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酒,肉,朋友
来源:文艺报 | 若楠  2016年12月07日07:01

刚进入7月,天气一下子就热了起来。晚上看天气预报,看着南方哗哗的大雨、台风、高温,哈尔滨无论如何算是一块福地啦,比起那些高楼林立的国际大都市,真是凉爽得不行,晚上20℃,白天最高也就30℃。散居各地的朋友们打电话来问哈尔滨可以避暑吗?我说太能了,而且必须能!牢牢地记住了,没有比哈尔滨更适合避暑的地方了。这儿绝对是一座让人舒心的北方城市。

朋友们听了,立刻坐飞机来了。我的朋友们就这一点好,一律是性情中人,不矫情、不嫉妒、不小人,和这样的朋友在一起,就两个字,简单!这样有质量又有品位的朋友太难得,可遇而不可求。也惟如此,我们大家都很珍视,每年不定时的,都会从全国各地汇到同一座城市,聊上一聊,玩上几天,吃上几顿,感叹一下,抚慰一下,开怀地疯几天,然后再回到各自的家乡去,继续在各自五味杂陈的人生苦海中拳打脚踢。

下了飞机第一件事无疑是吃。说来哈尔滨的吃其实也没什么太大的特色,它不比南方美食的细腻、精巧、雅致、讲究,大东北的饮食总是显得粗糙实惠,原汁原味,不拘一格,似乎是随心所欲、一气呵成的,这恰恰正是哈尔滨人的性格。

精心给朋友选了一个小店,是家韩国人开的小烤肉店,老板也是个年轻人,30岁多一点,恰好与我同龄,光顾几次之后,我们彼此就熟悉了。小小烤肉店是在半地下,在一所大学的对过儿。我在大学附近经常会发现一些物美价廉,而且很有特色的美食店。我猜这与当代大学生们“嘴刁”有关系。

去小店就餐须提前预约,就算是我这样的老熟人也不能例外,否则只能被拒之门外,而且店老板还会客客气气地劝在店门口等位的客人,这个韩国小老板会用地道的东北话说:“那啥,去别家吧,别等在门口,让里面用餐的客人着急!”是啊,这个小小的烤肉店里只有7张餐桌,每天的中午12点才开门营业,而且谢绝4位以下的客人,这一点倒是让人有点儿想不通。

小小的烤肉店装修得虽说简单但很韩国,也很温馨。烤肉店的餐桌都是圆的,中间是一个韩式的烤盘,四圈儿摆着吃烤肉的各种配菜和佐料。与其它烤肉店相比,真是很特别,也让人觉得贴心。

我提前打了电话,订了位子,所以带领着朋友一进烤肉店就立刻被引领到订好的那张桌子那儿。桌子上已经事先摆好了免费的各种配菜和蘸料。几个朋友刚一落座,那个打扮得漂漂亮亮的韩国小姑娘立刻就把菜单递了过来。朋友在菜单上逡巡了一遍说:“哥们儿,哈尔滨的烤肉也太便宜了吧,五花肉才10块钱一盘?”我说:“是啊是啊,因为我们不属于一线城市嘛。况且因为请你们,我还怕自己破产呢,特地千挑万选了这么个便宜的地方,快,10块钱一盘,多来几盘,争取把往返机票钱吃出来!”朋友乐得前仰后合。的确,这样无心计的开怀,大约只有在这样的朋友面前了。

韩国老板看到我们有说有笑吃得这样的开心,也在柜台那里开心地笑着,并用东北方言对那个韩国小姑娘说:“丫头,快,再整两盘五花肉,赠送的,让他们可劲儿造啊。”我笑着对老板说:“哟,老板,您这东北话已经可以了,比您刚来的时候强多啦。”老板说:“是啊,都是在你们的教导下学的,啧啧,想不进步都难啊。告诉你们说吧,东北的骂人的话我也会几句哪。”我们听了都大笑起来。

两瓶真露、两瓶米酒、几盘烤肉,一帮好友再加上一个真性情的韩国老板,让哈尔滨的普普通通的下午变得格外有魅力起来。小老板索性也凑了过来。人年轻就是不见外,他一边喝着我们的酒一边羡慕地说:“看你们多好,朋友聚在一块儿,可我,在韩国没有朋友。”我开玩笑说:“这很正常啊,你想啊,您一个当老板的,喝客人的酒,确实应该没朋友嘛。”老板苦笑起来说:“就算是我想请别人喝酒,可没有人赏光啊。说实话,我在那里不好,做错了事,没人再当我是朋友了。所以,我到了中国,这里没人认识我,我可以重新来过。”

听了小老板这样的一番话,大家都沉默了。我看着烤盘上嘶嘶作响的五花肉,一口饮尽了杯里的米酒。说的是啊,谁又没有一段伤心的往事呢?朋友的每年一聚,不正是因了这一年里又积聚了几多伤心、几多惆怅,朋友才相聚过来,倾吐一下,在朋友的安慰中找回些正能量,再继续前行。只是,身边的这个没有朋友的韩国老板,究竟经过了怎样的伤心,才黯然地选择到异国来寻找新朋友的呢?我不想问,因为那一定是凄惨又不堪回首的吧。那一瞬间,这小小的韩国烤肉店里,弥漫起一缕淡淡的哀愁。

从小小的烤肉店里出来,已经是薄暮时分,小老板站在小店的门口看着我们走远,突然间,小老板冲着我们喊:“朋友,下次再来啊!有便宜的五花肉啊!”喝得微醺的几个朋友相视大笑。看来又多了一个不矫情、不嫉妒、不小人,有真性情的异国朋友。

有酒、有肉、有朋友,人生的好滋味不就在这里吗?

(作者系鲁迅文学院第二十二届高研班学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