁,让他大开眼界,流连忘返;地方小吃,美酒珍馐,鸟兽野味,均让他大饱口福;驼队铃声,民歌小曲,如云美女,笙歌曼舞无不让他心旌摇荡;行商门路,交易窍道更让他受益终生。

八年抗战,日寇暴行肆虐,神州大地腥风血雨,中国东北、华北、华东、中南地区大面积沦陷,但中华儿女坚持敌后作战,英勇抗敌,有效地打击和牵制了日本鬼子;八路军、高双成所部二十二军、阎锡山部相互配合,在山西、河南、河北、内蒙古、察哈尔奋力杀敌;胡宗南部重兵扼守关中;国民党保卫武汉、长沙,确保了西南、西北大后方的安全。

抗战期间,刘四牛带着商队,起早贪黑,沐风栉雨,筚路蓝缕,以统万城为中心奔波于茫茫毛乌素沙漠和黄土高原连绵的穷山恶水之间,赚了大把大把的钱。

1945年8月15日,历史翻开了全新的一页,日本战败投降,举国欢庆。刘四牛的父亲柠条梁镇镇长刘定乾在参加官方庆祝活动后,向县长递了辞呈,回到统万城,招回骡队,宴请邻居、亲戚、伙计,庆贺抗战胜利。宴会上,刘四牛才知道辛辛苦苦赚的1000万大洋都被父亲捐给了抗日部队。刘四牛心痛得号啕大哭,气愤之下顶撞了父亲,抢白了大哥,骂了老婆。对此,刘家人各有各的看法、言论和动作,矛盾迭起,故事跌宕起伏。参加宴会的人以不同的心态和角度围观了刘家人的这场闹剧,给热热闹闹的庆祝宴会又添了小小的波澜。

抗战胜利后,刘家为了发展民族工业,主动卖掉大多数土地,回笼资金8万元大洋,转往上海投资机械制造。为了将资金安全运抵榆林,他们全家总动员,全副武装,历经风险将这笔巨资存入榆林银行。刘三牛、刘小豹、刘五牛带着汇兑票据直接从榆林出发前往上海。他们有幸在火车上认识了高吉人的妻弟,在高吉人将军的帮助下,辗转拜访了杜月笙的门徒、上海市副市长吴绍澍,请客送礼花了4万大洋后,只出了1万大洋就买下了价值10万大洋的机械厂,并取强我中华之意,更名为兴华机械制造厂。生意几经起落,最后在通货膨胀的压力下,在解放军强渡长江的前夜,刘五牛带着30万美元,前往美国学习机械制造。

刘四牛服从家庭安排继续从事赶脚的行当,生意红红火火,赚取的利润全部汇往上海,投向机械制造。尽管机关算尽,可内战逐步升级,马鸿逵部进犯安边时,枪杀了刘四牛的两个伙计,没收了骡队、货物,关押了刘四牛。祸不单行,马鸿逵部占领柠条梁镇后,清洗了刘家的商铺,抓捕了刘定乾的堂弟刘定坤。刘定乾花钱救出刘定坤、刘四牛后,刘家不得不龟缩统万城。1948年4月24日,收音机里传来了延安被中国共产党解放的消息。刘四牛一反被赎回后吹胡子瞪眼的脾性,笑嘻嘻地谋划着重新走商路的大计。

1948年4月25日,他带着刚刚从东胜逃荒来的蒙古族年轻后生巴音嘎夫,赶着自有和借、租拼凑起的五匹骡子又一次开始了他的奥德赛之行。

刘四牛十分敬业。贺夏兰多年不孕,好不容易怀了胎,可贺夏兰生孩子时,刘四牛却没顾得回家。距离孩子满月三天,刘四牛利用路过歇晌的时间匆匆回去看了一眼。家人共同要求他等孩子过了满月再走,可刘四牛不顾家人一片反对声,毅然走了。

经过四个多月的打拼,刘四牛的商队再次发展壮大起来。1949年9月1日,刘四牛同巴音嘎夫赶着重新壮大起来的拥有20匹走骡的商队,驮着从耀州、延安、绥德、吴堡等地运回来的瓷器、布匹、红枣、花椒,从统万城出发,沿着无定河溯流而上,送刘定坤和伙计朱靠山去柠条梁镇重开了商铺。

正当刘家生意兴隆,事业蒸蒸日上的时候,共产党在解放战争中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如火如荼的土改运动席卷全国,刘家的商队被收,牲口被分。刘四牛心灰意冷,闷在家里生起病来。

秋末冬初,村长高殿煜、民兵队长朱大山走进刘家,开门见山要求刘四牛到商业合作社为社里赶牲口,刘四牛以有病为由一口拒绝。双方经过激烈斗争,刘定乾替儿子答应了赶牲口的差事。第二天,刘四牛在父亲的威逼下,妻子的开导后,母亲的担忧中,为了刘家家族的安全和再次发家,他带病第四次走上了商路。

经过努力,刘四牛逐步蚕食了个户的牲口,合作社里刘四牛一股独大,占股份的三分之二。但心强命不强。新中国成立后,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迅速医治战争创伤,恢复和发展社会经济,各项事业突飞猛进。随着公路的延伸,兴盛了几千年的驮队逐步退出了历史舞台,刘四牛的骡子不得不贱卖到宁夏拉胶轮大马车去了,刘四牛沦为走村串户的小商贩。

1956年,社会主义工商业改造完成,刘定乾、刘三牛、刘四牛都被迫走上了农业生产的第一线,刘家的工商业僵死在了此刻。刘四牛的二爷爷,昔日在陕北商界叱咤风云的刘复夏被活活气死了,成了刘家工商业休克的殉葬品。

刘二爷死后,走进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庄里人依旧为他举办了隆重的传统的安葬仪式。丧礼上,各路人马悉数到场,小说在大团圆的结局中画上了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