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在代表中引起热烈反响

来源:文艺报 |   2016年12月07日22:01

梁 衡:

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强化了作家的时代使命感,这里还有一层意思,就是作家的思想要跟上时代,作家要改造自己的思想。事实上,这几年我们的很多作品没有跟上这个时代。总书记要求我们写英雄,我就想到,今年我曾到方志敏家乡去采访,深受感动,方志敏被捕以后7个月内偷偷写了13万字的东西。大家都知道方志敏的事迹,但更深刻的革命思想里面有很多内容值得我们去深挖。

高 深:

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对文学艺术评价很高,党对我们这支队伍非常信任。从我自己的角度看,做出的成绩还很微小,感到肩上一下沉重起来。总书记讲到“四点希望”,第一个希望是文化自信,并特别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能光靠老祖宗的老本,世界人民创造了很多先进的文化,我们要吸收外来的,而且要面向未来,要创新。总书记提出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这三点非常重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我们的初心。实现初心的土壤,是优秀的传统文化,加之吸收外来文化和创新未来文化。有肥沃的文化沃土,这个民族就有希望。这个担子,文学艺术界挑了很重的一头,不是一个作家写一两篇东西就满足了,或者得了什么奖就行了。民族复兴,回到初心,和文学艺术家有非常重要的关系。今后会用这些理念来激励自己,为文学事业继续做贡献。

龚爱林:

文化自信关乎文学自强,为人民群众奉献最好的精神食粮,讲好精彩中国故事,不能没有文化自信。文学作品追求以精神的力量征服人、感染人、塑造人,首先要求作家在内心深处对本民族的文化高度认同,建立强烈的文化自信。作家只有坚定文化自信,才能在社会快速的发展、纷繁的时代浪潮中,敏锐地发掘中国经验中新的文学形象,进而准确把握和书写好中国故事。

张玉珠:

文艺要积极表现人民、反映生活,文艺家要做好美的发现与美的创造工作,这是一种态度,也是一种能力。作家要坚守艺术理想,用高尚的文艺引领社会风尚。讲话提出要有真才学、好德行、高品位,这些思想精神十分丰富、十分深刻,应该深学悟透。讲话涉及文艺观、作家的个人修为以及创作方法、作品标准等许多原则性问题,是今后工作的重要遵循,值得不断深入学习。

李骏虎:

文学大师们往往具有共同特点,即在作家身份之前,他们首先是本民族文化的研究者,是本土自然、社会领域的学者,是民族历史的思想者,是他们周围人们人生故事的记录者。我们应该有足够的文化自信,写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的优秀作品。

廖子馨:

目前有不少作品都喜欢“穿越”,戏弄历史,是一种脱离现实生活和社会实情的现象,可见我们这个时代的作家仍然需要努力,走进真正的生活中,走进社会,写出有时代精神的经典作品,不要因为戏弄历史而被历史戏弄。当然,“穿越”、“戏说”也是一种创作手法,如何用得恰到好处,成为有意义的创新,是文艺工作者要努力的。同时,结合社会生活现实问题,把人民内心的想法用创新的手法写出来,这是作家的责任。

铁 流:

文脉与国脉相连,作家要心中有大义,心里有人民。只有与时代脉搏一起跳动,才能让文脉与国脉更好地相连,文脉才能在国脉中汲取营养,让文脉更丰盈、更昌盛。总书记鼓励大家提高阅读社会、生活的能力,一个作家要想提高阅读生活的能力,就要下大力气深入生活、扎根人民,这样创作源泉才不会干涸。

罗伟章:

习近平总书记讲话强调文化自信。自信才能继承和发展。中华民族按理应是最有文化自信的民族。祖先为我们留下浩如烟海且至今仍能被我们所理解的典籍。但不可忽视的事实在于,20世纪以来,我们瞭望西方,在文学作品中,观察世界的角度、表述世界的方法,很多都是西方的。有时我们引进了西方的东西后,才发现在中国传统文学中早就有类似甚至更高明的表达。外来营养只是营养土,要枝繁叶茂还需依靠本土。本土才能提供更深沉的价值。总书记说的“地气、底气、生气”,也只能从本土产生。

