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代会代表审议中国文联第九届全国委员会工作报告
在12月1日上午举行的中国文联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中国文联党组书记、第九届副主席赵实代表中国文联第九届全国委员会作了题为《肩负时代新使命 推动文艺新发展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贡献力量》的工作报告(审议稿)。当天下午,文代会各代表团围绕报告进行了认真审议和热烈讨论,大家普遍认为,这是一份求真务实、主题突出、催人奋进、团结鼓劲的报告。报告充分肯定了五年来中国文联勇于创新、锐意进取,响应时代召唤、认真履职尽责,强化职能转变、作风转变,推动理念创新、工作创新、机制创新,为繁荣文艺作出的重要贡献;对今后五年工作有很强的针对性、指导性,体现了文联的特点和胸怀,体现了作风的转变和务实,必将不断增强文联的吸引力、影响力、凝聚力和引导力,推动中国文联的各项工作不断开创新局面。
大家认为,五年来中国文联实现了新跨越,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这是中国文联和各个协会共同努力的结果。报告重申并强调文联是党领导的文艺界人民团体,是党和政府联系文艺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是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力量,更是服务广大文艺工作者温馨和谐的家园。报告内容既符合文联的定位,也让与会者倍感温暖,特别是强调建设“温馨和谐的家园”,新增“和谐”二字,倡导文艺工作者互帮互助、共同提高,有利于营造更加积极向上的创作氛围。
今后五年,报告提出要创新联络协调机制,更加有力地凝聚各方面文艺工作者,其中之一便是密切联系文艺家和基层一线文艺工作者,提出要面向基层,重心下移,加强对文艺名家和文艺人才的联络和服务工作。这充分体现了中国文联的务实担当和管理服务的创新,为基层文艺团体、文艺人才创造了更多的机会。在凝聚各方面的文艺人才方面,积极动员和吸收自由编剧导演、独立制片人、独立演员、歌手、自由美术工作者、网络艺人等新文艺群体中的优秀人才入会,提高他们在各协会会员中的构成比例。大家认为,用“新文艺群体”界定体制外的文艺工作者,体现了文联团结文艺工作者的新思路、新理念,进一步拓宽了文艺人才的范围和视野。同时,报告指出,要加大中青年文艺人才的培养推介力度,加大各艺术专业领军人物、中青年文艺骨干、新文艺群体拔尖人才的服务力度,推动各艺术领域薪火相传、新人辈出。这些举措有利于培养青年文艺人才与中国文联及各协会组织的感情,有利于调动他们艺术创造的积极性、主动性,能够为中国文艺繁荣发展积累充足的后备力量。
大家期待今后五年,能够继承发扬文联优秀传统,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的各项战略部署,最大力度地团结引导广大文艺工作者牢记自身的使命和职责,不忘初心、继续前进,铸就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时代的文艺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