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那枚单独珍藏的奖章
来源:文艺报 | 蓝茹  2016年11月18日07:21

彝族警察倪斌似乎有些“身在福中不知福”,在他已拥有的4枚奖章中,他独独偏爱第三次荣获的那枚奖章。

乍一看,那枚奖章与他的另外3枚奖章一样,都是白色绶带上醒目地排列着三条红色竖线的“三等功”奖章,但倪斌却偏偏在自家不大的衣橱柜里,执拗地拿出那个独占一层的抽屉,平平展展地铺上杜鹃花一样鲜红的金丝绒布,珍藏稀世珍宝一样放上那枚奖章。

问他为何如此厚爱这枚“不是长子,也不是幺儿”的奖章,刚才还笑声朗朗的倪所长突然就红了眼圈,我心头一惊:莫不是说错了话?或是触碰到了他心头最柔软之处?

倪斌所长不愧是从警30余年的老警察,没容我多想,赶紧笑着解释说,因为那枚奖章让他“很难忘,也很受启发”。

那是“汶川大地震”后第二年9月的一天,绵绵的秋雨不知疲倦地挥洒浸泡着川西高原大渡河两岸的群山,刚刚出任泸定县公安局得妥派出所所长20余天的倪斌正在所里值班,一个让他终生难忘的报警电话炸雷般响起——

“快来救救我们吧!警察同志!我们整个村子都快被泥石流吞没了……”一听到报警人恐惧得都变了调的声音,倪斌就预感到这次警情非同小可。

他一边安抚着恐慌得牙齿直打战的报警人,一边迅速在脑海里检索整理着报警点的情况:该村是辖区内最偏远,也是整个泸定县最偏僻、90%以上人口都是彝族的雨洒坪村,此时村里的几条沟同时发生了泥石流,其中一条沟还出现了人员伤亡,具体人数不详,房屋倒塌近80%,通往该村的所有交通道路全部中断,整个村子处于一片黑暗、混乱和恐惧之中,如同进入了末日一样……

报警人声嘶力竭的呼救声,让倪斌的心如刀绞一样痛!这不仅仅因为他是一名多次荣获县“优秀公务员”称号的人民警察,也因为他本人就是一名彝族人民的儿子啊!

接完电话,倪斌所长立即叫上所里两名年轻的辅警,迅速准备电筒、雨衣、勘察箱、照相器材、急救医药包等出警必须装备,同时联系雇用马帮,争取尽快赶到受灾村组和群众的身边,稳控灾区社会秩序和群众的情绪;摸清灾害情况,为上级党委、政府开展救灾工作提供第一手详细准确的情报;同时组织当地村干部、民兵做好巡查巡防和灾后自救互救工作,防止次生灾害的发生,努力把灾害损失降到最低。

20分钟后,倪所长他们三人就冒着已下了多日的秋雨和子夜时分山区特有的寒意出发了。

但仅仅走出了2公里路,马帮的人就死活不肯往前走了,说天太黑,路太滑,下着雨,山又那么陡,要连续翻越两座山,他们的马真的无法上去了,让警察“要么等天亮后再走,要么另想办法”,反正他们是“不想再冒这个险,受这份罪了”。

左说右劝无效,倪斌他们仨只好背上出警装备,手拉着手,借着远看如一星烛火的手电筒光,徒步行走在坡度近50度的山中羊肠小道上。好不容易气喘吁吁地爬到了山顶垭口处,却没想到下山比上山更难,坡更陡,路更滑,根本没法正常往下走,他们只好坐在路边的杂草上,如同乘坐滑梯一样往下滑,磕磕绊绊地滑到了沟底,却找不到路在何方,因沟底早已被泥石流淹没了。

看着累得瘫倒在地的两名年轻协警,看着漆黑如锅底的山沟,倪斌用力摁了摁自己胀痛的太阳穴,暗暗告诫自己:必须要尽快带领大家走出这泥石流不断的沟底,尽快翻越到山的那边,让灾区的群众早一点看到警察,让县委、县政府早一点了解到灾区的真实情况……

于是他迅速带领着协警在周边找来一些遗弃的木头,搭在厚厚的泥石流上,边铺边往前走,如同当年飞夺泸定桥的勇士边铺桥板边前进一样。

黎明时分,三人终于登上了离村子近在咫尺的那座山峰了!他们情不自禁地把三束虽不太亮但却十分暖心的手电光投向山脚,想以此方式告慰群众:别急!别怕!我们来了!危难时刻,警察与你们同在!

离村子大约还有一公里远时,群众便举着火把,如一条蜿蜒的火龙一样迎向他们……

倪斌不由自主地想起了当年的红军:也是在这群山起伏的大渡河边,也是这样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一整天都没有顾上吃饭的红军将士高举着火把,与对岸的敌人展开了生死赛跑,最终红军将士成功飞夺泸定桥,顺利渡过大渡河,让敌人妄想“使红军在此成为第二个石达开”的企图成为了泡影,浩浩荡荡地由此继续前进。

现在的他们,与那晚的红军多相似啊!只不过他们与之较量和赛跑的“敌人”,是百年不遇的泥石流灾害,是死亡、伤痛和弥漫在百姓心头的恐慌!那晚红军将士能赢,今天他们也一定能赢!