耳 根:

我从2009年开始从事网络小说的创作。习近平总书记谈到文艺工作者的责任感,我很有感触。网络作家因文章发布的载体不同,所以读者不单纯是读者,而是粉丝。粉丝是狂热的,作家的一言一行对他们的影响很大,可以影响他们的情绪和判断。对于网络作家,读者作为粉丝,和普通读者不一样,也可以影响作家的情绪、判断。这一点是比较特殊的。同时,网络文学因其便利的载体,更容易对外传播。所以,对于网络作家来说,传播责任感、民族精神、正能量是重要的。我以前的职业是老师,教书育人;现在是作家,不敢说自己可以以文育人,但是创作方向一定是这样的。

龚学敏:

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既揭示了文学发展内在的、科学的规律,又为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指明了努力方向,令人倍感亲切、备受鼓舞。《星星》诗刊作为新中国创刊最早的诗歌刊物,今后办刊要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为指针,继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弘扬时代精神,传播精品力作,讴歌人民,讴歌伟大时代,为追梦、圆梦的中国人民提供诗意的精神食粮,为中华民族“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作出自己的贡献。中国新诗经过百年发展,已经取得很大成就。但目前,在很多读诗人和写诗人心里,其实对好的诗歌的判断标准并不明确。我认为,总书记讲话中“坚定文化自信,用文艺振奋民族精神”的精辟论述,解决了我们的创作方向问题,也更坚定了中国诗歌一定会以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屹立于世的信心。

任林举:

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非常有针对性,“胸中有大义”促使我们反思社会风尚、反思文学创作。文学作品应该直指人的灵魂,但现在很多作品并没有责任和“义”,而是娱乐和迎合。低俗化、商业化一直存在,这不仅仅是作家和文艺工作者的问题,也有社会环境的问题。作为作家,有义务反思自身存在的问题。写出优秀的文学作品不是一年两年的事,“路漫漫其修远兮”,要从自身做起去改善目前的状况,脚踏实地、扎根人民,影响社会道德,重建道德风尚。

贾宏图:

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纲领性文件,十分丰富,既有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的高度,又有切实指导性、可行性,如惊雷让人警醒,又如春风拂面,令人心情舒畅。总书记讲话里有两个问题使我印象最深,一是文艺和时代的关系。他说作家要与时代共振,我是从记者成为报告文学作家的,听了总书记的讲话,我要振奋起来,重上战场,重回一线。二是文艺和人民的关系。作家要与人民共命运,作家若不到人民中间去,就写不出好作品,这对我们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提醒。

张定浩:

作为一个文学评论者,习近平总书记讲话中的几句引文对我很有启发。所谓“坚定文化自信”,绝非重新回到闭关自守夜郎自大,绝非罗列一下老祖宗的旧宝贝就沾沾自喜,而是要创造新的作品、新的人物。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对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有一个不偏废的、整体性的认识,这就是讲话里首先引用的“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而好的文学评论,不光是好看或准确,而是能将古今和四海都集中在当下须臾一瞬的文学评论中。第二句是“落其实者思其树,饮其流者怀其源”,文学评论不是作简单的裁判,也不是批判或表扬,而是找到我们所关心的作品的谱系,顺藤摸瓜,追本溯源,在文学史的研究之外,先对它们各自作谱系学的研究。第三句,“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可以和后面引的歌德的话对读,即“如果想写出雄伟的风格,他也首先就要有雄伟的人格”,一个好的文学评论者,要感受文学的变与不变、内涵和外延,要用内在不变的人格力量,去透过外在的现实变化,触碰、理解、表达时代的美学变迁与伦理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