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大山深处的梦想
来源:文艺报 | 刘建春  2016年11月21日07:17

这是一座贫瘠的大山,位于西部老少边穷的少数民族地区酉阳县。在原本以喀斯特地貌为主的酉阳山区,山路大都崎岖坎坷,难以开山筑路。没想到的是,我们只在山脚下经过了一段正在修复的凹凸不平的山路后,车越往高处走,路却越加平坦整洁,典型的两车道柏油公路,在大山深处,宛如一条银色的飘带,缠绕在青山绿水间。

这是重庆“烟草惠民工程”的一部分。从2007年到2015年底,主管单位共投入54.2亿元,用于开展基础设施建设和惠民工程建设。

沿途目力所及,一片片茂盛的烟叶覆盖在莽莽山区里,青翠欲滴,有的叶顶上开出了一朵朵娇艳的橙黄色的烟草花,给青绿的烟草地增添了几许妩媚。在拐弯处的一块烟田里,只见十几个男女烟农正在烈日下施肥除虫,他们忙碌的身影融入到了那一片生机盎然的绿色烟苗中。而在不远的一处山岩下,一簇簇红色的山花正开得如火如荼,云蒸霞蔚。

“嘎——”小车停在了海拔1200米的龚滩烟叶基地。走出小车,清新湿润的空气扑面而来,沁人心脾。溽暑7月,人在山下大汗淋漓,这里却凉风悠悠,爽快无比。

眼前是一排简陋的平房,院坝上已坐着一群肤色黢黑的烟农,其中有一对烟农夫妇是从四川南江迁来,在这里开荒种地已经9年多。

“这位就是陈斌,旁边坐着的是他妻子赵凤鸣。”随我们同行的小曹介绍道。

乍一看,还真有点吓人,陈斌的脸上、手上、腿上全是白癜风,而且还很严重。

“是种烟叶引起的吗?”同行的一位作家问道。吸烟对人体有害,种烟会不会也对身体有害?这很容易让人产生联想。

“不是的,以前就有,但没这么严重。是高山上强烈的紫外线加重了他的病情。”他爱人赵凤鸣,30多岁,一张椭圆形的黧黑的脸,难掩她昔日娇好的容颜。她语气沉重地解释道。

坐在陈斌夫妇旁边的龚滩镇镇长、村支部书记、烟农们向我们都夸赞这对夫妇当初来此地创业如何不易,如何历经千辛万苦,才创下了这块基业,而且,这仅仅是开始。

陈斌,40岁开外,中等身材,清瘦,一张长满白癜风的脸已经被高山日照晒得黝黑,但一双眼睛却炯炯有神。坐在这群烟农中间,他的皮肤病状态使他尤为显眼。这是他为理想和事业奔波所付出的代价,他无怨无悔,默默地在高山上描绘着自己的理想蓝图。

24年前,他在家乡读完财税专业大专后,在南江税务所工作了几年,便辗转到上海一家外企做高级人事管理。那段日子,还是很舒心的,工作稳定,收入可观,可从小对农业的热爱和想自己创办现代农场的念头始终在他心里萦绕不去。2008年,因为一次偶然的招商机会,他得知酉阳这个西部最大的烟叶基地可以提供优惠条件,实现他创办现代农场的宏图。于是,他与堂姐夫从家乡驱车千里,翻山越岭,深入高山考察,与当地政府达成共识后,毅然辞去外企白领职务,落户酉阳。

“我们从四川南江押运一批农业机械设备,足足走了两天。山路不好走,从山下到山上,拖拉机又开了整整三个多小时。刚来时,租住在村里农民的家里。后来,利用工程队废弃的物料,搭了个30多平米的简易工棚,吃、住都在里面,一住就是一年多。多亏当地政府的关心和支持,包括村支书都亲自上门送菜送米,嘘寒问暖,才帮我渡过了最初的难关。”陈斌回忆起当初那段艰苦创业的经历,沧桑的脸上有一种沉稳和淡定。“最难熬的是晚上。一到夜晚,山上静寂得令人头皮发麻。屋外是凄厉的山风呼啸,屋内你一个人大声呼叫,连鬼都听不到,静得令人惊惧和心战!”