凌晨5点左右,在雨水和泥泞、陡峭的山间艰难跋涉了一个通宵的倪斌他们,终于赶到了被泥石流摧毁得面目全非的村子。

“太惨了!真的是太惨了!”虽然在那之前,倪斌曾当过13年的刑警,什么凶险、血腥的场面没见过?但面对着被泥石流吞噬得只剩下几片碎瓦的农家小院和旁边简易灵棚下两具七八岁模样孩子的遗体,倪斌忽然头晕,身体如同被电流击中一样麻麻的木木的”,彝族群众特有的哭丧辞和遇难孩子女性亲属撕心裂肺的哭喊声,似“啪啪”作响的皮鞭重重地抽打着倪斌的心……

他狠狠地抹了一下脸上的雨水和泪水,坚定而果断地发出指令:村支书立即组织带领基干民兵在全村展开巡查,确保村里村民秩序稳定,减少次生灾害和人为不稳定因素造成的恐慌和混乱;两名协警各带几名治安骨干分子,分别向村子的东、西两头逐户逐人排查,确保底数清、情况明;挖掘被埋人员的群众,立即放下锄头等工具,徙手挖泥施救,这样即使被埋者已不幸遇难,但其完整的遗体对他们的亲人来说也是一种极大的安慰;其他村干部则三五人一组,分片包干组织疏散群众、准确统计房屋倒塌、人员伤亡等情况,带领群众有序做好自救、互救工作,努力把灾害造成的损失减到最小。

三个多小时后,县、乡党委政府有关部门就收到了倪斌所长发自一线的灾情报告:泥石流已造成该村死亡人数3人,房屋倒塌81户,受灾人口总计350余名。县委、县政府据此立即组织起强大的救灾工作组,带着帐篷、米、面、油等物资紧急驰援。

晚9点时,救灾工作组赶到了灾区。倪斌他们三人才吃上了出警近20小时后的第一口热饭。

这时,倪斌才蓦然发现,他这名新上任的所长,竟然独自指挥、带领着协警和村民与百年不遇的灾害通宵达旦地奋战了20来个小时。期间,他们只“蘸着辣椒面,吃过几个村长送来的清水煮土豆”,却丝毫没有觉得饿和累。倪斌忍不住给自己这个“菜鸟”和两名年轻的协警点了个赞,同时真诚感谢支持他和警方工作的各族群众。

之后近一个月的灾后重建工作中,倪斌再次欣喜地发现:自己这名“新手”,“还是能够比较从容地应对一个又一个以前想都没有想过的问题和难题,能够比较迅速地进入角色,与所里和辖区的群众同心协力,高效优质地完成好各种意料之中和意料之外的事情的”。

回想起那次灾后重建头三天的情景,倪斌所长毫不掩饰地说:可以用“度日如年”来形容。白天,暴雨过后的太阳如烧得通红的火炉一样特别炙热,他们三人挥汗如雨地奔波在帐篷搭建和赈灾物品发放的现场,以确保每一户受灾群众都能按规定获得相应的救助。对一无所有的重灾户,不仅要组织民兵给他们搭建好帐篷,还要给他们配发米、面、油和锅碗瓢盆等物品,保证他们随后就能“做成饭、吃上饭”;对一些因种种不合理甚至是过分诉求得不到满足而阻挠、扰乱救灾工作的人员,则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地做好耐心的解释、劝说工作。夜幕降临了,别人安然入睡了,他们三人却要一刻不停地巡视、守卫着待分配的赈灾物资和重建所需的钢筋、水泥等物品,同时还要留心帐篷居住区的用电、用火安全。

整整三天,他们基本上都是连轴转!

村民们感动得夸他们这些警察是“消灾驱邪,保佑大家称心如意、吉祥平安的罗尼(虎神)”,县、乡救灾工作组的领导也发自肺腑地说:灾区有了那一抹警察蓝,就如雨天有了伞、黑夜里有了明灯一样,让他们觉得踏实而信心倍增。

20多天后,救灾重建工作即将结束,县委县政府为了感谢和慰问参加赈灾的人员,特地买了半只猪,让大家美美地吃了一顿。

“那天是9月20日,我永远也忘不了。”倪斌所长笑着说,也许是参加救灾近一个月来,大家第一次吃到猪肉,一些人竟闹起了肚子,他们仨却好好的,“这可能与我们晒太阳多,免疫力强有关吧。”

倪所长幽默、爽朗的笑声,特别富有感染力!这或许就是他无论做刑警还是派出所工作,都游刃有余、佳绩不断的原因吧。

当年年底,倪斌所在派出所被县里评为先进集体,他个人荣立三等功一次。之后,倪斌的胸前又添了一枚金光闪闪的三等功奖章,但他仍然最爱他刚任所长时获得的那枚三等功奖章。

可能是因为它,更多地见证了他“面对灾难时,独立的组织指挥能力和担当精神”,同时也启发了他:“只要勇于担当和奉献,就没有攻克不了的苦和难;只要时刻想着群众、依靠群众,就没有做不好的工作和事情。”