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贺嘉钰:叙事的动力——从范小青《桂香街》谈起

来源:中国作家网 | 贺嘉钰  2016年12月06日17:42

1985年,范小青离开了工作三年的苏州大学,调入江苏省作家协会,成为一名专业作家。据不完全统计,这一年她在各种文学刊物上共发表短篇小说18篇,并于《芙蓉》发表第一篇中篇小说《生子当如》 。惊人的爆发力显示着范小青创作上的抱负与耐心,“写作刚起步的时候,心情特别着急,希望全身心地投入,希望有更多的时间和精神的自由。” 这一年,工作上的安排似乎还为日后的写作埋下了草蛇灰线,范小青先后挂职担任居民委员会主任和沧浪区区长助理,这使得三十年后,被称作“最美小巷总理”——许巧珍的名字一经出现她眼前,便“极大地鼓动了我内心的激情,最大程度地调动了我写作的积极性。” 简单地说,这便是《桂香街》被写就的直接动因。

笼统说来,这部带着“平民生活的脾性与体温”的小说,依然囿于范小青熟稔的叙事场域,“桂香街”带着日常苏州市井的温糯,在故事的起点将历史与人世的变迁拢于一派桂花香的氤氲之中,当读者以为这会是一个香气四溢甚至甜软得不接地气的故事时,范小青笃实伶俐的叙事一下子又将读者拽入现实——社区居委会、小吃街、城管、家长里短、商业竞争……围绕着最为柴米油盐的日常生活,范小青将一幅民情百态图为我们铺展开来。

主人公林又红与江重阳是昔日大学里“把恋人当成了敌人”的欢喜冤家,因为林又红的“假戏真做”,将恋人“硬塞”给闺蜜俞晓,而导致了感情上对真爱长久的丧失。俗话说,不是冤家不聚头,因为专业相同,当数年后林又红与江重阳因工作再重逢,这个名字依然会将她的心击中,但狷傲如林,尽管内心狂风骤雨,理智还是劝服了她顾全现在的家庭,并将一颗赤诚的心扑在工作与事业上。而整部书围绕的,确乎是一个外企的女高管如何“华丽转身”为基层社区居委会主任,林又红几乎是不明就里地、被连哄带骗地、极不情愿地成为了“蒋主任”,而当她一旦进入角色,便显示出一个尽职尽责的社区居委会主任如何用善良、热忱和责任心和前来“投诉”“找茬”的居民群众打成了一片,并在江重阳的暗中调查与努力下,一举揭开毒牛肉地下巨大的产业链。

范小青周翔而娓娓道来的讲述使整本书被生活的一团热气所簇拥着,笔者在这里无意于探讨故事与情节架构的曲折迂回,而想着意于作者是如何实现了整部书“一团热气”的观感、如何将看似支离破碎的情节有效地组织与粘合,实现叙事动力的充沛。

叙事动力,简单来说,就是有效推动一部小说生长的内在力量与逻辑。具有充足叙事动力的小说,从语言到情节,从叙述到叙事,都有一种力量将读者轻易地链接进叙事场域。具体到《桂香街》,便是你突然会发现,如毛细血管一般遍布于中国大大小小城市的社区居委会、小吃街,近在你生活半径之内的日常,原来可以被如此细密地捕捉并打捞。而作为一部长篇叙事小说,《桂香街》是如何将交错缠绕的人情世事、商场上的尔虞我诈、家长里短的鸡毛蒜皮都装载进扑面而来的市井气息里?从叙述的角度看,“对话”是整部书的叙事动力之一。

在范小青密密匝匝的铺陈中,“对话”对于撑起整个故事骨架、描绘人物性格,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桂香街》在几乎剥离了抒情的讲述里,用结结实实的对话将林又红、江重阳、赵镜子、俞晓、宋立明、小陈、浦见秋等一众人物的性格、气质、形象描绘得跃然纸上,随意翻动书页,每一页最为显眼的标点符号就是双引号。人物间语言的交锋最为直接和快速,它甚至绕过了作家和读者的想象与建构,直接抵达人物彼此。由于“对话”的在场,作家本人叙事性言说的缺席便不构成一种损失,反而,作者的主动退出更加丰富了小说对“零度”情感的追求,于对话中丰盈人物,直接、迅速而准确。作家如何赋予每个人物最贴合的语言,如何以经济的语言达成性格的塑造,如何导演好每一个“演员”的每一句“台词”,可以说,小说写作中的对话描写是最具难度的。在《桂香街》里,范小青书写对话的本事是有目共睹的,社会里的各色人等都有着一套属于自己的言说系统与方式,居委会主任、政府官员、城管、接头小贩、保姆、甚至90后的“小同事”,作者无一不寻找属于该群体最为标志性的言说符号,没有一双密切地注视着生活的眼睛,没有一双向生活无数动听与噪音保持着宽容的耳朵,是很难做到的。

“对话”的直接性为故事注入了叙事动力,除此之外,两条相交错缠绕故事线索也使《桂香街》具有充沛的叙事动力。一是林又红如何一路“被成为”桂香街居委会主任,二是林又红与江重阳这对昔日恋人如何在人生漫长的生活真相里“相忘于江湖”。

《桂香街》几乎是由无数琐碎但具有质感的细节铺就的。作者将社区生活中粗粝的生活真相揉碎了砸开了曝于阳光下晒给我们看,她将家庭中那一本本难念的经讲得真切而丰富,如一部连续剧,那些裹挟着生活中真切的烟火味的遭遇,也许会让你从中看到你的街坊邻居、你的亲人朋友、甚至你自己。

在我看来,《桂香街》甚至还带有一些“讽刺”意味,一种真诚的讽刺。范小青以不讨巧甚至笨拙的方式讲述了一个不博眼球的故事,而这个故事,又包含着作者的某种“野心”,她几乎要完成一个看似不可被完成的任务——如何对自我身份“将错就错”,如何别扭地走向自我的“反面”,如何同众人一齐完成对自我身份的“误解”。是写作的耐心和稳持,让范小青在逻辑链条上将藏于细节的故事圆一环一环地扣上。在故事的讲述中,人物的设置至少被赋予两种具有张力的性格或情节,譬如居委会的余老师、90后小陈、小姜,他们都走到过各自人生轨迹的岔路上。甚至对于主人公林又红而言,年轻时一个任性而冲动的决定——将恋人赌气似的推向闺蜜——似乎都隐约地导向了几十年后各自人生的经历与走向。

在一切的生活表面之下,作者似乎还有一个更为隐蔽的叙事冲动,就是探讨在大历史大社会泥沙俱下的洪流里,作为个体的人,如何于潮流中安身立命,如何随波逐流,如何放置一副皮囊与一颗心的位置。范小青的书写,是在为最民间而日常的朴素生活作注释,她扎扎实实地打捞生活中粗粝的部分,绵绵密密地铺展开一派冒着热气的日常景象,带着“丰满而温润的‘元气’”(谢有顺语),而没有一颗满盈着善意的心的作家,是看不见这样的题材,也无法使文本中使无处不在的善意,开花结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