听他讲那创业的故事,好像是发生在昨天一样,其情其景,一次次撞击着我们的心灵,把我们带入到他那艰苦创业的境地里……

当年,他来到酉阳山区,承包了3000多亩山地,雄心勃勃,规划了一个现代农业版图:养鸡、养羊,种植经济作物、中药材,然后再扩大到种植烟草叶,形成一个可以观光旅游、休闲度假的现代化农场。理想归理想,事情还得从头做起。首先开始养鸡,他投入30多万,从成都引来1万只鸡,希冀能淘到第一桶金。但事与愿违,当小鸡刚开始在圈舍里飞跑时,却出现了令人心寒的事情:邻居家的狗咬死了不少小鸡,不知从哪里窜来的山民又偷了不少鸡。结果,当年养鸡失败,赔了20多万元,这是他第一次创业的成本。

翌年,他再次投入30多万元,从南江引种200多只黄羊,期望带动周边优质羊种,提高种羊品质,优化黄羊的繁衍,以达到最佳附加值。酉阳的白山羊、黑山羊附加值不如黄羊高,当地羊要养1年,黄羊只需8个月,而且黄羊膻味轻,个头重,不需添加任何饲料,用传统的养殖法即可。但当年冬天下雪周期太长,储备的草料不够,加之几十只黄羊受冻,导致再次亏损10多万元。

两次创业的失败,使陈斌黯然神伤。他开始怀疑,当初辞去优厚工作来到深山创业是否明智?是否值得?妻子和两个孩子又远在南江,不能照顾家,事业又受挫。他欲哭无泪,常常踽踽独行在大山里,忧心如焚。他需要调理,需要疏通,需要另一种精神的力量来促使他重新振作起来,再次扬起理想的风帆。

“陈斌,我辞职来帮你。我不能看着你一个人在大山里创业,生活也没人照看,我心疼呀!”在陈斌事业处于低谷,最需要感情慰藉的关键时刻,妻子赵凤鸣毅然辞去南江小学数学老师职务,将两个幼小的孩子交给爷爷奶奶看管,风尘仆仆,来到大山深处,与丈夫相伴相守,共创新的家园。

陈斌拥着自己的爱妻,泪水潸然而下:“谢谢你,谢谢你的理解和支持!这里也不是我一个人在创业,当地政府和附近村民也给了我很多帮助,但这种帮助都没有你给我精神上的支持和鼓励大呀!”

那一刻,山上的明月格外亮,银色的月光倾洒在山野里,也星星点点地落在他俩的身上。陈斌真正感受到了离别夫妻重逢后的甘甜,哪怕创业再苦、再累,只要妻子在身边,哪有迈不过去的坎!

夫妻俩相濡以沫,携手并肩再次出手,从家乡引来黄羊200多只,精心饲养。当年,竟扭亏为盈,赚了30多万元。

“头年养羊亏损了,为什么你们还继续养羊呢?”我多少有点诧异。

“养羊为主,用羊粪改良土壤为辅。酉阳山地很多都是流转土地,要两三年才能变成熟地。羊粪是最好的有机肥,即使亏了也要养,从长远看这是值得的。目前,我们就在这片改良的熟地上种植了一些大黄、川芎等中药材,还试种了一种水果玉米。这是一举两得的事,焉能不养!”陈斌话语中充满了激情和喜悦。

2012年,陈彬夫妇在经过了创业初期的阵痛和欣喜之后,开始涉足种植烟草这片完全陌生的领域。

烟农,这个以种烟草为主要生计的现代烟草专业种植户的称呼,在几天的采访里,已经让我们耳熟能详。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烟草行业是我国第一利税大户,也是创造财富最多的行业。但作为这个行业基石的烟农在11年前却收入低微,一度挣扎在贫困线上。一方面,酉阳山区海拔最高1895米。在海拔800-1500米之间的土地,已经很难种出好庄稼,除了高粱,其他几乎难有收成。只有烟草,才是最适宜生长的品种。但原始的手工操作已经让烟农们难以为继,入不敷出。

2005年,国家烟草专卖局实施了“烟草惠民工程”,惠及全国烟农。“反哺烟农,改善老少边穷”,重庆市烟草公司也适时启动,将这一惠民工程带进了酉阳山区。“想致富,先修路”,一条条平坦的柏油路从山脚下蜿蜒直上山顶,缭绕在一户户山区烟农家门前;“用上方便水,走上幸福路”,一座座水池,一条条管网和沟渠的建成,确保了农作物的正常生长;“造福农村,惠及烟民”,一座座欧式密集烤房的落成,一个个现代化育苗大棚的修建,一辆辆烟用农机的配置,大大提高了烟叶生产水平和效益。

