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童书:喧哗与浮躁 据说582家出版社,538家在做少儿图书
来源:山东商报 | 朱德蒙  2016年11月28日08:27

  

幼教专家巴普洛夫曾说:从孩子出生的第三天开始阅读,你已经落后了两天。随着父母对孩子教育的重视,童书也显得越来越重要。据中国少儿图书零售市场分析报告显示,全国500余家出版机构年均出版4万多种童书,仅今年前三季度,国内童书销售总量约5亿册,码洋预估达100亿至120亿,同比增长逾10%。然而,童书市场巨大潜力背后,也滋生出各种问题,比如低俗成人化,所以如何继续保持市场增长的同时提升童书创作品质,是出版商、作家和家长共同思考的问题。记者朱德蒙 童书展闭幕 童书话题余音未了 随着为期3天的上海国际童书展的闭幕,童书再度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 童书,是基于幼儿及儿童阶段生理心理发育特点,编辑、审订、发行的纸制或电子版文化读物。它不同于普通图书,内容上除了要适应儿童的发育特点、保持科学性、正确性外,还要担当文化传承的角色。纸制童书,更是要注意加工工艺和用料,尤其低幼读物,纸张及印刷用料的安全性、甚至辐射问题等都要考虑在内。

进入21世纪后,一批优秀畅销书作家和作品的涌现,童书出版从专业出版演化为大众出版,让童书迅速崛起。当下,童书年出版达到4万多种,总量世界第一,成为拉动并提升中国出版业发展的“领涨力量”。近十年,童书市场以年均10%的速度增长,儿童文学读物比重不断扩大,占据40%以上的图书份额。今年,据中国少儿图书零售市场分析报告显示,仅前三季度,国内童书销售总量约5亿册,码洋预估达100亿至120亿,同比增长逾10%。以当当网为例,2016年当当童书销售目标是35.9亿码洋,截至10月份,当当童书销售码洋同比增长35%。

业界有观点认为,这是童书的黄金时代。作家、资深出版人海飞曾在其著作《童书大时代》中这样描述,中国童书出版正在从数量、规模增长型,向质量、效益提升型方向发展; 中国童书出版正迎来第二个“黄金十年”;中国童书出版正在迅速国际化。

日前,明天出版社童书编辑凌艳明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表示:“有一种说法,当前全国共有582家出版社,其中538家在做少儿图书,虽然竞争很激烈,但同时也可以看到童书板块的繁荣。”

繁荣背后滋生的问题

然而,巨大的潜力背后,高于其他品类的快速增长,让童书市场多了一些浮光和躁动。有人甚至称,“做童书”等同于“赚大钱”。童书出版门槛越来越低、童书质量变得良莠不齐。“成人化、低俗化还有缺乏原创,都是童书快速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也是我们和发达国家童书质量的差距所在。”“乐乐趣”童书总编审、高级编辑、幼儿科普阅读研究者和推广人袁秋乡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道。因此,如何在继续保持市场增长的同时提升童书创作品质,是出版商、作家和家长共同思考的问题。“出版乱象在各个板块都有,只是少儿出版的繁荣,才使得这种乱象尤为突出。”凌艳明说道。她认为,要避免这种现象,出版社、作者和教育者、家长都有责任,“对作家而言,不能只被图书的销量迷惑,要严格自律,不做重复写作,把自己认为真正优秀的作品提供出来,而不是对某一种类型化写作的简单重复。同时,作家要保有个人的创作风格,不应盲目跟风,看到哪类题材有销量,就一窝蜂去写。出版社也是如此,不能只抓有经济效益的图书,而忘记了出版社的社会责任。“作为一家出版公司,严于律己的同时,我们也希望有关部门能够从顶层设计上关注童书出版行业,规范质量和出版流程,加大管理力度,为高品质的童书出版保驾护航。”袁秋乡告诉记者。

当当副总裁兼出版物事业部总经理陈立均则表示,作为图书销售方,那些不能给自己孩子看的书,或者放在书架等孩子长大再看的书,坚决不推荐给小读者,“严格把关童书的质量。淘汰出版质量不高、内容照葫芦画瓢的低劣图书,把好精品这道关,为孩子们提供优质的阅读。每年我们都要拒绝3到5个亿的低端市场,对儿童成长无益的、低水平重复的、高定价高折扣的品种。相反,那些有益儿童的图书则会多多推荐,比如《皮皮鲁送你100条命》,它里面包含了很多地铁安全、交通安全、出行安全等出行实用科普小知识,这些内容都有特定的生活场景,我们想,如果让孩子在情境中阅读、体验,可能成效更明显。于是就向出版商提议,推出口袋版系列,方便孩子出行携带,该书一经上市颇受小读者青睐。”

此外,陈立均也说道,发展中国童书事业,原创作品也是绕不开的话题,“中国的孩子们需要汲取国外文化的精髓,也需要有本土文化的滋养。”以本届上海童书展为例,据悉中国本土原创童书最引人关注。比如虹影“神奇少年桑桑系列”的《马兰花开》、常立的“神奇故事系列”《变来变去的小爬虫》《魔术师的苹果》《好买卖》,以及《天啊! 错啦!》《牛牛的祈祷符》等等,受到小读者们的热烈欢迎。

选择一本好童书 培养阅读兴趣

小W是一位80后新手妈妈,即便舍得花钱给孩子买书,但每次到书店看着琳琅满目的图书时,却根本不知道如何下手购买,更不清楚选择哪一本最适合。“最后只能挑一套卖的最好的,或是选择电视上热播动画片的同名作品。”小W告诉记者。

其实,小W的做法正是当下很多家长的做法。事实上,对于童书,有时候它的问题除了本身的问题外,还在于很多家长不知道如何选择合适的童书,以及让孩子正确的阅读。“图书品种如此繁多,孩子本身又不具备选择的经验和眼光,因此特别需要教师和家长的积极引导。”凌艳明说道,“儿童趣味和儿童视角,对很多家长来说,似乎难以把握判断的标准。这时,需要多看多听多学习,家长需要去了解好书的标准。学会辨别。0至3岁和3至6岁这两个年龄段,都是需要大量阅读图画书的阶段。家长选书,首先可以选择一些品牌书,比如信谊图画书、爱心树绘本、启发图画书、蒲蒲兰绘本、耕林绘本等。其次,可以选择获得国际大奖的图书,像凯迪克奖、安徒生奖、丰子恺图画书奖、信谊原创图画书奖等。再者,也可以关注一下优秀的出版社和作者,这些都是优质图书的保障。”

随后,凌艳明也表示,对很多家长来说,选择图书还要看图书的品质和内容,“关注幼儿教育和幼儿图书的家长,可以订阅一些相关的公众号,了解幼儿图书的品牌书系,这对选购图书有起码的保障。”

对此,袁秋乡也表示,“可以选择一些充满童趣的立体书与孩子互动,比如《我们的身体》《鳄鱼先生》等,通过翻翻、拉拉、转转、声音、立体等表现形式充分让孩子参与阅读,培养阅读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