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心有人民 向文学和文艺高峰攀登 ——上海与会代表热议总书记在文联十大、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

来源:解放日报 | 王烜 樊江洪  2016年12月03日10:48

艺术需要创新,也需要艺术家和文学家对理想的坚守。几天来,上海代表认真讨论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表示要以讲话精神为动力,攀登文学和文艺高峰。

深入生活 讴歌人民

从1942年的延安文艺座谈会到2014年的文艺工作座谈会,贯彻的一个核心主题即:文艺为什么人的问题。人民需要艺术,艺术更需要人民。

2006年,王萌萌大学毕业从青岛来上海工作。这个80后女孩热衷公益,她曾辞去工作加入公益组织“希望书库”。十年间多次赴云南贫困山区红河州支教体验生活,目睹当地生活的辛酸,从未有写作经验的她涌动了创作的欲望,真实的生活幻化为长篇小说《大爱无声》,出版后广受好评,成为国内第一部由志愿者写志愿者的长篇小说。后来她又进行了剧本创作和纪录片拍摄,改编的电影剧本《云中书》已写了八稿。如今,王萌萌走在红河州元阳县的大街上,还时常有人和她打招呼:回来了。这三个字让她特别欣慰,当地人已经把她当作家人。王萌萌代表说,好作品一定先要打动自身,在写《大爱无声》的时候,情动处经常热泪沾襟。

舞蹈家黄豆豆近几年每年都参加中国文联组织的艺术团到基层演出,对艺术扎根生活很有体会。他说,许多地方的演出条件比较艰苦,没有专业的灯光舞美设施,但他演出中常常能够感觉到观众对艺术的欣赏、还有那种渴望的目光,使得自己心中的激情也奔涌出来,“既要能在国际舞台拿得出好作品,又要能跟老百姓心贴心、面对面地交流,这是一个舞蹈演员应该做到的。”

勇于创新 精益求精

创新是文艺的生命。总书记希望大家勇于创新创造的要求,引起了上海代表的共鸣。

坚持原创、坚持现实题材创作、坚持传播真善美,这是剧作家王丽萍一直奉行的原则。她说,对一个编剧来讲,心里要有观众,善于从生活的泥土中汲取营养,反应这个时代热气腾腾的生活,所塑造的人物才会有底气和生气。她认为,影视作品的灰调子太多,观众也不喜欢,如果表现出人间的真情和温暖,会无形中促成乐观的因素。

追求创新,不能一味追求标新立异。上海市书协主席周志高说,书法艺术基本是个人创造,通过创新实现艺术美很对,但如果不遵循规律,太过头了就不行。比如,有的书法作品没人看得懂,连书法家也看不懂;有的作品专挑生僻字,表达的意思和艺境较难把握。书法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继承和创新的关系应该摆好。

多问问自己:为什么创作

赵丽宏代表回顾自己踏上文学之路时说,我当初在农村写作,没想着带来名和利,没一分钱也还会写,就是单纯的热爱。上世纪90年代初,文学分化,很多人下海,他们曾经以文学为敲门砖,想要改变命运,一篇文章就名满天下。他们本就不该选择这份职业,选择更合适自己的职业,对国家也更有利。

不当市场的奴隶,敢于向炫富竞奢的浮夸说“不”,向低俗媚俗的炒作说“不”,向见利忘义的陋行说“不”。习总书记讲话中的这几句话给上海油画雕塑院的殷雄留下深刻印象。他说,这是总书记对文艺工作者的一个贴心忠告。有段时间,一些画家为了作品价码高,不是靠艺术和思想取胜,而是想方设法炒作自己。甚至有些画家迎合个别西方人奇怪的审美趣味,创作丑化中国人的作品。“现在,这种情况已有改变,艺术家一定要把握艺术风格与社会道德的关系,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

“中国不乏生动的故事,关键要有讲好故事的能力;中国不乏史诗般的实践,关键要有创作史诗的雄心。”习近平总书记的这段话,吹响了进军文学和文艺创作高峰的号角,愿我们的文学家、艺术家努力再努力!

(本报北京12月2日专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