“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是一句口号,又何尝不是一种双赢的生产模式:烟草公司收到了最好的烟叶,烟农们创造了最高的经济价值,它正在释放出前所未有的巨大效益。“烟叶基础设施工程实现了我们几代人的致富梦想。”这是烟农们发自肺腑的心声。

一个典型的例子是,在院坝里,一位70多岁的陈姓老大爷告诉我们,他种烟已经有30多年的历史,从1982年一家三口种1亩烟,每年赚不到60元钱,到今天一家三口种20亩烟,每年纯收入可以达到7万元左右。家里盖了190平米的两层新房,儿子又买了新车。自己年年出去旅游,去年到了北戴河,今年下半年到香港。他开心地说:“现在的生活过得真是舒心啊!”

昔日烟农,在田野中播种烟草,可干旱和水患让希望破灭;今日烟农,在田野中品读烟草,丰收的乐章在烟叶里跳跃。“如今酉阳大变样,薄地变成金沟沟;根壮叶青好收成,老少爷们齐赞口。”

面对烟农普遍对“烟草惠民政策”的赞誉,加之几年来亲眼所见一个个烟农致富的事迹,陈斌和妻子赵凤鸣在没有一点种植烟叶经验的基础上,开始试水100亩,种上了南江3号、K326、云南87号烟草。

烟草公司按政策送了6个烤房,一台变压器,并派烟草技术员全面指导。那段时间里,烟草技术员与陈斌夫妇同吃同住同劳动,无私地帮扶解决陈斌夫妇在种烟技术上遇到的难题,像如何施肥除草,如何打顶磨芽。面对这些全新的烟草种植新技术,陈斌夫妇边攻读烟草专业技术书籍,边与技术指导员一起下田实践。眼看着幼苗在扑哧哧地往上蹿,不到半年就长成一片片茂盛的烟叶了,那心里真是甜啊!

孰料,当年的收成却没有期待中来得那么如意,由于经验不足,种的品种杂了,难以管理,只打了个平手。

有了第一年栽种烟叶的经验,翌年他在原100亩烟地上只种了一个品种:云烟97号。这次,他吸取了上年的教训,从2月下小苗开始,便全力以赴投入管理。3月精心育苗,4月底将小苗从大棚移栽到田地,5月施肥、杀虫,6月打顶磨芽,7月准备采收,8月、9月将开始烘烤,大半年时间,真是一环扣一环,环环相连啊,每一个环节都不能出问题,否则牵一发动全身,将会影响当年的收成。

那一年旱情严重,烟叶长期暴晒,出现了一些烟叶假成熟的现象。烟叶指导员冒着酷暑亲临田地,教陈斌夫妇如何识别假烟叶。一般叶龄成熟的周期都要在60天以上,但由于太阳暴晒,会使有些烟叶过早成熟。如果不会识别,将不成熟的烟叶采收下来,势必会影响当年烟叶的质量和收益。

“惠民工程提供硬件设施和技术指导,保证了我们的烟叶收成。当年我们的烟叶纯收入就达到了30多万元。今年,我们试种了400亩中药材川芎,50亩经济作物蔬菜瓜果,圈养黄羊100多头,同时,继续种植90亩云南87号烟草,预计,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陈斌带着我们来到他的田地,指着眼前一片片长势葳蕤的烟叶,兴奋不已地说。站在他旁边,一脸娴淑沉静的妻子,脸上也溢出了欣悦之色。

“一个人如果没有家庭,再大的成功都不能算成功。只有夫妇一起创业成功才能算成功!当你拥有了和谐的家庭后,那种创业成功才会让你真正感受到幸福和甜蜜!”陈斌拥着自己的爱妻,声情并茂地畅谈着自己的理想,“现在流行网络农场,那是一个虚拟的世界。我们要把农场办成一个实实在在的现代农场,规模化种植,机械化耕作,现代化管理,并修建几栋两室一厅的小居室,免费提供住房。你既可观光旅游,也可休闲居住,还可在此租地种菜、卖菜。不想种了,还可叫我们代为管理……”

“夫妻同心,其利断金”,有爱就有希望。望着已然成为地道的酉阳山区烟农的陈斌夫妇,望着山下那一团团、一簇簇默默绽放的绚丽山花,我突然有了一种联想,他俩就像这大山里两朵并肩依傍的花儿一样,悄无声息地将各自的馨香尽情释放,又彼此在心田里缠绵缱绻,与大山的清新空气融为一体,化作了生命中的地久天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