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桂香街》试读二

来源:中国作家网 |   2016年12月05日14:23

这桂花树原本长在西南一带,南州并不多见,潘氏移栽时,尚还担心桂树水土不服,有碍生长,却不料两棵桂树,植根于南州大地、潘宅泥土后,如有神助,冒尖先进,每天秋季,其香既浓郁又清淡,从潘宅溢出来,飘满了整条街巷,潘家且敞开大门,任街坊邻居进来闻香,也可摘掉过于密集的一部分桂花,以便来年生长的空间更大。

这样一条桂香飘逸的街,再叫原来的名字,实在不相符合了,桂香街名便应运而生了。

从桂香街开始,南州人开创了喜爱种植桂树的风气,由于桂树的茂盛,桂花的繁华,以桂花相佐的南州糕点食品小吃的名气日益增长,久而久之,这里就形成了美食名吃一条街,街上名吃小店遍布,名吃品种众多,不仅南州人人向往之,连远方的客人,也都慕名而来。

潘家的末代大少爷潘伯煊,生于1947年秋天,从吃奶起,就拌着桂香在生长,长到两三岁时,竟已经能够和家里的下人一起,用桂花做出各种点心食物饮品,桂花糕,桂花圆子,桂花糖藕,冰糖桂花,桂花酒,桂花茶,桂花酱,桂花蜜,那些年的桂树园大宅子里,怎一个“桂”字了得。

在1958年私房改造前,潘家人一直住在老宅,除了接纳了几户外来的远亲和一些下人的家眷,别无他人。私房改造时,桂树园定性为经租房,潘家老小挤进了两间小厢房,其他房屋全部由国家出租给经济困难无房可住的人民群众。

潘家人养尊处优惯了,哪有什么工作能力,个个手无缚鸡之力,家庭几乎没有了收入,改造前还能靠房租生活,改造后就全无着落了,潘伯煊的一个叔父,流落到公园拉二胡,任人赏一两个小钱,也和乞丐差不多少了,另一个叔父则靠出卖家中旧物生存,也基本上是苟延残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